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治疗重症ARDS 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1-08-23 12:38李少杏蔡晶晶王法霞关红丽林转娣
医药前沿 2021年18期
关键词:直肌分阶段通气

李少杏,蔡晶晶,王法霞,关红丽,林转娣

(1 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 广东 广州 511400)

(2 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 广东 广州 511400)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从属于急性肺损伤病症的范畴内,患者临床表现大多为低血氧、呼吸窘迫,严重时甚至出现昏迷[1],对患者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威胁,一旦发病需立即入院进行机械通气治疗[2],但是,机械通气给患者带来一定并发症,为此,临床治疗重点多集中在改善病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这也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本次研究针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在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治疗下的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为日后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借鉴意义,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1 月—2020 年11 月我院收治的126 例ARDS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各63 例。对比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进行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并确诊为ARDS,合并感染,根据sepsis3.0,可诊断脓毒症。入院时抽血检测氧合指数均不足120 mmHg,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对比组中男性者33 例、女性30 例,年龄47 ~75 岁,平均年龄(57.10±4.31)岁,研究组中男性34 例、女性29 例,年龄48 ~72 岁,平均年龄(56.41±4.1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比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即入院后保持卧床休息,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活动四肢或被动功能训练,待患者病症进入至缓解期时患者需进行适当的床周活动,根据患者活动耐受度逐渐增加活动量等,患者在机械通气治疗期间,通过鼻饲治疗的方式保障患者体内营养,在患者恢复意识后应给予一定的心理治疗,鼓励患者家属和朋友探望,给予患者治疗和康复信心。整个治疗期间需对患者各项生命指标进行密切监测,避免指标恶向变化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所有患者的肺康复锻炼都以患者循环相对稳定为前提。首先,患者在血管活性药物得以有效控制下停用一切镇静药物,同时通过PEEP 维持13 cmH2O 和潮气量维持5 L/kg 下进行间断性的肺复张治疗,每次治疗时间为半小时,2 次/d,同时在治疗结束后康复人员对患者进行被动床上四肢活动,时间为20 min。其次,患者意识暂未恢复时通过PEEP 维持10 cmH2O 和潮气量维持7 L/kg下进行通气治疗,在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被动床上四肢活动,时间为20 min。最后,患者恢复意识后可进行间断脱机,脱机状态下可告知患者日常需进行肌肉锻炼或床周活动、指导患者进行床上坐姿训练,2 次/d,每次锻炼时间不得超过20 min,确保活动在患者耐受范围内,避免过度劳累。

超声测量各项指标由科室专科医生操作,测量治疗前和治疗12 d 股直肌横截面积并记录相关参数,利用MRC 量表测量患者治疗前后评分,总分<48 诊断ICU 获得性衰弱。MRC 评分范围为0 ~60 分。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恢复意识和呼吸机使用时间;分4 次抽取患者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检测氧合指数;详细观察并记录患者发生并发症的例数,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治疗前和治疗12 d 超声测量股直肌横截面和MRC 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使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恢复效果的对比分析

研究组患者的恢复意识时间和呼吸机使用时间均少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恢复效果的对比分析(x- ± s, d)

2.2 不同时间节点下患者氧合指数的对比分析

两组患者治疗前氧合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3 日、5 日和12 日等不同时间节点下,研究组的氧合指数显著高于对比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治疗时间节点下患者氧合指数的对比分析(x- ± s, mmHg)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分析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35%,显著低于对比组的20.63%,经对比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分析[n(%)]

2.4 治疗前后超声测量股直肌横截面和MRC 评分比较

经积极治疗12 日后,两组患者股直肌横截面积分别减少(12.8±8.6)%、(24.2±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2(19%)例患者满足获得性衰弱诊断,对比组28(44%)例患者满足获得性衰弱诊断,研究组ICU 获得性衰弱的发生率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组股直肌横截面积减少率显著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呼吸窘迫综合征多指患者在受到创伤、感染等严重肺部外袭击后出现的肺泡损伤症状[3],现阶段临床针对重症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需通过机械通气进行有效治疗[4],但由于重症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5],早期且有效的针对性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分阶段肺康复锻炼下更加重视从患者入院后着手实施有效治疗,以患者循环相对稳定为基础下针对康复不同阶段调整机械通气方案和功能锻炼方案,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保障预后效果。实验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恢复意识时间和呼吸机使用时间均低于对比组、并发症发生率亦低于对比组,可见通过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治疗下患者能够尽快恢复意识,明显缩短呼吸机的使用时间,进而有效减少因使用呼吸机产生的并发症状,另外,两组患者治疗前氧合指数对比差异不明显,但在治疗3 日、治疗5 日和治疗12 日等不同时间节点下,研究组的氧合指数显著高于对比组,由此可知,相比于常规治疗方式来说,尽管常规治疗下也可起到提升患者氧合指数的效果,但分阶段肺康复训练治疗对患者氧合指数提升效果更明显,且氧合指数上升幅度也远高于常规治疗,与徐小莉等的结果基本一致[6],具有研究价值。

在超声测量下发现机械通气患者肌肉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且在入ICU 后3 d 内即已发生,本研究中对比组股直肌横截面积变化率显著高于研究组,床边超声具有一定的潜力来发现ICU 获得性肌无力患者,为临床早期评估诊断ICU 获得性衰弱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综上所述,重症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在分阶段肺康复治疗下能够更快恢复意识,减少并发症给患者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显著改善氧合指数,有利于患者更快恢复健康。

猜你喜欢
直肌分阶段通气
两种术式对小儿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视觉功能影响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的效果对比
不通气的鼻孔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腹直肌分离CT表现1例
分阶段减少母猪限位栏的使用
有步骤,分阶段,有效实施高中英语写作训练
分阶段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严重Pilon骨折临床观察
通气汤联合艾灸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40例
直肠黏膜柱状缝扎加耻直肌挂线术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型便秘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