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味药内涵析议及在儿科疾病中的运用

2021-08-25 08:25潘青云单祎文吴嘉宝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茯苓阴阳气味

潘青云,单祎文,吴嘉宝,赵 霞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京 210029)

五味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临证立法、药物组方配伍的重要依据。“淡”为其中一种药味,以茯苓、薏苡仁、滑石、淡竹叶等为代表,药物虽少,其作用不可忽视。淡味药,性平少偏颇,味淡薄无碍胃气,尤适合小儿 “脏气清灵”“随拨随应”的特性。

本文以《中国药典》2020年版(十一版)第一部为依据对淡味药药性理论进行梳理和总结,并探讨淡味中药在儿科疾病的配伍运用,以期为淡味药的遣药组方提供理论依据。

1 “淡味”的含义

“淡”,《说文解字》将其解释为:“淡,薄味也。从水炎声”[1]。可见“淡”的原意是与“厚”“浓”相对的味觉描述。《黄帝内经》有“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的摄生之道。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第二》指出:“每学淡食,食当熟嚼,使米脂入腹,勿使酒脂入腹”[2]。提出了淡味饮食养生。后世多将“淡附于甘”来论述,至王好古较早把甘味、淡味分开论述,将淡列入药性特征。徐灵胎认为,“无味即为淡”“淡者五味之所从出,即土之正味也”,以土本无味,同气相求,故淡味即为无味。吴鞠通认为:“惟淡属天气,清华冲和,最能淡泄土中之浊气,而使之复其清明之体,故必以淡为善也”[3]。综上观点,淡味本义的阐释皆从“象”思维入手,无论甘之薄味或无味,淡者为“至善”之品,得天地“中和”之性,祛病用药长养万物。

2 淡味药的功效析义

五味理论是根据药物的作用及真实滋味确定的,酸苦甘辛咸是最基本的五味,中药味不止五种,更有淡、涩味等,因归纳药味与五行脏腑配属关系,故仍习惯统称为五味[4]。淡味与甘味关系密切,后世有“淡附于甘”,淡味药与甘味药同五行属土应脾。《内经》有“淡味渗泄为阳”“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这是淡味作用最早的概括。总结“淡”味的基本功效为能利、能渗。

淡能利、能渗,有利水、渗湿之用。《精校本草新编》谓:“利小便者,淡以泻之也”[5]。《长沙药解》有:“茯苓泄水燥土,冲和淡荡,百病皆宜,至为良药”[6]。《药品化义》言:“灯心,气味俱清,轻者上浮,专入心肺;其味最淡,淡能利窍,使上部郁热下行,从小便而出”[7]。然淡味不独通过利小便,某些淡味药更有通利腠理,发挥渗泄水湿的功用。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载:“气之薄者渗泄,甘淡平凉是也,渗谓小汗,泄谓利小便也”[8]。提出通达毛腠,得“小汗”亦能渗湿。并以滑石为例,谓其“上能利毛腠之窍,下能利精溺之窍”,对其具体渗利水湿作用进行解释:“盖甘淡之味,先入于胃,渗走经络,游溢精气,上输于肺,下通膀胱,肺主皮毛,为水之上源,膀胱司津液,气化则能出,故滑石上能发表,下利水道,为荡热燥湿之剂。发表是荡上中之热,利水道是荡中下之热;发表是燥上中之湿,利水道是燥中下之湿”[11]249。指出甘淡之品不仅有利小便,亦有开腠理的作用,此“不发汗而致汗出”之具体运用之一。

3 淡味药归纳总结

淡味中药较少,以《中国药典》2020年版第一部[9]为依据,共载有16种淡味药。分别是土茯苓,广金钱草、小通草、木棉花、龙脷叶、灯心草、垂盆草、泽泻、茯苓、茯苓皮、鸭跖草、通草、猪苓、淡竹叶、滑石、薏苡仁,均兼有甘味,即味均为甘淡,故多有“淡附于甘”“淡为余甘之味”之说,也反映了淡味药药性平和的一面。药物毒性方面均无毒性。以下具体探讨淡味药的四气、归经分布和升降沉浮。

