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祥祥 方希 徐艳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新时代,高校学生资助应在注重物质关怀的基础上加强伦理关怀。这不仅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而且适应了新时代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重心的变化,也是解决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效力有限性的途径。新时代,加强伦理关怀要以创新道德浸润形式、构建伦理性关怀制度、打造个性化技能培训、强化朋辈群体的榜样教育为路径,实现以德化人、制度育人、技能强人、榜样引人。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学生资助;伦理关怀
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辍学”得到了基本保障。根据《全国高等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学生资助获得大学生最高满意度。[1]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也面临着新境遇,学生资助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希望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家庭命运、阻断代际贫困传递和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学生资助体系之间的矛盾。2017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全面推进资助育人,要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2]《2021年学生资助工作要点》再次要求:“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业指导、心理疏导、就业帮扶,培养学生爱党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这些论断凸显高校学生资助的伦理要求和时代转向,需要将伦理关怀纳入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研究视域。
一、高校学生资助重视伦理关怀的双重维度
伦理关怀是指关怀主体采取合乎伦理的方式对关怀对象进行物质帮助的同时,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其进行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培养他们自立、自强、自信等精神特质的关怀与教育相统一的实践活动。相较于传统的物质关怀,伦理关怀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内涵深化和价值升华,因为物质关怀改善的只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状态,解决的是基本的生存问题,而对于更高层次的道德、精神世界而言,需要伦理关怀加以弥补。而全面理解伦理关怀的科学内涵需要把握关怀方式的伦理性与关怀内容的伦理性两个维度。
伦理关怀蕴含关怀方式的伦理性。学生资助工作是一种教育领域的公共管理活动,管理的方式方法本身渗透着伦理精神。因为资助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富有情感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不是冷冰冰的客观存在物。他们具有鲜明的群体特点,心理、情感较为敏感脆弱,家庭经济的困难不能成为他们人格尊严受损的理由。高校在资助过程中必须注重方式方法的巧妙运用,要把“人是目的”作为关怀尺度,不能为了关怀而把贫困生置于标签化、对象化、边缘化、耻辱化境地。伦理关怀强调资助育人形式的合伦理性,就是要把人的尊严、价值、情感需求作为资助工作的目标追求,不能为了完成资助工作而失去资助本身应有的“温度”,伦理关怀主张学会换位思考,注重受助对象的心理体验,实现关怀方式和手段的伦理化。
伦理关怀蕴含关怀内容的伦理性。伦理关怀不同于物质关怀所侧重的经济解困,更加侧重关怀对象的道德、能力和精神层面的需求。在内容上,伦理关怀应包含道德浸润、能力提升和精神激励等方面。道德浸润指的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以及文化育人等形式,开发关怀对象自身的道德资源,帮助其提高道德觉悟、培养道德责任感、锤炼道德意志、鞏固道德信念、端正道德行为、养成道德习惯,实现“知、情、意、信、行、习”的统一。能力提升指的是结合受助对象的特点,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专业实践、技能培训、就业创业等方面为受助对象提供资源支持,帮助其开发内在潜能,提高适应生存、自我发展和社会竞争的能力。精神激励指的是通过自立自强教育、先进榜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精神帮扶形式,帮助受助对象形成自尊、自信、自强、艰苦奋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伦理精神。
二、高校学生资助重视伦理关怀的价值意蕴
伦理关怀作为对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深化和提升,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适应新时代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重心的变化、解决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效力的有限性。
(一)伦理关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4]学生资助工作作为高等教育建设和管理的重要领域,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新时代,将“立德树人”融入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实质就是要坚持“立育人之德”和“树有德之人”的辩证统一。一方面,立德是树人的前提,树人是立德的归宿,立德最终是为了树人;另一方面,树人是立德的途径,立德是树人的追求,树人是为了更好地立德。[5]在这个意义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决定了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经济“输血”,还要在其他方面发挥“造血”功能。所谓“造血”就是要秉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德行修为、奋斗精神上出实招、见实效,这就需要在关怀内容上注重道德浸润、能力提升和精神激励,实施伦理关怀。同时,伦理关怀也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措施,其最终目标是通过“他助”和“自助”的共同作用,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培育成德才能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图大业。
