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超评价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价值

2021-08-16 03:02李佳澄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1年8期
关键词:内径颈动脉斑块

吕 剑 李佳澄

(暨南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顺德区大良医院)门诊部 佛山 528300)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环境的污染、生活习惯的改变,高血压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已成为威胁患者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1~2]。高血压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两种类型,临床多为原发性高血压,表现为持续的动脉血压≥140/90mmHg。高血压引起的血管损害已被证实为心脏疾患、脑血管意外的独立危险因素,故动态的评估高血压动脉损害对心脑血管疾患的诊断、治疗、预后判断极为重要[3]。动脉硬化、斑块评估的金标准以CTA、血管造影为主,但均为有创操作,临床不适合筛查。彩超具有无创、简便、可重复的特点,其广泛应用于临床[4~5]。本研究通过比较高血压、非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彩超下表现,分析彩超检查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20年5月~2020年11月收治的3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非高血压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均行颈动脉彩超检查。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65.98±6.01)岁。研究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37~75岁,平均年龄(64.01±6.56)岁;其中原发性高血压3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

选取本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及配套成像、数据分析系统(HDIIXE),嘱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将颈部衣物除去、充分暴露,完善仪器检查,接通电源、打开开关,选取颈动脉超声探头,频率调整至7.5Hz,从右侧颈动脉开始,依次检测双侧颈总、颈内、颈外动脉,重点关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内径、斑块等。检测IMT时,其检测的部位为双侧颈总动脉近心端的分叉处2mm左右,计算双侧IMT的平均值;检测颈动脉内径时,选取距离双侧颈总动脉分叉处1.5cm左右,测量该处血管壁,计算双侧内径平均值。检查完毕后,将彩超下的成像传回工作站,进行图像的进一步处理、分析。

1.3 观察指标

(1)记录颈总动脉IMT、内径水平;(2)记录颈总动脉斑块情况,动脉斑块的诊断标准:IMT>1.3mm,且向内膜明显凸出。斑块的类型:斑块存在不规则形态,且成等回声、弱回声,即软斑块;斑块成强回声,存在声影、钙化、纤维化,可见不均匀增厚的动脉管壁,即硬斑块;介于软斑块、硬斑块之间为混合斑块;(3)通过分析图像,计算颈总动脉收缩期血流峰值(PSV)、血管阻力指数(RI),即舒张末期血流速(EDV)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比较颈总动脉IMT、内径水平

研究组颈总动脉IM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内径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比较颈总动脉IMT、内径水平

2.2 比较颈总动脉斑块情况

研究组颈总动脉斑块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斑块性质组间存在明显区别(χ2=57.700,P<0.01),见表2。

表2 比较颈总动脉斑块情况[n(%)]

2.3 比较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水平

研究组颈总动脉RI水平高于对照组,而PSV、EDV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比较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水平

3 讨论

高血压为临床三大慢性疾病之一,早期控制良好可无明显症状、病理学改变,但随着病程的延长,血压水平持续的升高,常引起严重心、脑、肾等各靶器官损害。而导致靶器官损伤前,绝大多数患者存在血管损伤(内膜增厚、斑块形成、闭塞、破裂)等[6],且已被研究证实,高血压动脉损害与靶器官损伤密切相关[7]。目前检测动脉硬化的手段颇多,超声、磁共振、血管成像、造影等,各有优势,临床上常难以抉择。其中超声较其他手段相对价格较低廉、方便快捷,且在评估动脉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本研究选取30例高血压患者、非高血压患者30例,均选取彩超检查颈动脉,分析彩超的临床价值,为临床选择提供一定参考。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颈总动脉IM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内径大于对照组(P<0.05),说明高血压患者长期血压高水平,引起了大动脉内膜损伤,血管壁硬化。分析原因:长期高血压,机体血管平滑肌细胞出现明显增生、肥大,以及结缔组织形成,后期出现管壁增厚、硬化、斑块形成。与国内成爱琴研究结果基本一致[8]。颈动脉是维持脑供血、供氧的主要血管,当颈动脉内膜受损、形成斑块后,特别是混合斑块、软斑块,极易出现形态改变、体积改变,可能引起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另外斑块易发生血栓形成、脱落,栓子脱落可能导致脑梗死,为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关键因素。本研究显示研究组颈总动脉斑块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斑块性质组间存在明显区别(χ2=57.700,P<0.01),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显著升高,而且以软斑块、混合斑块为主,极易发生形变、形成血栓、脱落等,是导致脑梗死的重要因素。因此控制血压、防止动脉硬化,是减轻靶器官损害的重点所在。

高血压早期其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常无明显变化,但随着病程延长,动脉壁受高血压的冲击、高切应力的应激作用,动脉内膜损伤,血管壁出现硬化、脂质沉积、平滑肌增生等,导致血管硬化,弹性减退,血流阻力增加[9]。本研究发现研究组颈总动脉RI水平高于对照组,而PSV、EDV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管壁硬化,引起血流速下降;其管壁弹性减退,血流阻力显著增加。与李国微[10]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彩超可充分评估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血流动力学情况,为临床早期筛查、早期干预具有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内径颈动脉斑块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构建德阳地区健康儿童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内径Z值的研究#
Gray-Weale分型对症状性颈动脉斑块的诊断价值
产前MRI量化评估孕20~36周正常胎儿心室内径价值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超声对颈动脉蹼的识别意义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