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怡
阑尾炎是一种临床常见外科疾病,此病在各发病年龄段均可发生,其中急性阑尾炎相对更为常见,而慢性阑尾炎是急性阑尾炎炎症消退后遗留的炎性病变,多反复发作[1-2]。超声检查可通过声像差异对阑尾炎的不同程度进行判断[3-4],有效排除非急慢性阑尾炎导致的下腹坠痛,从而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5]。本文探讨高频、低频超声及联合诊断慢性阑尾炎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本院慢性阑尾炎患者100例,其中男52例,女48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35.25±6.12)岁。右下腹疼痛63例,胃肠道症状20例,体温≥38℃10例,腹部包块7例。本项目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选用GE LOGIQ E9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低频超声3.5 MHZ,高频超声7~10 MHZ,患者采取仰卧位,分别使用两种探头对患者全腹进行扫查,先排除内脏破裂、异位妊娠等急腹症,后再用腹部探头重点检查右下腹,沿升结肠移动探头寻找回盲瓣,以回盲瓣为标志在盲肠末端区域行纵、横切面进行观察,分别使用高频超声及低频超声观察阑尾黏膜、结构、形态、内壁回声、管壁血流、腔内结石、积液和周围是否粘连等情况。
1.3 观察标准 观察患者阑尾情况,根据管腔直径、蠕动、粪石影像、积液情况分为:阑尾硬化型:阑尾黏膜不均匀增厚,阑尾管腔宽窄呈串珠样且回声增强;扩张积液型:阑尾近端黏膜增厚,伴随管腔闭塞及扩张积液;结石型:阑尾近端黏膜增厚且回声增强,腔内见一个或多个结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高频超声诊断慢性阑尾炎 100例患者中高频超声诊断阳性74例,阴性26例,阳性患者尾硬化型24例、扩张积液型20例、结石型30例。病理检查,阑尾硬化型32例,扩张积液型31例,结石型33例,4例未能获得明确病理诊断。
2.2 低频超声诊断慢性阑尾炎 100例患者低频超声诊断中63例诊断为阳性,37例为阴性,阳性病例中尾硬化型20例、扩张积液型21例、结石型22例。
2.3 高频、低频超声诊断慢性阑尾炎一致性分析 高频超声灵敏度、准确率、kappa值高于低频超声;联合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kappa值均高于单一使用高频超声或低频超声。见表1。
表1 不同频率探头及联合诊断慢性阑尾炎一致性分析
慢性阑尾炎是由阑尾发生慢性炎症或阑尾粪石梗阻而引起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右下腹隐痛或不适[6]。有研究表明,曾患有急性阑尾炎的患者,治愈后暴饮暴食、劳累、剧烈活动均可能出现右下腹不适等病症,表明可能患有慢性阑尾炎[7-9]。大多数慢性阑尾炎由急性阑尾炎转变而来,其主要病变为阑尾壁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及慢性炎性细胞浸润,阑尾因纤维组织增生,脂肪增多,管壁增厚,管腔狭窄、不规则、甚至闭塞,从而导致慢性阑尾炎的发生[10]。这些病症主要发生在阑尾的黏膜下层与肌层之间,因纤维组织增生使黏膜层内反射界面增加且声阻抗差增加,因此可使用超声检查阑尾黏膜层回声情况,从而判断是否存在慢性阑尾炎症[11]。
本资料结果提示,高频超声诊断准确率优于低频超声,高频超声探头可通过映射图像观察到阑尾的肿胀程度及脓肿部位,从而有效的明确患者的病变情况,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几率[12]。姜菊[13]等在不同类型探头联合应用对异位阑尾炎的超声诊断时发现高频超声较低频超声可提供高质量的超声图像,同时显示异位阑尾炎的位置较为清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与本资料结果基本一致。
高频超声与低频超声均有不同的应用领域,低频超声具有穿透力强、范围广等特点,可以较为清晰的显示病变区回声及与周围组织关系,高频超声具有分辨率高,所受干扰小等优点,因此高频超声能够清晰的显示阑尾内有无积液、粪石,也能够更准确的诊断患者病情,研究认为联合诊断能提高患者诊断准确率[14]。本资料显示,联合检测准确率优于单一使用低频超声或高频超声。李春锋等[15]研究发现高频联合低频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符合率明显高于单一使用低频超声或高频超声,同时能为阑尾炎临床诊断提供有效参考依据,与本资料结果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