3.1 淡味药的四气分布

“物有味必有其气,有气斯有性”,药物配伍,虽变化无穷,然总不离气味的组合,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是药物作用于人体后,以纠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之偏的反应[10]。李东垣《脾胃论》曰:“凡药之所用,皆以气味为主,补泻在味,随时换气……一物之内,气味兼有,一药之中,理性具焉,主对治疗,由是而出”[11]。强调了四气和五味的内在联系,二者相互依存,不可或离。因此,将四气五味综合互参才能正确地辨识药物的作用。16种淡味药中寒性药有7种,其中2味性味为微寒,凉性药有4种,平性药有5种,无温热之品(见表1)。即淡味药大部分以寒、平性2类为主,无温热之品。淡味药四气中虽无温热类,但与其他性温之品结合,能发挥不同的功效。如泽泻与桂枝相配的肾气丸、五苓散,与附子相配,温运阳气以泻寒水的真武汤,均拓展了淡味药的适用范围,配伍精妙。

3.2 淡味药的归经分布

归经是药物对机体脏腑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作用。归纳《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收载的16种淡味药的归经属性(见表1),以入肺、胃、膀胱、肾经为主。《医学衷中参西录》曰:“土本无味,借稼穑之味以为味,夫无味即是淡,故人之脾胃属土,凡味之淡者皆能入脾胃”[12]。脾胃取象坤土,其性中和,能长养万物。所以淡味之品最合中土脾胃之性,故多归胃经。然归肺经最多,究其原因,淡味渗泄之用不仅指通利小便,还包括开发腠理。肺金为水之上原,主行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入道,下输膀胱。”上焦肺气宣降,在疏通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排泄中发挥重要作用。“治湿之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其归膀胱、肾经,多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通过因势利导,给邪气以出路,引水湿从小便而出。

表1 16种淡味药的性味、归经

3.3 淡味药的阴阳薄厚与升降浮沉

药物的升降浮沉与其阴阳厚薄相关。《内经》首以气味分阴阳,“阳为气,阴为味”,阴阳之中再分阴阳,即气与味各分厚薄,“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薄者升”“味厚者沉”。《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从气味角度而言,则淡属阴中之阳。张元素根据气之阴阳与味之阴阳不同的叠加法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气味厚薄升降趋向[13]。从气味相合角度,认为淡(味之阳)加平、寒、凉(气之阴)为阳中之阴,升已而降。汪昂在《本草备要·药性总义》中对药物气味与升降浮沉之间的关系作了精辟概括:“气厚味薄者浮而升,味厚气薄者沉而降,气味俱厚者能浮能沉,气味俱薄者可升可降”[14]。可见淡味药可升可降。正如《药品化义》言灯心草:“能升能降,力淡渗,性气与味俱轻清”[7]50。由此可知,味淡其气味俱薄,可升可降,如五苓散配桂枝辛温解表发汗,诸淡渗之品共奏通利水湿,故淡味之药升可随辛甘发散为阳,降可渗泄入于阴,随升降之药出入于阴阳之间[15]。

4 淡味药在儿科疾病配伍的运用

淡味药在多种方剂中均有其独特的配伍应用,如“淡渗利水”“甘淡补润”“芳化淡渗”“甘淡和胃”“淡以通阳”。淡味药,性平少偏颇,味淡薄无碍胃气,尤适合小儿“脏气清灵”“随拨随应”的特性。概述淡味药在儿科疾病配伍中的应用总结如下。

4.1 流通津液,渗湿分清

湿邪既可外感,又能内生,是水液代谢异常的病理产物。《素问·至真要大论》曰:“湿淫所胜,平以苦热,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泄之。”首次提出了淡渗利湿法。《儒门事亲》言“渗为解表归于汗,泄为利小溲归于下。淡味之药,渗即为升,泄即为降”[16]。甘淡渗泄通过三焦气化,升降相合,宣达渗泄周身津液,或下利水道,或开发腠理,使“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则水湿、痰饮无处丛生。

肾病综合征是儿童最常见的肾系疾病之一,属于中医学“水肿”范畴,湿邪是其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其病程迁延,常反复发作,这些均符合湿邪致病的特点,而湿邪致病,法当利之、渗之。顿艳芳[17]认为,小儿肾病综合征应着重从湿论治,治疗以渗湿透泄为大法,因势利导,驱邪外出。又有小儿湿热泻,湿热壅遏,如油和面,气机不通,虽为湿热泄泻之证,但小儿脾常不足,气质嫩弱,黄连、黄芩等苦寒燥湿之品,不宜多用,《温病条辨·解儿难》谓:“儿科用苦寒,最伐生生之气”[18],恐伤脾阳,冰伏湿邪。治宜淡渗利湿,通阳泻热,因湿为阴邪,其性重浊黏腻,茯苓、滑石、芦根等淡味药甘淡渗湿,通利州都,湿去热孤,阳气自通,则泻自得止,此正“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之具体运用。陈宝贵[24]临床以六一散加减治疗小儿湿热泻疗效显著。

