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训练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治疗的效果分析

2021-08-23 12:38周兰兰
医药前沿 2021年18期
关键词:镜像上肢肢体

周兰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康复科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脑卒中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1]。经临床调查发现[2],在脑卒中存活的患者中近七成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如运动、言语、吞咽等,其中肢体功能偏瘫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后遗症,更是造成患者丧失劳动和工作能力,影响其正常生活,降低其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故而早期的康复训练对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在既往的康复训练过程中临床主要以物理疗法、运动疗法为主,而近年来,镜像训练疗法(mirror therapy,MT)、虚拟现实技术等新型康复技术在临床的应用日常广泛;除此以外,运动想象疗法(mental practice with motor imagery, MPMI)也是一种与患者主动运动密切相关的康复手段,但该方式要求患者具备较高的想象力,通常单一使用无法得到满意的疗效[3]。基于此点,本研究将MPMI 与MT 联合使用,观察其在脑卒中患者的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6 月本院收治的84 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均等单盲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各42 例。对照组中男性26 例、女性16 例,年龄55 ~78 岁、平均(65.89±4.21)岁,病程15 ~78 d、平均(35.22±5.14)d,偏瘫肢体:左侧25 例、右侧17 例,脑卒中类型:脑梗死28 例、脑出血14 例;结合组中男性27 例、女性15 例,年龄54 ~75 岁、平均(65.27±4.25)岁,病程12~76 d、平均(35.02±5.08)d,偏瘫肢体:左侧26 例、右侧16 例,脑卒中类型:脑梗死29 例、脑出血13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均符合《中国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指南》[4]中关于脑卒中的诊断标准,并且经MRI 和颅脑CT 等影像学检查证实;(2)患者对其自身的康复治疗方式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文书;(3)患者临床资料完整;(4)患者意识清楚、无认知障碍、依从性和配合度较高。排除标准:(1)患者合并严重心脏、肝脏或肾脏功能病变;(2)患者患有严重的关节疾病,脑卒中发病前已存在肢体功能障碍;(3)患者患有精神系统疾病或智力障碍;(4)患者因其他疾病造成的上肢和手部畸形。

1.2 方法

对照组在常规训练基础上实施MPMI:首先评估患者的运动觉和视觉想象力,告知患者MPMI 的具体内容和需要患者配合的地方;先由康复治疗室进行示范,讲解运动感觉、运动肢体部分和想象的动作,随后让患者闭目仰卧在床上,根据患者确定好的想象内容,在背景音乐中听取上肢训练动作指令,如抓、握、屈、伸以及关节的旋转、屈曲和伸展等,让患者将所有动作独立想象一遍,最后给予患者1 ~2 min 放松,缓慢睁开眼睛。

结合组在常规训练基础上联合实施MPMI 和MT:将患者安置在安静、色调单一的房间中,去除患者上肢佩戴的饰品,在桌面上放置镜盒,要求患者监测上肢的镜像与患侧上肢镜像重合,听取康复治疗师的指令,模仿康复治疗师的动作进行上肢运动,逐步完成搬运木块、杯子、球类等物体以及抓、捏等手部动作,并且进行拇指对指、腕关节屈曲、背伸以及旋转等动作;患者在训练期间其目光需始终注视健侧上肢和健侧上肢的镜像,待完成镜像训练后,撤去镜盒,让患者稍事休息,在原定姿势下根据康复治疗师的指令对患侧肢体镜像运动想象。两组患者均每次训练30 min,每周连续训练5 次,连续训练4 周。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参考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和Fugl-Meyer 评测法(FMA)[5]评价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其中ARAT 包含19 条细则,均采用0 ~3分4 级评分法进行评价,0 分表示无法完成动作、3 分表示正常完整的完成动作,总分为57 分,分值越高表示上肢运动功能越好;而FMA 评分包含上肢运动功能10 个方面共计33 条细则,均采用0 ~2 分3 级评分法进行评价,总分为66 分、分值越高表示上肢运动功能越好,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异;另外同样与治疗前和治疗后参考改良Bathel 指数评分量表(MBI)[6]评价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共计10 项内容,满分为100 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上肢运动功能

两组治疗前ARAT 评分和FMA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日常生活能力

两组治疗前MBI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比较(x- ± s,分)

3.讨论

脑卒中患者具有极高的致残风险,促进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对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经研究发现[7],脑卒中患者发病后3 个月使其康复治疗的黄金时期,通过有效的康复治疗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促进其肢体功能的恢复,进而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经本研究发现,联合实施MPMI 和MT 训练的结合组其上肢运动功能两项量表(ARAT 和FMA)评分均高于单纯采用MPMI 训练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结果与曲斯伟[8]研究结果一致,镜像训练引导的运动想象疗法组治疗后ARAT 评分和FMA评分均高于单纯的运动想象疗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联合实施MPMI 和MT 训练在促进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方面效果更胜一筹。究其原因可以发现。在实施MPMI 过程中无需进行额外的运动输出即可激活患者脑内感觉运动相关区域,获得与主动训练和被动训练相似的效果。对于脑卒中患者而言,MPMI 还属于一种特殊的运动功能状态,存在于人体的记忆中,可以通过激活运动记忆中枢,遵循中枢运动控制原则进行训练,从而有助于促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但该方式受个人运动想象能力的不同的影响,患者的训练效果也不尽相同。在此基础上再配合MT 训练方式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中可以激活患者的小脑功能、视觉记忆功能和脑部的患侧肢体的主要运动区,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先观察健侧活动在镜中的成像,并凭此激发患侧肢体的运动,确保两侧肢体的同源性肌肉可以进行对称性运动,进而激活两侧大脑半球的相似神经网络,避免神经功能的重组,减少皮质间的抑制,并且借助观察进行运动理解、模仿和学习过程更可以有效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9]。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患者先通过MT 训练再结合MPMI训练可以给予患者一种患肢“正常”运动的视觉反馈,而先观察再想象的模式还可以有效避免患者正常的运动想象能力受到影响,从而达到患侧肢体和健侧肢体同步训练的目的,有效促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临床康复训练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镜像上肢肢体
镜像
肢体语言
基于惯性传感器的上肢位置跟踪
镜像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肢体写作漫谈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机器绞轧致上肢毁损伤成功保肢1例
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