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历史进程与经验启示

2021-08-10 12:31王建东杨文军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政治教育

王建东 杨文军

摘要:总结归纳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经验,分析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相关措施,指出:要实现我国民族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不断加强团结,凝聚力量,传承民族精神。在培育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时,要以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为基础,不断深化“五个认同”,加强民族进步教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作用,利用“大思政”教育機制培育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D24;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496(2021)04-112-07

基金项目:2020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学生理想信念重要论述研究”(L20BKS021)。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的重要精神财富,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源泉。党的十九大提出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将其纳入党章,彰显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地位,为新时代我国民族发展和民族团结提供了行动指南。[1]如何铸就稳固坚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成为新时代的新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特征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因此,要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样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与积极建设。[2]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都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断创造新的中国奇迹。历史经验表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建立和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前提。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上的实践(1921—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一段时间里,中华民族被前所未有的危机所笼罩。中华儿女逐渐开始意识到,只有勠力同心、团结对外,才能在岌岌可危的命运中力挽狂澜。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身处险境的中华民族注入了强有力的领导力量。为不断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中国共产党把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在一起,带领大家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拼搏,不断丰富民族理论与政策,采取一系列实事求是的具体措施,最终使整个中华民族在各方面得到整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旧日的历史篇章已然翻过,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又将在前人的脚印上勇往直前,继续谱写历史新篇章。

(一)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对中华民族问题的初步探究

一叶红船映初心。1921年,中共一大代表陆续抵达浙江嘉兴的南湖,湖面上一艘看似平常的游船里,却进行着一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代表们在略显局促的船舱内,庄严宣布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还处于起步阶段,党的兴国之路才刚刚起航,对于中国革命形势的了解还有待提高,但却着重强调了中华民族的建设,确立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虽然在当时这些建设目标还处于理论层面,但它们对于后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设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党在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宣言中就明确地表明了自己要实现“社会上个人剥削个人的现状会绝对没有”的崇高目标。同时,本次会议通过的《党纲》提出:“凡承认本党党纲和政策,并愿成为忠实的党员者,经党员一人介绍,不分性别,不分国籍,都可以接收为党员。”[2]由此可以看出,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前提就是要认同各民族一律平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那天起就表明了中华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共同体意识,这是难能可贵的。中国自秦朝以来,具有“重我族,轻夷狄”的封建文化思想,大汉民族主义思想更是根深蒂固,就连我国当时学习的榜样苏联都坚持主张大国沙文主义,更不必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帝国主义思想。对当时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坚持民族平等就必须坚定不移地接纳与继承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这不仅是党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方面的一次突破性进展,更体现出中国共产党超前的先进性和不可忽视的纯洁性。民族平等观念的提出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设打下铺垫,具有划时代意义。

在大革命时期,群众还不能全面地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和内涵,刚刚萌芽的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也并未完全付诸实践,但在其成立之初就明确地提出各民族一律平等的首要原则。在明确认识到党的力量比较薄弱之后,更是选择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式,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强大的力量,中华民族观念得到了中国人民的普遍认可。

(二)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具体实践

国民革命的失败给中国共产党造成了重大损失,也使中国共产党意识到了革命政权和军队的重要性。土地革命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农民群众的头脑,并设身处地为农民着想,通过制定土地政策来鼓励他们致力于土地革命运动,这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热情和创造力。一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无数农民联合在一起所迸发出的力量足以推翻旧世界,正是这种聚沙成塔的力量,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留下令人惊叹的成就。

中共六大指出,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问题对革命有重大意义,并将调研少数民族问题纳入工作范围。1935年颁布的《少数民族工作须知》中提到,要深入了解和分析四川少数民族的分布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少数民族工作的开展。这表明中国共产党继承了斯大林关于民族问题的方式和理论,针对不同民族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自中共六大后,中国共产党逐渐意识到了少数民族的重要性,对少数民族于整个中华民族而言的意义产生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从此,建立民族统一战线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策略之一。少数民族的文化与信仰得到了充分的尊重,经济文化也得以长足发展,而在国家的重要干部之中,少数民族同胞的身影也逐渐增加。

