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华,胡尧舜
(1.遂宁市中心医院 儿科,四川 遂宁 629000;2.四川大学华西广安医院,儿科,四川 广安638000)
川崎病属于急性血管炎综合征,容易发生于婴幼儿群体。有报道称,儿童获得性心脏病常见病因为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为患者最常见并且最严重并发症[1]。在人们对川崎病认识不断深入条件下,发现有的患者不完全符合川崎病诊断标准,因此提出了不典型川崎病的概念[2]。有调查显示,在川崎病患者中,不典型川崎病占大约19.4%[3]。临床发现,不典型川崎病患儿具有症状轻与体征少的特征,一般主要症状大约2-3项,但基本上所有患者均存在冠脉炎,可造成不同程度冠脉损伤[4]。准确诊断不典型川崎病冠脉病变,对指导患者临床治疗以及防治相关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冠脉血管造影(CAG)为临床诊断冠脉病变“金标准”,但由于其具有辐射以及侵入性,导致患者接受度不高。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3DE-STI)检查操作简单,且具有无创性与可重复性,已经在冠心病心功能检查中得到广泛应用[5-6]。当前,关于3DE-STI应用于小儿不典型川崎病的报道并不多。本文主要探究3DE-STI对不典型川崎病患儿冠脉病变的诊断价值,希望为临床提供可靠指导。
1.1 研究资料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6月遂宁市中心医院105例不典型川崎病患儿。纳入标准:①出现持续发热症状>5 d;②与川崎病诊断标准[7]中的2或3项相符;③1-12岁;(④在行3DE-STI检查后接受CAG检查,且影像学资料完整;⑤患儿家属对研究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过敏体质;②系统性红斑狼疮、猩红热或者Stevens-Johnson综合征患者;③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或者造血系统疾病。其中男65例,女40例,患儿年龄1-12岁,平均(7.02±1.14)岁。
1.2 方法常规超声:使用超声诊断仪(型号:GE Vivid)以及M5SC探头,其中探头频率设置为1.7-3.3 MHz;指导患者取左侧卧位,然后连接心电图,测得常规超声检查参数,主要为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3DE-STI检查:使用同样型号的超声诊断仪以及4V探头,将其频率设置为1.5-4.0 MHz,并且帧频应≥患者心率40%;指导患者处于左侧卧位,在其心尖搏动最明显部位放置探头,摄取四腔四腔心切面显示清晰声像图,指导患者屏气后完成三维重建过程。在GE EchoPAC工作站之中导入3D图像予以脱机分析,对患者左室心肌功能进行测定,采用软件自动追踪相应感兴趣区域(ROI),记录左室3D整体纵向应变(3D-GLS)、3D整体径向应变(3D-GRS)、3D整体面积应变(3D-GAS)与3D整体周向应变(3D-GCS)等3D应变参数。参照CAG检查结果,通过冠脉Gensini评分法[8]进行冠脉狭窄程度判定:评分0分为冠脉正常,<25分为轻度病变,25-50分为中度病变,>50分为重度病变。
2.1 常规超声、3DE-STI与CAG对照常规超声诊断敏感度88.30%(83/94),特异度63.64%(7/11),准确率85.71%(90/105),Kappa值0.41;3DE-STI诊断敏感度96.81%(91/94),特异度81.82%(9/11),准确率95.24%(100/105),Kappa值0.76;3DE-STI诊断敏感度、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P<0.05),两种检查方式诊断特异度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表2。
表1 常规超声、3DE-STI与CAG对照
表2 常规超声与3DE-STI诊断比较
