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一世界,一“智”一天堂

2021-08-04 17:52黄素因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65期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小学英语课堂多元智能理论

黄素因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开展,越来越多一线教师开始关注后进生这一特殊群体。后进生作为一个群体,他们正慢慢被教育工作者重视。而转化后进生便成了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如何转化后进生,以前的教育工作者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也都取得了一些效果。笔者认为,转化后进生,要从研究后进生本身特点开始,内因对个体有着主要作用。多元智能理论,是哈佛教育研究生院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他在《智能的多元化》指出:“承认存在许多不同的、各自独立的认知方式,承认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认知强项(cognitive strengths)和对应的认知风格(cognitive style)。” 这给后进生转化提供了最好的理论支撑。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基于小学英语课堂,以理论为支撑,开展有效教学,来探析多元智能理论对于后进生转化的启示。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多元智能理论;有效教学;小学英语课堂

袁贵仁在201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必须深入推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手脑并用、知行统一,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国家的教育改革倡导学生全面发展,而中国当前的教育模式有很大一部分重点放在了学生的成绩上面。基于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可以探析到我国的中小学教育都强调学生的“逻辑—数学智能”“语言智能”的发展。但这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然而,拥有这两种智能的学生便被贴上优生的标签,不拥有这两种智能的学生便被迫走入了后进生的行列。

一、多元智能理论

1983年,加德纳从研究脑部受创伤的病人中发觉到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从而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在1983年出版的《智力的结构》一书中,首次提出并着重论述了他的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结构,并认为,支撑多元智能化的是个体身上相对独立存在着的、与特定的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相联系的八种智力,这些为多元智能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加德纳在《多元智能新视野》一书中提出了最初的七种智能:音乐智能,身体—动觉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语言智能,空间智能,人际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后来,加德纳又补充了自然探索智能。他的多元智能理论在教育界得被广泛运用。过去的多元智能发展主要应用在幼儿园,但是,笔者认为,小学是幼儿园的延伸,在小学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可以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打下基础。对于小学生来讲,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教师从学生所擁有的智能去管理教育学生,可以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来发掘学生潜力,也可以帮助后进生,并根据他们的智能分布选取适合他们的教育方法。这是后进生转化的一个有效途径。

二、后进生的成因分析

我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对一些成绩、行为习惯落后于同龄人的学生会给他们贴上后进生的标签。然而,人生下来是平等的,没有人生下来就是后进生,那么,为何会有后进生,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析。

1.社会层面

当今社会的现状普遍以好成绩、高学历为重,无论是升学还是求职,拥有好的成绩和好的学历,都会成为升学和求职的有利“跳板”。尽管国家一再强调素质教育,但是由于人口众多,劳动力充分的现状,社会对于一些成绩和学历也做了一些要求,以此来达到删选人员的作用。正是社会对于人员的这种所谓的好成绩、高学历的要求,导致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也偏向于以分数为重,分数低的学生便理所当然地成了所谓的后进生。

2.学校层面

国家提出素质教育,本就是要求学生全面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小学教育还没有完全脱离应试教育。因此,分数不仅成了优生和后进生的分水岭,也成了教师个人评比的一项重要依据。不论是从学生层面还是从学校、教师层面,不得已都要强调成绩的重要性,慢慢地,那些成绩落后的学生便渐渐地被忽视,从而一步一步进入了后进生的行列。

3.家庭方面

学生的教育一方面来自于学校的有形教育,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家庭的无形教育。在同等条件的学校教育前提下,谁的家庭教育到位,谁便更胜一筹。而且,学生是一个复杂的群体,家庭的情况也各有不同。笔者在教育实践中发现,家庭的完整性、家庭成员的职业特点、家庭成员的受教育程度等都影响着一个学生是否成为后进生。

三、后进生转化策略

笔者认为,每个人生下来都是有用的,他拥有着别人没有的个人特点和优势。一“生”一世界,每个学生有着属于自己的独有的优势存在于这个宇宙;一“智”一天堂,一个学生拥有自己的智能分布,也拥有着特殊的智能分配,这些智能让他可以完成独特的学习任务或者实践任务,这些智能成就了一个学生自己完美的天堂。笔者在这里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托,在英语的教学过程实践中,摸索出针对不同智能分布的后进生的转化策略。加德纳提出的音乐智能、身体—动觉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语言智能、空间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以及自然探索智能成了笔者此次研究的对象和切入点。由于当今教育的重点都集中在学生的逻辑—数学智能、语言智能,所以拥有这一类智能的学生通常不会成为后进生,而自我认知智能对于个体的要求很高,它需要个体了解自己的感情生活和情绪变化,有效地辨别这些感情,最后加以标识,成为理解和指导自己行为准则的能力。因为这种智能的隐私性,如果观察者想探测的话,就需要来自语言、音乐或者其它显性智能的证据。所以,教师想要在众多的学生中了解拥有这样智能的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策略,而且,拥有这样智能的学生需要语言智能来表现自己,所以这就需要一定的语言智能,而拥有语言智能的学生在当今社会不会被贴上后进生的标贴,他们有着自己的智能优势,享受着自己的优势天堂。因此,这三种智能笔者不做论述。

1.音乐智能

拥有音乐智能的学生对于韵律、音调、节奏等都有着极其高的敏感度。他们对音乐有着极大的热情和执着,他们会把音乐当作一种交流方式,会懂得音乐里面的感情和故事,喜欢自己打着节拍,编排曲调。如果拥有这种智能而成绩落后的学生,假如没有机会进入特长班,可能就被迫进入了后进生的队伍。小学的英语课堂应该是充满乐趣的课堂,当然对于音乐的利用,也应该达到充分,这样才能让那些在英语学习有些困难但拥有音乐智能的学生提高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加入音乐热身,或者将当堂的一个重点句子变成一个音调反复唱出来,对于课文的重点单词词组,教师可以变成唱词,配上音乐让学生说唱,以此来刺激这一类后进生的感官。正是他们拥有着较高的音乐智能,教师还可以让他们单独出来说唱或者让他们自己将若干单词编成曲调演唱,从而减少他们对英语课堂的恐惧,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和自信,进而达到转化的目的。

猜你喜欢
后进生转化小学英语课堂多元智能理论
小学英语教师课堂即时评价效果调查研究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艺术之我见
重视德育工作 努力做一位合格的班主任
英语课堂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实践探索
用心感受,用爱教育
浅谈如何转化后进生
放飞后进生的创新思维,打造物理学习的幸福课堂
多元智能理论在新课改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分组学习探讨
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英语教学改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