摘 要:美术新课程标准改革促进了美术课程的发展。文章基于当前农村小学美术教师在执教过程中所遇见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观点和举措。这为农村小学美术教师美术教学的改革和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有利于农村小学美术教师更好地开展美术教学工作。
关键词:小学美术;美术教育;职教认同感;现状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01-0095-02
一、问题提出
美育是一种长期、系统的教育,它不是以培养艺术家为目的,而是让人们获得认知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眼睛不能只盯着分数和成绩,而应该关注如何让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美育是教育界符合国家所需,满足时代要求的回答。虽然美术教育在教育体系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在偏远山区等欠发达地区却很难落实,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农村中小学。有的学生直到小学毕业都未能接触美术课程,教师的缺乏,设施与思想的落后,导致美术科目被遗忘了。即便是条件稍好的乡村小学,美术教师采用的也是传统教学模式,创意性和启发性严重缺乏,美术在小学教育体系里就如一株野草,不受重视,让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失去了最好的培养时机。
二、现状与分析
(一)美术教师严重匮乏,超负荷工作削减教师内在动力
在中国西部、北部、东部的山区小学,村镇小学办学规模小、教师编制极少,教师的学历和教学水平整体偏低。每年全国的美术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很多都会选择留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工作,不愿回到物资缺乏、工资待遇低下的农村发展。教育系统中教师编制名额有限,美术课程这类所谓“偏科”教师岗几乎为零,即使每年录用新的教师也是用来填补退休主课教师的空缺岗位。美术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没有受过系统训练的教师很难担负起美术教学工作。在农村艺体类教师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就出现了“一师多用”应付了事的现象,这就加重了教师的教学负担。数学、语文教师担负起教学工作后,由于对学科的认知程度较低,知识不足,课堂教学效果很低,同时,课后批改作业等相关的工作增加,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同时,让美术课仅仅停留在课表上,美术教学流于形式。
(二)学校对美术教师重视程度不高,职称晋升受阻,这就很容易影响教师发展
因农村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艺术学科被认为是“边门”。农村学校对美术学科的重视程度较低,导致美术专业的教师得不到专业的培训、教师承担多学科授课任务、美术课程不授课或低频率授课等现象经常出现。学生的升学压力较大,虽然教育部门一直提倡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但现实问题却未能真正解决。美术教育被虚化,农村学校美术工作难以发展,同时,美术教师的发展也受到阻碍。
职称是教师教学水平的直观体现,反映了教师的研究能力。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当今教师不再是“填鸭式”教书者,而是传递先进学科理念和知识并不断创新的“专家”,教师不再只着眼于“教”,而要成为把文化素养、教育教学能力、职业追求实践融为一体的新型教师。但在农村小学,美术教师的职业晋升相比于其他学科的教师更难,教学工作得不到肯定,美术资源短缺、学校重视不够、教研活动无法开展、教师自身主观因素等阻碍着美术教师职业的发展。
(三)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教学内容呆板无趣
虽然素质教育在我国提倡已久,但是应试教育观念已根深蒂固。在应试教育观念的深刻影响下,校方、家长、学生自然将考试成绩作为首要衡量标准。在应试观念的影响下,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也习惯性地注重美术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本质是发现与解决问题,因而创造力本身就具有发散性和特殊性。而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美术教师没有积极学习和吸收新颖的美术知识,未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自然也制作不出优质的美术课件。
(四)教师教学方式守旧,不按照美术新课标要求去设计美术课教学
长期以来,农村小学美术教师的授课方式是一成不变的,即便是美术新课标要求下的美术教学,教师也达不到要求。因教师本身美术教学水平有限,所以他们多采用的是傳统落后的“填鸭式”和范画式教学方式,学生只要模仿相似便可,整个活动过程极为简单,没有任何技术含量,更别提创造力的培养。甚至教师授课之前,备课这一重要环节都可以省略,而整个活动过程都是“信手拈来”。不正规、无体系的课程设置完全达不到新课标的要求,也根本发挥不了美术教学的作用。任何教学活动都是要符合时代要求的,如果专业课教师不能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依旧采用传统落后的美术教学方式,就会阻碍学生发展与进步。
(五)农村小学美术教师升职、培训机会短缺
农村小学教师是一支需要大力发展的师资群体,但因所处地域环境的经济实力以及教育实力发展缓慢,导致这支教育队伍比较落后。教师身处信息不够发达的农村,接收到的信息有限。美术教师参训的机会全部由当地教育局统一安排提供,教师不能在第一时间得知参训信息,也无法及时申请。有的教师表示,培训通知下达教师本人后,因学校师资不够、经费不允许、工作安排冲突等事由,教师的培训邀请遭到校领导直接拒绝。因学校管理制度不严格、培训机会不分配而直接由校领导按“个人喜好”安排,导致个别美术教师每年重复参训,大部分美术教师工作多年却没有参与过任何培训。