(二)伦理关怀适应了新时代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重心的变化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进入了新时代。经过多年的探索发展,我国已经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学生资助体系,形成了强有力的顶层设计,资助金额、覆盖面逐年扩大,资助过程倾于公平。[6]当前,学生资助工作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贫困家庭学生希望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家庭命运、阻断代际贫困传递和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之间的矛盾。矛盾的化解需要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不能仅满足于物质关怀的成功,停留于经济解困的关怀思维,而是要坚持发展的眼光,满足受助对象对道德、能力和精神的需要,着眼于他们对获得他人尊重、展现自身才华、获得更多发展机会、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将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心转移到“育人”上来。而开展资助育人就是要实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既要侧重关怀内容上的育人性,也要注重关怀方式的伦理性。然而,目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效果略显乏力,与家庭困难学生的美好需要还存在差距,亟待不断进行供给侧结构改革。
(三)伦理关怀有利于解决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效力的有限性
效力有限是目前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显著特点。客观来说,目前的资助育人工作还不够系统,或者说一些教育活动还处于蜻蜓点水的层面,未起到实际效果。[7]一方面,受助对象的认定仍然缺少有效的形式。资格认定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最为关键的环节,直接关系到精准资助是否达成,认定不当也会导致学生对国家的资助政策产生误解、失去信心。当前,《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通知》详细要求:“评定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时,不能让学生当众诉苦、互相比困。”[8]但仍有调查发现,部分高校会采取班级投票的方式评选贫困生,甚至要公开上台演讲,当众“比困”。[9]多数高校的学生资助资格认定仍然采取“学生申请—评议小组评定—公示”的流程开展,容易产生隐私泄露、情感伤害、公示过度等伦理风险;同时,受助对象在整个过程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而缺少对评选认定中规则、法律、道德等内容的体验和认知。另一方面,育人理念还未实现根本性转变。尽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把“资助育人”作为高校“十大育人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意味着资助育人将成为新时代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价值转向。但是,由于学生资助政策性较强、项目种类繁多、资助覆盖面广、评选认定工作任务繁重、资助工作人员配备不足等问题,导致一些高校的学生资助工作仍然疲于物质救助,往往忽视了受助对象诸如心理压力重、德性不足、能力短板等问题。部分高校在受助对象感恩诚信、自立自强、心理健康等教育方面较为欠缺或流于形式,无法从根源上起到救助育人的效果。
三、高校学生资助重视伦理关怀的对策建议
面对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学生资助工作的新要求,高校学生资助实施伦理关怀需要从关怀内容和关怀方式上双管齐下,通过创新道德浸润形式、构建伦理性关怀制度、打造个性化技能培训、强化朋辈群体的榜样教育为路径实现以德化人、制度育人、技能强人、榜样引人。
(一)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道德浸润的形式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目标指向。坚持立德树人需要打破传统物质化、数字化、表格化的资助形式,建构起“以人为本”的“资助”与“育人”相统一的伦理关怀模式。通过创新多样化的道德教育形式,把伦理关怀落到实处,真正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受到人文关怀,获得情感认同并积极道德践履。
一是要坚持系统教育与专题教育相结合。资助育人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离不开系统教育。但又要注意群体特殊性,采取特殊的教育方法,也离不开专题教育。所谓系统教育就是要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中融入自立自强等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使之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感受、生活体验相契合;所谓专题教育就是要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个体或群体,以谈心谈话、小组座谈会、真心话沙龙、心灵讲堂等形式开展道德教育。
二是坚持“内化于心”与“外化于行”相统一。通过系统教育和专题教育不断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可以提升道德认知、培养道德情感、树立道德信念,实现道德内化。但道德只有付诸实践,才不断实现道德巩固和道德传递。这要求高校要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与感恩活动、诚信教育活动、励志教育活动、志愿服务等相结合,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参与度,磨炼道德意志,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以“现身说法”感染更多人,实现道德接力。
三是要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没有固定的章法,也无给定的范式,其教育内容方法都要依据特定的“人”、特定时间、特殊的环境、特别的条件变化而改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困难程度、表现形式、致困原因各异,采取的道德教育内容方法要符合个体的实际,遵循其思想道德发展规律,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二)丰富资助制度的伦理性,构建伦理关怀制度体系
邓小平同志说:好制度让坏人变好,坏制度让好人变坏。作为伦理尺度的“好”与“坏”也受到制度的影响。不合理的制度容易导致伦理缺失,合理的制度利于达至伦理关怀。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伦理关怀必须构建一种体现人文关怀的伦理制度,消除道德贫困。
一是完善资助制度,表达道德期待。公平正义是资助育人工作的价值诉求,也是资助制度是否达到应然状态的衡量标准。但公正与否绝不是制度设计者的自说自话,需要依赖于实践的检验。当前资助制度将公开视为通往公正之门,却没有设定公开的内容阈,造成“隐私曝光”现象;相对于受助者的权利和后期成长而言,它是不公正的。诸如此类现象告诉我们,资助制度的设计需要进一步完善,重点在于倾听受助学生的声音,表达他们的道德期待。
二是改善认定方式,避免隐性伤害。关怀方式的伦理化是伦理关怀的内在要求。当前,可以借助学生日常消费状况大数据分析、辅导员的日常观察和精准识别、班级学生的隐形推荐、民政部门建档立卡家庭资源共享等方式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隐形精准认定,避免传统的隐私公开、自揭“伤疤”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方式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带来的人格和心理伤害,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被爱、被尊重的道德体验,彰显价值理性。
三是实施隐形资助,体现伦理关怀。隐形资助是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识别基础上,无需经过过程公开、结果公示等繁杂形式,悄无声息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的一种关怀形式,克服了资助过程中的伦理风险。比如,对于民政部门认定的建檔立卡家庭学生直接向校园银行卡发放助学金;开展贫困生慰问走访,送去爱心和关怀。