在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深入农村地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扩大其政治影响力,增强农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深刻意识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人民思想是一条可行之路。为此,中国共产党不仅组织了一系列的思想教育,还深入基层向农民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首先,向广大农民群众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其次,中国共产党为使农民尽快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自身思想,不仅组织了群众性的宣教活动,还利用农民劳作的空隙奔赴田间对其访谈,同时也开设了一些短期的培训班,以便向其普及革命与阶级路线的思想。在这春风化雨般的熏陶下,农民开始认清革命的形势与前途,并积极地参与革命斗争。另外,中国共产党还总结了曾在工作中出现的“未能将宣教工作融入群众日常生活”的错误,并积极进行了调整和改正。如此一来,思想教育作为一项具有普及性的工作,就得以更加有条不紊地进行。深入群众方能争取群众支持、扩大群众基础,在中国共产党孜孜不倦的宣教下,农民逐渐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产生了高度认同,增强了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三)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深度整合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纪念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通过总书记的讲话我们清楚地知道:在反侵略战争的危急时刻,中国人民怀抱一颗赤子之心,在党的旗帜下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奋不顾身地以血肉之躯铸就万里长城,挽救国家于水深火热之中。抗日战争的爆发使中华民族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挑战,也让中国人民意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荣辱与共的集体,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击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这场战争是对全体中华儿女的历练,使各民族、各阶级众志成城、团结对外。在抵御外侮的战斗中,中华儿女经过了千锤百炼,锻造了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也在历史史册上刻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记。

中国共产党自抗战之初,就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己任,发展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期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在《论新阶段》中,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仅是各党派和各阶级的,也是各个民族的。”这就表明统一战线有国内和国外两条线,针对国内就是要团结各民族,包括少数民族之间、汉族之间与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的全方面的统一和凝聚中华民族的力量。在国际上的范围则是反法西斯盟国以及盟友,其中包括苏联、英国等国以及海外华人华侨留学生。其中,上层统战工作是关键,少数民族中的上层或贵族具有普遍的权威,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对普通民众产生重要影响。除此之外,还要在各方面通过各种手段让心怀不轨的日本侵略者无处遁形,将其妄想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扼杀在摇篮中。除了团结爱国力量、抵制分裂分子,还要竭力争取中间力量,减少敌人可以利用的一切力量,防止内部分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认同感,对激发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是中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重要因素。抗日战争的大获全胜,为民族独立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为民族解放铺平了道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4]

经过大革命、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的洗礼后,中国共产党逐渐实现了由“民族自决”到“民族区域自治”的转变。放弃民族地域自决主义方式,提出民族区域自治也是这一时期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和建设的有效手段。[5]陕甘宁边区政府发布的《施政纲领》中明确指出,要严格遵守民族平等原则,实现蒙古族、回族与汉族在各方面的权利平等,并重新建立其他自治区。这就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日趋成熟,认识不断深入,建立了新的央地关系,实施了新政策。

(四)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从实践到理论的统一

“邦畿千里,维民所止。”在这条源源不断繁衍发展的历史长河里,神州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民族都是相互交往、相互扶持、相互影响的命运共同体。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各族人民早日实现国家和平与统一的愿望愈加强烈,中国共产党也意识到,要保卫来之不易的和平,必须将全国各族人民牢牢团结在一起。由此,一系列的政策也开始实施。[6]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赋予我国少数民族平等权利具有较大的范围和广泛性。在政治和经济上,专门明确规定了在全国参加的选举过程中各个少数民族代表的比例配额。在合理分配和使用土地方面,慎重处理所有可能涉及的少数民族平等权利的事宜和问题。中国共产党还根据自身建立部分回民自治乡和蒙民自治区的实践经验,不断丰富和完善民族地区自治理论,形成了健全的民族地区自治体系。

随着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施,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到在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领导干部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于是党开始长期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地区优秀领导干部,将选拔和聘用人才作为一件根本性大事。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开始丰富其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与宗教信仰的政策。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上的经验总结(1949—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后浴火重生的史实举世闻名,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真正主人,但我们国家前进的脚步并未停滞,民族复兴将是未来几十年内需要走过的漫长道路。随着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中国共产党更加重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全体中华儿女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联系在一起,对光明未来有着共同的追求。中华民族是同心同德的团结共同体已成为中华儿女潜意识中的概念,成为人们心底不可动摇的一部分。全國各族人民的同心之力,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长提供了一片沃土,诠释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团结的力量。[7]

(一)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奠定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各项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华民族具有了统一的国家形态,民族观念深入人心,各族人民对于建设新中国和未来的美好生活也充满了信心。面对战后百废待兴的国内形势和剑拔弩张的国际局势,团结中华民族的各种力量以稳定国内情况是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前提,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促进全国各族人民集中于社会主义建设。因此,在这一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开始步入正轨,进入蓬勃发展阶段。

首先,中国共产党根据各民族的特点和意愿进行民族识别工作。这不仅有利于加深对少数民族特征的了解,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发展,获得平等发展的权利,更有利于推动民族工作顺利展开,加强中央对自治区域的领导。在推动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加深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对于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认识和认同,丰富了民族精神的内涵。[8]由此可见,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推动了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发展,这种发展也反作用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二者共同推进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缺一不可。其次,这一时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打击和挫折。在十年内乱挫折之后,中国共产党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反思,意识到我国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急于求成。民族问题是我国人民的内部矛盾,而非阶级问题,应采取更加适合的方式去解决。在这期间,“两个离不开”的公信力得到了加强,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得到了认可。自那之后,中国共产党集中精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通过发展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

