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龙泉医院放射科(四川 成都 610010)
修志刚 罗 艺 秦 俭
患者女性,25岁,第一胎、单胎,因“产后6月自觉腹部局部突起日益明显”就诊。患者产后3月发现腹部膨隆,自认为系产后改变,近3月来感腹部膨隆无恢复,局部稍突起。于2017年7月来我院普外科门诊就诊,外科体检发现患者腹壁异常,腹白线增宽,自剑下2cm至脐下腹壁局部膨隆,面积约6.2cm×1.2cm,腹壁皮肤于脐水平前突明显,临床诊断:腹壁疝。
影像表现:CT平扫示前腹壁皮下脂肪层稍变薄,最薄处皮下脂肪层仅0.5cm,腹白线明显增宽,双侧腹直肌对称、分离,双侧腹直肌前鞘变薄,向两侧分离,腹直肌于腹中线处联系完整,腹直肌稍显拉长、变薄,脐上1.2cm水平腹直肌间隙分离最明显,最宽处分离约7.6厘米,脐水平前腹壁局部前突(如图2-4),CT诊断为腹直肌分离。(测量方法:使用横断+冠状重建,测量双侧腹直肌前鞘附着部的距离)。
腹直肌分离是一种先天性腹壁发育不全的畸形疾病[1],临床少见。所谓腹直肌分离,是指腹直肌的肌纤维拉长,原本平行连接的左右两束腹直肌逐渐分离。笔者认为,腹直肌分离除先天性发育因素外,还存在其它诱发因素。首先,怀孕最常见,在怀孕时,由于激素的作用,这条位于腹部中间的腹白线会变软,一方面使连接的部位变得不那么“牢固”,另一方面,随着胎儿逐渐长大,肚子慢慢被撑大,两边的拉力也跟着变大,当拉力超过腹直肌的弹性极限时,就如绷得太紧的橡皮筋断开了。其次,腹腔巨大肿瘤或各种原因引起的腹内压明显增高均会诱发。
CT检查腹直肌分离是一种简便、准确的方法,它可以利用CT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准确的判断腹直肌分离的范围、形态、腹壁前突程度及腹壁疝伴发与否,并能较好的评价术后效果,对制定手术方案也有明显的价值。
图1 双侧腹直肌正常C T表现。图2-3 腹直肌分离:前腹壁皮下脂肪层稍变薄,腹白线明显增宽,双侧腹直肌对称、分离,双侧腹直肌前鞘变薄,向两侧分离,腹直肌于腹中线处联系完整,腹直肌稍显拉长、变薄。图4 矢状位显示脐水平前腹壁局部前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