(三)打造个性化技能培训,提升创业就业能力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逐步普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严峻。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面临的状况更为复杂,他们承担着整个家庭的殷切期望和寄托,而又相对缺乏社会资源支持网络;他们希望通过勤奋刻苦学习改变家庭命运,但现代社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基于此,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必须秉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着眼于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可能美好生活的能力,帮助他们充满对生活世界的信心和热爱,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和职场竞争力。
一是要抓住群体特征,打造个性化技能培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具有勤于学习、刻苦专研的精神,教育者要善于利用他们的优势所在。通过鼓励支持他们积极参加技能大赛、校企合作班、暑期技能培训坊等活动,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学习锻炼机会。同时,教育管理者也可以量身定做,采取“一对一”的形式组织教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结对帮扶,结合不同学生的性格、爱好等特点开展个性化、专业化指导。
二是创新关怀形式,变“输血”为“造血”。学校要以有偿关怀、精神关怀代替传统单纯“发钱”形式的物质化关怀手段,克服“免费午餐”的伦理困境。勤工助学、项目化关怀、公益社团、技能帮困等关怀形式有助于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艰苦奋斗精神、团队意识、创新精神、感恩意识以及就业能力,实现从助困向育人方向的转变。
三是提供资源支持,鼓励自主创新创业。对于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高校应积极提供可能的资源支持,鼓励他们自主创新创业。比如争取政府扶持资金、提供创业孵化场地、鼓励学生创业团队建设等。同时,充分发挥创新创业学院的引领作用,随时开放实验实训场地,定期选派教师、校友给予指导,满足学生要求锻炼成长自我就创业能力的需要。
(四)强化朋辈群体的榜样教育,发挥精神激励作用
榜樣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灯塔,指引着方向;榜样是精神,汇聚着力量。
榜样教育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工作方法,所谓的榜样教育是指教育者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以榜样这一特殊的人格形象为载体,通过宣传学习榜样的先进事迹和道德精神,使受教育者产生情感共鸣、增加心理认同、激发内在动力,最后通过主观努力内化榜样的精神品质的教育活动。学习榜样精神,往往比运用抽象的理论方法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伦理关怀方便的多,效果更好。
一是挖掘典型,树立榜样。“谁是榜样?”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榜样精神教育首先要明确的问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着特殊的成长经历、情感体验和心理定势,榜样选择如果脱离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过于理想化、伟人化,不仅收不到教育效果,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和负面心理。贴近实际是榜样选择的基本原则,要通过组织“感动校园十大学生”、“自强之星”、“道德标兵”等评选表彰活动,挖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边典型,树立榜样,注重朋辈群体榜样的示范性、榜样成长的相似性、榜样形象的多元性、可持续性,使受教育者容易产生情感共鸣、增加心理认同。
二是创新形式,学习榜样。新时期,新媒体发展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个性的转变要求榜样精神教育要在继承传统优秀榜样教育方式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形式,增强针对性、亲和力和时代感。可以借助集中座谈会、微媒体传播、巡回演讲、励志文艺晚会等形式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榜样精神教育,依靠“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传帮带模式,发挥典型带动、感染作用。
三是积极践行,超越榜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榜样教育是内化与外化相统一的过程。榜样教育的价值不只在于将榜样的道德精神内化于心,还要外化为具体的行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要积极自觉践行互帮互助、自立自强、无私奉献等道德精神,投身于义务支教、扶残助困等公益服务活动中;通过“传帮带”、由一到十、由点到面、相互感染,实现榜样道德的传递和超越,将优秀精神人格化、具体化、形象化。
参考文献:
[1]全国高等教育满意度调查[J].大学(研究版),2018(01):40.
[2]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EB/OL].(2017-12-04)[2017-12-05].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s7060/201712/t20171206_320698.html.
[3]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关于印发《2020年学生资助工作要点》的通知[EB/OL].(2021-02-01)[2021-02-02].http://www.xszz.cee.edu.cn/index.php/shows/6/4121.html.
[4]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02).
[5]王娜.将“立德树人”融入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探索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07):143-146+157.
[6]韩丽丽,李廷洲.改革开放40年我国高等教育资助体系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高教研究,2018(06):29-36.
[7]邱亚洪.感恩教育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方法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3):76-78.
[8]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通知[EB/OL].(2016-12-30)[2017-01-09].http://www.moe.gov.cn/srcsite/A05/s7505/201701/t20170122_295524.html.
[9]吕坤,赵杰宏,路海玲,朱华兵.精准扶贫视角下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实效性的调查与评价[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06):34-38.
责任编辑 黄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