(二)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时期稳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征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也在不断深入,由“多元”建设转变为“一体”建设,是民族建设变化的主要特征。推动“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稳中求进的关键方法。[9]15

1984年,第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随后又正式颁布了《反分裂国家法》,目的在于通过法律形式实现对我国民族政策和国家统一政策的社会治理法制化。民族地区的发展因地制宜,针对当前我国一些多民族、散居的复杂民族现状,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了有效的民族管理模式。民族区域自制制度在根本上确保了少数民族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在平等的前提下推动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其取得的可观的成效证明,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符合我国的实际,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有效建设。2005年颁布的《反分裂国家法》主要针对台湾问题,它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台湾地区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反分裂国家法》的颁布推动了台海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是对国家分裂分子的强烈谴责和打击,是通过法律的形式,以国家力量维护国家的统一,保证中华民族完整的表现,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刻入人民群众的心底。

除了以法律的形式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以外,推动经济发展也是重要的方式。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强调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性。中西部的发展涉及经济、社会、民族等多个领域,对共同富裕的实现也至关重要。会议中有关促进中西部发展的战略决议在经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各个方面加强了西部少数民族与各族人民的交流和交往,为各族人民之间的进一步了解提供了媒介和平台,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推动成效是显著的。2009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0年,中国超过德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国家,这都得益于改革开放时期我国进行的快速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也显示出这一时期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的联系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自身民族文化内涵进一步得到丰富。

三、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经验启示

面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过程中与以往不同的新问题,中国共产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持续深化“五个认同”,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进程中,中华民族的精神乐土也越来越丰饶。[10]高校是民族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作为新时代的“后浪”,大学生应在这方面得到着重培养。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高校可以着眼于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利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建立“大思政”教育机制,使学生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心。

(一)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面临的新局面

百年来未曾出现重大变革的世界,如今却因科技的发展不断出现革新,并持续加速和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正处于滚石上山的关键期,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日益增多,正确认识当前形势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要让促进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思想深入普通群众的心中,让其意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各民族只有勠力同心、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放在一条线上,才能创造出美好而丰饶的未来。

随着时光的飞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然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讲话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实践,它标志着当前中国共产党在统一多民族国家进程中对于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和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演变规律的正确认识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11]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明确地写入了党章,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

面对新的发展局面,我们更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符合国情的方式处理民族问题,不断完善相关的体制与政策。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将始终作为推动民族团结的中坚力量和促进民族团结的核心力量。我们需要把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目标。要重视发展,并将其作为解开民族地区问题的“钥匙”。要集举国之力,保障各民族全面小康的实现并加以巩固,从而提高人民的安全感与幸福感。要坚持发扬各民族文化中的精髓,让全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更加丰饶。要让人民提起中华民族文化时,发自内心地产生归属感与自豪感。中华民族文化将升华为各民族共享的精神血脉,成为民族团结与和谐的根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要坚定其价值导向之本的地位。在依法治国方面,要矢志不移地以法律为本,全面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依法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严防和打击涉及民族因素的事件,杜绝各类渗透、破壞活动,民族分裂活动,暴力恐怖事件以及极端的宗教活动,保护我们的一片净土,也应在民族工作中兼顾全面性与深入性,推动各民族间宽领域和深层次的文化交流。

(二)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着力点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之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逐渐成为促进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重要一环。文化是民族的灵魂,认同感和归属感是民族统一的根源。在众多被时代潮流冲断的文化中,中华文明劈波斩浪、脱颖而出,成为为数不多的发展至今的文明。为了培养与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要重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各族人民在文化方面学会相互尊重、互相学习,各民族的精神家园就能够凝聚成一个整体。在群众工作上,要深入开展“四史”教育,帮助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学校教育方面,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大中小学各个阶段,使爱国主义教育走入课堂、走入校园生活,让爱国主义精神的种子在青年人的心中扎根。[12]要让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中的党和国家与民族文化产生归属感,推进各民族形成富有包容性与凝聚力的命运共同体。安宁富足的家园将由各族人民共商共建,光明的未来将镌刻下每一个民族的灵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的历史是各民族交融成多元一体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发展创造的伟大历史。因此,为中华民族建立强大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有助于解决民族问题,使民族得以繁荣兴旺,国家也能实现持久的和平与稳定。从历史长河来看,祖国的辽阔幅员和锦绣山河、跨越时代的岁月长河,以及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勤勉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离不开各族人民世世代代的努力和坚持。因此,这也铸就了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特色,对于统一国家的认同和维护,多民族的大一统、各民族多元一体已成为中国独特的文化背景。[10]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心理共性。作为强大的精神纽带和动力,它将各民族的丝线凝聚成一股坚实的绳索,引领中华民族在逆境的洗礼中乘风破浪。培养和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能为民族团结奠基,也在无形中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更重要的是,它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凝聚磅礴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依托。