2.2 冠脉正常组与病变组常规超声参数、3DE-STI参数比较2组LVEDV、LVESV、LVEF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病变组3D-GLS、3D-GRS、3D-GAS以及3D-GCS明显小于正常组(P<0.05),见表3。
表3 冠脉正常组与病变组常规超声参数、3DE-STI参数比较
2.3 不同病变程度组3DE-STI参数比较重度组3D-GLS、3D-GRS、3D-GAS、3D-GCS明显小于轻、中度组(P<0.05),且中度组明显小于轻度组(P<0.05),见表4。
表4 不同病变程度组3DE-STI参数比较
2.4 病例图片分析患儿男,9岁,临床诊断为不典型川崎病,冠脉发生病变,图1-图4为3DE-STI牛眼图。
图1 3D-GLS图像 图2 3D-GCS图像 图3 3D-GAS图像 图4 3D-GRS图像
斑点追踪成像(STI)主要通过记录与追踪人体心肌微小斑点具体运动状态的方式,了解心肌受损情况,通常不易受检查操作人员的主观影响,具有较高可重复性,能够为心肌功能评估提供准确、客观依据。STI由于可早期诊断人体心功能受损,反映左室心肌位移情况,因此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9]。3DE-STI在常规二维超声STI检查方式的基础上采取了3D超声技术,可于立体空间之中对心肌运动进行追踪,呈现心肌位移以及运动情况,从而更精准地诊断左室心肌功能。以往研究以冠心病患者为对象,发现STI能够用于冠脉狭窄病变的评估[10]。本研究显示,3DE-STI诊断敏感度、准确率分别为96.81%、95.24%,明显高于常规超声,与CAG对照,Kappa值0.76,表明3DE-STI诊断小儿不典型川崎病冠脉病变与CAG结果高度一致,诊断价值较常规超声更高。分析原因,常规超声检查图像一般来自不同心动周期,可能存在追踪错误等情况,同时二维只能呈现心脏平面影像;3DE-STI则具有可重复性高的特征,能够多角度、动态呈现血管解剖结构,更为敏感地检出病变。
既往相关研究表明,川崎病患者LVEF以及左室短轴缩短率比较无明显差异,提出川崎病心肌变形能力减弱可能发生于心脏收缩能力损伤之前[11]。本研究中,正常组与病变组患者LVEDV、LVESV、LVEF比较无明显差异,与上述研究观点基本相符,说明常规超声不能评估不典型川崎病患儿心肌改变情况。有报道称,3DE-STI应变值可以较好地呈现心肌收缩以及射血情况[12-13]。3D-GLS主要反映人体心内/外膜纤维组织收缩能力,3D-GRS主要反映心内膜纤维情况,3D-GCS主要反映周向分布状态中层纤维情况,3D-GAS则可将心内膜面积变化有效反映出来[14]。本研究显示,与正常组相比,病变组3D-GLS、3D-GRS、3D-GAS与3D-GCS明显更小,表明冠脉病变可导致应变值降低,从而为小儿不典型川崎病冠脉病变诊断提供客观参数依据。冠脉狭窄发生时,导致心肌耗氧量以及血流量降低,损伤到心肌细胞,影响心肌收缩蛋白分泌,造成心肌代谢紊乱,故3DE-STI检查发现心肌变形特性减弱。本研究中,随着冠脉病变程度加重,3D-GLS、3D-GRS、3D-GAS以及3D-GCS也逐渐明显减小,表明3DE-STI所测应变值与冠脉病变程度有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冠脉病情。分析原因,心内膜属于冠脉供血末端,当出现冠脉狭窄病变时,最先产生供血不足现象的是心内膜下心肌,检查发现纵向运动降低,随着缺血程度加深,将会损伤到中心环形心肌,导致圆周以及径向运动也明显减弱[15-16]。临床实践中,3DE-STI检查图像质量容易受患儿呼吸以及心率影响,特别是<5岁患儿,由于依从性以及配合度较差,可能导致结果存在偏差[17];这时应该采用适当帧频,并在检查前与检查期间尽可能让患儿处于平静稳定呼吸状态。
综上,3DE-STI对小儿不典型川崎病冠脉病变具有较高诊断准确率,能为冠脉病变评估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应用价值高。但本研究具有样本量较少、且为单中心研究等局限性,有待后续大样本及多中心研究完善、补充与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