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广福
摘要:不管高考怎么命题,数学教学仅靠“刷题”和“套路”都是不行的,必须认真思考如何真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关键不是呈现解题步骤,而是讲清楚并让学生体会到解题思路。为此,数学教学要传授数学思想,努力达成“应试”与“素质”的平衡。
关键词:新高考;数学教学;思维能力;解题思路;数学思想
一、“刷题”和“套路”不行了:从“八省联考”数学卷说起
2021年的“八省聯考”数学卷让众多学子铩羽而归,也让很多教师感到不适应——靠“刷题”和“套路”似乎不能解决问题了。比如,这套试卷的压轴题:
已知函数f(x)=ex-sin x-cos x,g(x)=ex+sin x+cos x。
(1)证明:当x>-5π4时,f(x)≥0;
(2)若g(x)≥2+ax,求a。
很多人觉得这道题很难,尤其是第(2)小题。同时,也有不少人给出了这道题的多种正确解答,但是,这些解答方法如同雾里看花,解题者是如何想到的?似乎尚没有一个使人感到逻辑自然的解答。也就是说,解题者没有将解题思路讲清楚,我们很难从解答中看到清晰的解题思路,更不要说它所体现的通性通法或思想方法了。
那么,这道题真的很难吗?非也!找到合适的思路,真是一点儿也不难。
第(1)小题是平常题目,姑且按下不表。对于第(2)小题,首先按顺序思考如下3个问题:
问题1: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这是对题目的辨析,不搞清楚它,就会感到无从下手。答案很简单:一个固定函数的图像被一些直线从下方“支撑”住了。
问题2:这些直线是些什么直线?
这仍是对题目的辨析。直线y=2+ax ,过一个定点(0,2),换言之,这是过点(0,2)的一个直线束。
问题3: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求出所有能“支撑”住函数y=ex+sin x+cos x图像的直线的斜率a的范围。
解决了这3个问题,第(2)小题的辨析过程就完成了。但要彻底解决第(2)小题,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分析。因为所有直线都与y轴交于一点,我们自然应该弄清楚第4个问题:
问题4:所有直线都过点(0,2),那么,函数的图像与y轴有没有交点?交点是什么?
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g(x)的图像与y轴交于点(0,2)。因此,直线束与函数图像有一个交点,即点(0,2)。
接下来的第5个问题很自然地就产生了。
问题5:直线y=2+ax如何才能“支撑”住g(x)的图像?
显然,直线如果穿过曲线,则不可能成为曲线的“支撑”;直线如果与曲线交于另外一点,除非在那一点与曲线相切,否则也不可能成为“支撑”。
有了这些分析,估计所有熟悉函数图像的人都清楚“支撑”函数图像的直线应该是什么样的直线了。
我们可以做一个“大胆猜测”:只在一种情况下,直线才可能“支撑”住函数的图像,这就是:直线在点(0,2)处与函数的图像相切,即a=g′(0)=2。
这个猜测合情合理,虽然它不能作为正式的证明,但是它无疑给了我们证明的基本思路。接下来的事情自然便是“小心求证”了。
有了上述一系列的分析、思考,是不是有一种拨云见日的感觉?
二、“刷题”和“套路”之外:解题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
很多一线教师喜欢寻找“套路”,即“分类”;很多参考资料都在进行各种各样的“分类”。“分类”有没有用?可以肯定地说:有用。原因是,面对高考卷那么大的题量,不具备一定的熟练度,没有一定的“套路”,很难应付。但“套路”的作用终究是有限的,题目千变万化,永远会有你没有见过的“套路”,尤其是面对素养立意的新高考。所以,“套路”之外,我们还需要别的东西。这个东西不仅对应试大有裨益,对于一个人未来的人生也是十分重要的,它就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却看不见、摸不着的“思维能力”。这是数学素养的根本,包括数学直觉与数学思辨。
善于解题本身就是一种能力,这一点不容置疑。不同的人掌握解题方法的途径有所不同。靠“刷题”和“套路”积累经验、归纳题型,可以有效地提高解题速度。因此,面对大题量的试卷,适当的“刷题”和“套路”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一味地依赖“刷题”和“套路”,会带来两方面的问题:其一,过量的“刷题”容易使人产生疲劳,久而久之就会把本来充满直觉和思辨的数学变成机械化的技能训练,只会几个“练熟了的动作”;其二,仅寻找“套路”容易限制思路,久而久之就会削弱思维的灵活性,无法应对题目的变化。
也就是说,靠经验和题型解题与靠直觉和思辨解题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解题方式,各有优缺点:前者可以有效提高解题速度,后者可以应付从未见过的题型,两者缺一不可。一线教师切莫被误导,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事实上,不管高考怎么命题,仅靠“刷题”和“套路”都是不行的。作为教师,必须“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指导学生适当地“刷题”,总结“套路”;另一方面,认真思考如何真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才是数学教学的正道。
三、培养思维能力:思路比技巧更重要
“道胜于术,无招胜有招。”解数学题也是这个道理。一个好的解题方案不应该以玩技巧为重点——虽然技巧必不可少,但更重要的在于思路。这个思路应该可以重复,具有一般性,即属于通性通法,体现思想方法。如果把解题过程看作一部运行的机器的话,技巧就是机器的润滑剂,思路才是发动机。在科学实验中,偶然性结果不能当成真理,只有经过重复实验可以再现的结果才能称得上真理。可以重复、具有一般性的思路可以帮助解题者以不变应万变:任它题型千变万化,我自有应付之策。
当然,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关键不是呈现解题步骤,而是讲清楚并让学生体会到解题思路。甚至,很多时候,题目无所谓好坏,不知所云的解答才是更糟糕的,它会把学生引向歧路——说到底,是把一个充满直觉和思辨的问题变成了纯粹的玩技巧的问题。
再回头去看上述“八省联考”数学卷的函数与导数压轴题,相信大家都能理解上文给出的5个思考问题形成的逻辑链条,也比较容易从中找到解题的基本思路——它的每一步都是基于自然的思考。正所谓“道法自然”。
我们不妨用类似的方法来解决下面这道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一模数学卷压轴题:
已知函数f(x)=xln x-ax2+x(a∈R)。
(1)证明:曲线y=f(x)在点(1,f(1))处的切线l恒过定点;
(2)若f(x)有两个零点x1、x2,且x2>2x1,证明:x21+x22>4e。
对于第(2)小题,不妨也按顺序思考如下5个问题:
问题1:如果函数有两个零点x1与x2,这两个点满足什么条件?