建设各民族共享的精神家园,最根本的是培育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深化和加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民族思想、历史理论、文化观和宗教思想,牢固树立各民族要相互交融、同甘共苦的理想信念,把各民族对幸福的追求牢牢建立在民族团结的基础之上。“五个认同”意识不仅是中华民族凝神聚力的精神纽带,也是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基础,是各民族繁荣发展的源泉所系、力量所依、根系所在。只有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的“五个认同”意识,使其成为各族人民最基本的政治信仰,在思想层面铸牢民族团结的基础,才能促进各民族的和谐共处,相互发展,巩固各民族的安定团结。

(三)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历史经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历史经验表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着中华民族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它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鼓舞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精神驱动力。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人与接班者,其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与认同程度,不仅会影响个人生活与学业的发展轨迹,也会在年轻一代当中发挥榜样作用。因此,高校应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育的各个环节,这对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要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经过系统深入地学习党史,大学生将充分掌握党史的主线,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体悟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的宗旨和初心,进而把学习成果内化为坚定的信念,笃定地跟随党的步伐,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在强国之路上洒下自己的汗水。要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弘扬党的精神谱系、培养其家国情怀。党的精神谱系给立党、兴党、强党的进程带来了丰足的滋养,党史是弘扬精神谱系、厚植爱国情怀的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要充分整合资源,有效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载体,让青年学生在春风化雨中接受和传承党在长期奋斗过程中凝练的伟大精神,而其中与时代相呼应的脱贫攻坚精神与伟大抗疫精神,将会让学生的心灵在感悟中得到升华。因此,高校应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引领青年学生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激发其思想认同和情感共鸣,使其爱国之情能够刻入心底,使其强国之志得以滋养壮大,他们将会更加懂得如何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让爱国主义精神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过程中的中流砥柱,点亮祖国的未来。

要教育引导青年学生了解锦绣山河是全国各族人民奋斗出来的,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多民族是中国的主要特征,更是基本国情。习近平总书记曾用“多元一体”来概括民族观的深刻内涵,多元聚为一体,一体容纳多元,尊重多元,坚持平等,凝心聚力搞发展才是正确的民族观。对于青年学生,高校应以多种形式向学生介绍我国各民族相互交融,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辉煌历史,充分运用各种红色资源,组织学生到革命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红色基地切身体会革命先烈的精神。课内外结合,校内外融合,持续深入用好、用活红色革命资源,讲好身边的“红色故事”,大力弘扬光荣传统,将红色基因传承内化融入到学生日常思想教育,涵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努力让红色资源成为大学生的“大思政课堂”,不断淬炼学生的红色信仰,努力使学生乘风破浪,成为新时代优秀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在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能否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課将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是能否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依托。由此,高校要统一思想认识,建立“大思政”工作机制。[13]课堂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随着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学校大思政工作应向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转变,学生从入学教育开始,到思政课程、第二课堂,实现全过程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高校应因地制宜地进行文化建设,利用教学楼、学生公寓等空间,将不同文化因素转化为环境文化。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补齐传统的思政课程教学的短板,用创新激发出思政课程的内在活力,将种种措施细化落实,整合学校、社会、政府的力量,力求让思政课延伸到学生心里,打造大学生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平维彬,严庆.从文化族类观到国家民族观的嬗变———兼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来源[J].贵州民族研究,2017(4):1-6.

[2]邓钢.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历史经验及思想政治教育意义[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8.

[3]张占斌.中国减贫的历史性成就及其世界影响[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0(12):6-12.

[4]张健.抗日战争时期党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理论突破与实践探索[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7(1):12-16.

[5]莫炳坤,郑敏.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3):44-47.

[6]朱桂莲,高翔莲.论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对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现代建构的贡献[J].理论月刊,2019(9):48-55.

[7]邓斯雨,杜仕菊.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历史贡献———基于“背景·问题·使命·实践”的四维分析[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2):58-65.

[8]孔亭,毛大龙.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内涵[J].社会主义研究,2019(6):51-57.

[9]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10]陈瑛,郎维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五个认同”关系再探析[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1):22-28.

[11]王文光,徐媛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研究论纲[J].思想战线,2018(2):70-74.

[12]蒋文静.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层次及实践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20(1):13-21.

[13]靳泽宇,周福盛.普通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落实机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31-36.

责任编辑:董瑞军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政治教育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帕措”组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探析
1912至1949年期间中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化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形塑与修正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复合互嵌格局与多元一体交融
略论孔子对近代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建设的影响
基于祭祖文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路径研究
团结稳疆视阈下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考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