三、对策和建议
(一)提倡专家化带队指导,提升农村小学美术教师职教发展水平
专家团队的进驻是农村小学美术教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专家能带来权威的知识体系和更科学、更专业的指导。一方面,农村美术教师需要补充大量权威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实践才能出真知,每个问题有产生的原因,要想抓住根本问题,还须下到一线去调查、探究,考察;只有这样,专家才能得到最真实的问题案例,农村美术教师的各种问题才能得到有针对性的解决。农村学校也要积极去争取上级教育部门的福利,如争取邀请当地各师范院校、专业研究团队、市级优秀专业名师等农村学校开展调研,双方加强交流与合作,这类平等探究的方式能加快教师对新思想、新知识的吸收和运用,也能加快农村教师专业化的成长。
(二)完善美术学科教程体系,大力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校本教研活动是以教师任职学校为主阵地,将教师教育活动与教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的一种研究模式,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载体。
校本研究作为一种以校为本的研究形式,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有效运用以增强校本研究的实效性,彰显其生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笔者认为要不断完善美术学科教程体系。通过完善美术学科教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标准,促进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
(三)完善农村小学美术教师职后培训机制
首先,教育部门应加大力度完善培训体制。如出台农村小学教师培训标准,针对偏远山区农村的一线教师进行专业测评,并制订培训计划;设立农村一线教师专属培训信息渠道,确保培训信息传达到各农村学校,精准到乡村美术教师个人;乡村小学要严格执行教育部门培训要求,学校不得因校本部课程任务多、关系户等导致对应美术教师不能参训,确保每一个农村美术教师都能参与到培训工作中来。
其次,通过培训,提高小学美术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教师专业培训是小学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经之途,在培训的过程中参训教师能够获得美术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形成复合教学知识结构,学习新的学科知识与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模式,形成将审美理念转化为美术教学的行为能力、美术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美术教学辅导能力和美术教学研究能力。参训教师经过研修,能够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研修平台,提高美术教学能力和指导青年教师的能力。同时,参训教师在研修中亲身体验“案例式”“反思式”“研讨式”“自主诊断式”研修模式,可以为以后继续研修项目奠定基础。
最后,培训后期及时回访,教师反馈意见和改进成果。培训后期及时回访,是对培训效果的一次大检验,是培训评估中极为重要的一环,目的在于检视学习效果,收集意见建议,改进教学方法。培训后期及时回访。一方面,可以真实了解学员的学习效果,实地见证他们在教学岗位的表现,检验培训效果;另一方面,可促使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收集有益意见,改正培训工作中的不足,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情况。在实际操作层面,宜分区分点进行,教师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学员的表现都要进行摸底,避免以偏概全,同时,结合问卷形式进行,收集学校、学员、学员所在学校的学生三个层面的意见,分类进行统计研究,得出培训效果评价。
(四)加強农村美术教师职教归属感
美育在儿童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够加深儿童的人文素养,而且能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从学科综合性质来看,美术学科的专业特殊性能用到任何一门学科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在制作教具学具、课件与板书、教学过程的直观展示、美化校园环境以及校园文艺竞赛等都涉及美术。
从学科独特性来看,美术新课标将义务教育美术课程分成四个维度,其中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这四个分支不仅明确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美术的重要性,还连接了美术学科与现代科技或更多未知领域。这说明只有将美术学科重视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各个学科领域之间的共赢。
[参考文献]
[1]尹少淳. 美术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李力加. 萌动与发展——儿童美术教育学研究[M]. 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袁铱琳(1987— ),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