问题2:如何寻找x1与x2的关系?
问题3:函数的两个零点满足条件x2>2x1,如果将x2用2x1代替,ln x1+1x1与ln 2x1+12x1应该是什么关系?
问题4:既然有ln x1+1x1=ln x2+1x2,x1与x2有可能位于x=1的同一侧吗?
问题5:回到问题3,ln x1+1x1与ln 2x1+12x1应该是什么关系?
这里,只要想清楚了问题2,对问题3中的两个代数式就一点儿也不会感到奇怪。而问题4则是对函数图像及特殊点与图像位置关系的分析。可见,解决函数问题离不开对函数几何特征的分析。
上述5个问题弄清楚了,这道题便迎刃而解。
四、传授数学思想:努力达成“应试”与“素质”的平衡
检验学生对某类知识的掌握程度,方法主要有两个:一是考试,二是实践。实践环节很难在学校学习阶段完成:虽然可以通过课外实践、创新大赛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体验,但那只是对部分学生的局部性检验,不具备一般性。根本的实践环节需要在学生走向社会、参与实际工作之后完成。因此,作为高校选拔学生的方式,考试无疑是目前最重要、最公平的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说,离开应试谈素质教育是没有意义的。作为数学教学“指挥棒”的数学高考,命题应该遵循什么原则?充分体现数学思想。2021年“八省联考”数学卷的压轴题就充分体现了这样的原则。
那么,数学课堂教学如何适应新高考的要求?根本方法只有一个:回归数学教育的本质。数学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传授数学思想,培养数学直觉和思辨能力。有效路径是什么?有限的“再创造”,让枯燥的数学知识回归为解决问题过程中有趣的思考,让学生深刻领会数学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最终达到将数学思想转换成解题方法的目的。为此,教学中需要重视以下两个环节。(1)审题。审题具有两个基本功能,一是搞清楚题目在说什么,清晰理解题目的条件与结论;二是对问题有一个初步的感知,明确是什么类型的问题。在上述“八省联考”数学卷压轴题的思考过程中,问题1到问题3都属于审题过程中的思辨。(2)解题。在上述“八省联考”数学卷压轴题的思考过程中,问题4和问题5则是解题过程中的思辨。正是通过这样的思辨,才有了后面的直觉猜测。
而且,这样思辨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微积分中的局部化思想,用微积分的常用术语来描述,即微分近似公式。然而,机械地记忆微分近似公式(切线代替曲线)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对这一公式的本质有深刻的理解,即清楚地了解函数与一阶近似式的误差是一個高阶无穷小量。换言之,这个误差与自变量的增量相比可以忽略不计。在理解问题本质的前提下,需要寻找运用初等方法解决问题的途径。
改革并非否定传统的教学,而是纠正过去的偏差。数学思想需要传授,数学技巧也必不可少,关键在于二者如何兼顾。为此,我们还需要做到:(1)概念课不可以一带而过,因为没有对概念内涵的深刻理解,就无法面对相对复杂尤其是模棱两可的问题;(2)原理课一定要阐述清楚原理,让学生了解原理的来龙去脉(为了解决什么问题)以及蕴含的深刻思想,否则,学生在面对新的问题时将一筹莫展,不知道如何运用已经具备的数学工具。
五、写在最后
虽然笔者不反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总结解决常见问题的一般方法并进行归纳分类,这在基本功训练过程中是行之有效的,对于应付大题量的考试也大有助益;但这不是数学教育的根本,数学教育的本质是传授数学思想,教学生学会思考。
面对新高考,用一个教育心理学家常说的词来概括,学生更需要“元认知”能力,他们需要知道怎么想到用某个方法来解决某个问题。
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句改革口号,也不是专家写文章才需要的专业术语,它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摸索,真正让学生在面对各种问题的时候,做到“无招胜有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