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丽旋
【摘要】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是当今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中心,教师要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发挥引领作用。教学中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自主探索式课堂,重视数学思维的渗透,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要将教学生活化,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擅于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革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重视家校共建,进行作业创新,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自主;生活化;家校共建
作为一名乡村数学教师,保持自身知识体系的更新迭代,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成果的重要基石。为了不断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我们的教学理论也在不断发展,从一开始的双基理论,即注重学生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的掌握,到三维理论,再到以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构建成的四维目标,直至今天,我们又对四维目标进行深化,提出数学核心素养这一理念。2011年,新版课标《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明确提出小学数学的十个核心素养,即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这对我们的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培育数学核心素养的主体虽然是学生,但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的则是不可或缺的引领作用。核心素养的养成,是需要在我们整个教学活动体系中悄无声息地润浸给学生的,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核心素养为中心来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本文将从这一角度,谈谈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些思考。
一、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构建自主探索式课堂
在小学阶段,因为学生的心理和生理还未趋于成熟,他们对教师的依赖性更高,长期处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更容易不自觉地忘记学生身为学习主体的身份,把课堂变成自己的“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几乎没有多少的教学参与度,核心素养的构建便无从谈起。所以,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便是重中之重。那么,要如何做到呢?笔者认为,第一步可以从课堂导入入手。一个优秀的课堂导入,往往意味着课堂已经成功了一半,教师可以摒弃枯燥的复习导入等传统方式,改为互动式的情境导入,譬如,在学习《小数的除法》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在课堂导入中可以扮演一位带孩子逛超市的家长,超市中卖的牛奶有一箱48块24盒的,也有一箱36块12盒的,然后由教师向学生提问:“假如你是我的孩子,你认为哪一款牛奶的价格更实惠呢?”学生碰到这样的情境导入,肯定会很感兴趣,一下子就能够进入课堂的状态当中。除了课堂导入,教师还可以针对小学生爱玩的特点,将游戏与课堂教学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游戏中探索学习内容,巩固课堂知识。总之,不管用什么方法,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发言、多参与,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从一个被动的知识接收者,变成一个遨游在知识海洋的探索者。
二、重视数学思维的渗透
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并解决问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数学思维。数学能否学得好,教师在教学中对数学思维的渗透很关键。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多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有助于更直观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此外,教师还可以针对性地结合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逻辑训练。数学是一门讲究理性的学科,逻辑思维的构建,能够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构建逻辑思维的基础上,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知识规律的迁移,对于类比、猜想、推导、归纳等概念的掌握会容易许多,从而有效地降低课堂难度,减少学生的畏惧心理。教师在课堂上既应当注重问题的设置,也要不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主动去发现学生的兴趣特长,有针对性地促进学生在数学上的个性发展,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去制定不同的课堂方案。通过这些举措,学生便不必靠死记硬背识记一些知识概念,从而能够加深他们对一些抽象知识的理解。
三、坚持生活化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教学的生活化,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数学这一学科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的生活体验进行融合,学生既消化了知识概念,又增长了生活经验,可谓是一举两得。生活化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内容,只有学生记忆中最熟悉、最深刻的直观现象与知识点产生联系,才是我们最好的着手方向。因此,我们一定要拥有足够的耐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开展数学教学,提高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教学效果。生活化教学不需要局限在教室,我们还可以打破常规,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让他们在校园中去辨认不同的物体形状,丈量他们的大小,比较他们的体积。将记录到的信息写在练习本上,回到教室后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分享。教学的生活化非一朝一夕之功,只有教师持之以恒地去贯彻落实,才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擅于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使用数学视角观察问题,将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到一起。
四、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革新
当今的我们身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万物互联的暢想方兴未艾。我们的教学在互联网技术的加持下同样存在巨大的变革空间。然而,如今在农村地区,许多数学教教师仍然依赖传统的教学手段,对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的应用流于表面,单纯应付上级检查,对新技术的掌握学不好,不愿学,有畏难情绪。其实,“互联网+”技术具有非常好的信息开放性,超便捷的信息共享能力,实时的信息更新能力,对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的缺陷可以起到很好的弥补作用。学生在得到更多教学资源的同时也能够有更多互动交流的机会,通过网络,教师可以与其他教师共享教学资源,分享教学经验,与学生的沟通从课堂延展到课外,更及时地对他们的学习进行查漏补缺。
五、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近些年来,有这么一句话在互联网上广泛流传:“得语文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语文。”这句话虽然评价的是语文学科,但是对我们的数学教学依然有启发意义。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忽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阅读却是学生探索自主式学习方式的前提,是他们汲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有益于他们将客体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认知。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知识获取途径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和课堂,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发现一片更广阔的天地。教师可以针对性地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课外书籍,比如,《数学思维游戏》《100层的房子》等,并教导他们阅读的通用阅读方法,即粗读、复读和精读,让学生将零散的表层知识概括化、系统化,从而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做到记得牢、学得好。在学习过程中倾向于自我学习调控,培养他们学习的元认知策略。
六、家校共建,作业创新
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直指的是教育的本质,著名教育学家崔允漷教授说过:“核心素养是完整的育人目标体系。”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还有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因此,我们要牢记知识与德育并重的道理。学校生活只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我们要大力倡导家校共建,在教师与家长间建立双向交流机制,在这里面,作业的创新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方式,我们要丰富作业形式,开发开放性作业类型,让家长深度参与进来,与教师共同作为作业评价体系的一员,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罗俭瑞.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生成的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9(34):28.
[2]朱文良.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7(22):253.
[3]张绍军.浅谈新时代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J].考试周刊,2018(20):92.
[4]曹一鸣,冯启磊,陈鹏举.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数学学科能力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7:69.
责任编辑 彭晋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