4.2 渗灌气血,以通为补

补益药大多药性滋腻,守而不走,易于妨碍脾胃的运化功能,以致气机壅实,生湿助痰。尤小儿用药稍滞则呆,补益药使用不当会使小儿出现脘腹痞闷或腹胀、纳差、腹泻等诸症。味薄则通,淡味药能渗、能利,均寓“通”意,与补益剂相配可减轻其滋腻碍脾之性,以助运化,因此,淡味之品在补益剂中的配伍较为广泛,以助“疏其血气,令其条达”。如茯苓在补气方异功散、参苓白术散,与人参、白术等补气药相配,能助其益气健脾不致壅遏气机;养血方归脾汤中与熟地黄、当归和白芍等养血药相伍,可使其养血而不滋腻呆滞。

小儿常见病反复呼吸道感染,董幼祺[19]认为,本病“不在邪多,而在正虚”,认为肺、脾、肾三脏之不足尤以肾脏不足为本病发病的关键。葛湄菲[20]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恢复期的治疗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常以参苓白术散合玉屏风散加减,以补脾益肺、益气固表,其中黄芪、党参、白术、山药等平补肺脾之品,酌加茯苓、薏苡仁等以醒脾助运,使补不碍滞,消不伤正。钱乙依小儿“肾常虚”生理特点创制的六味地黄丸,组方严谨,在临床用于小儿肾虚的各种病证。观六味地黄丸组成,方中泽泻一防熟地黄滋腻恋邪之弊,二则泄肾虚所生之湿浊;茯苓淡渗脾湿,既助泽泻以泄肾浊,又助山药健运以充养后天之本。方中少佐泽泻、茯苓二味淡薄药,渗灌精血,引浊邪下行,达补而不滞,起通补之用。

4.3 甘淡补润,取法冲和

五脏皆有阴阳,论脾虽常偏重气阳,脾阴实则脾阳之基础,脾之气阳皆有赖于脾阴的滋养。张仲景治疗“脾约”的麻子仁丸,“启脾阴而化燥气”,开后世脾阴学说之先河,小儿脾常不足,一味的养阴润脾之品有助湿碍脾之弊,甘淡相合,甘能补之,脾恶湿浊,淡能渗之,守中化阴,顺应脾脏之生理特性,正合经云 “欲令脾实,宜甘宜淡”。缪希雍名方保胎资生丸,全方甘淡补润,原为妇人保胎而设,后世将此方视为缪氏养脾阴的代表方剂,广泛用于脾阴不足之证的各系统疾病,不只限于妇科。这种以甘淡补润,凉而不寒、淡而不利,充养脾阴不碍湿的组方思路,对于小儿脾阴虚证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小儿脾阴虚可见便秘、厌食、疳积等多种脾系病证。近代蒲辅周指出:“脾阴虚,手足烦热。口干不欲饮,烦满、不思食。”白长川[21]认为,“脾阴不足,不能敷布,聚而为湿,形成腹泻”是小儿慢性腹泻、久泻不愈的重要病机,并借鉴温病大家叶天士“甘守津还”“甘淡驱湿”之法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疗效显著。临床上脾阴虚便秘患儿常见大便干结难下、口焦舌干、舌质偏淡少苔,或现花剥苔,此类患儿平素多喜食焦香炙煿,损伤脾阴,治宜甘淡滋脾,润肠通便。张锡纯亦曰:“淡味之品善能养脾阴也。” 可见,甘淡性平质润之味滋养小儿脾阴实为治脾阴虚之正法。

5 结语

分析归纳《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中的淡味药发现,淡味药以寒、平性2 类为主,无温热之品;以入肺、胃、膀胱、肾经为主;味淡其气薄,可升可降,和调阴阳,可随辛甘发散为阳,亦可渗泄入于阴,随升降之药出入于阴阳之间。味淡之品与小儿生理特点及病理变化相应,灵活组方配伍以调药味之性,达“渗、行、润”之功效,具体运用可流通津液、渗灌气血、甘淡滋脾,在小儿肾病综合征、反复呼吸道感染、泄泻、便秘等儿科常见病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茯苓阴阳气味
好的画,通常都有气味
云茯苓
云茯苓
阴阳学说在杨式太极拳中的表现浅探
法于阴阳
阴阳泛函
气味图书馆
浅论守阴阳在养生中的重要作用
吃到自然瘦
好浓的煤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