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慧敏
摘 要:活动是课堂的载体,学生的学习活动更是贯穿一节课的始终。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融合道德、法治、生活和社会相关内容。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能有所获、有所得是所有这门课程教师的任务所在。教学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教师需要研读教材、把握教材、引导学生,才能更好地开展这门学科的教学。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学习活动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教材涉及八个单元25课内容,涵盖个人学习、学校、公共生活、家庭、社会与国家等多方面领域的内容,教师需要把握教材和教学的关系,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这门课程不再是“说教”课,而是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成为学生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实效性课程。课堂学习因为有了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而变得更加灵动。如何打造一节灵动的道德法治课呢?
一、设定合理、准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何为合理、准确的教学目标呢?笔者认为每一位教师首先要认真解读教材,确定本课学生要达到的最终状态。只有结合课程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设计出学生喜爱的教学活动。
(一)设置多维目标,改变知识化教学倾向
学生一节课下来到底收获了什么,是我们每个兼职学科教师理应思考的问题,如果只是单纯地讲解书本上的知识,一直围绕“是什么”来开展教学,俨然这节课学生只达到了认知目标。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性质是以活动为主体的综合性实践课程,所以教师在制定一节课的目标时就要涉及能力、情感等多方面目标。
例如,执教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学校》中《走近我们的老师》這一课的第二课时,本课如果只将目标设定成理解老师的辛苦就太狭隘了,因为辛苦是一个抽象的词,学生不太能理解这份辛苦,所以目标可以增加为学生认识到老师为什么不怕苦,从心底尊敬和热爱老师。
(二)结合学生实际,改变教材为中心倾向
教材最终服务于儿童,我们要将教材变为学材,不能为了教而教。目标的制定应以儿童为视角,解读儿童的心理特征。
例如,执教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中《家庭的记忆》这一课的第一课时,由于各地区对家庭成员称呼不同,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说出本地区称呼家庭成员关系的方言。所以教学目标调整为比较本地区与传统对家庭成员关系的称呼的异同点,追溯历史根源,让学生真正了解不同称呼的依据来源,以及对当前社会中因家庭规模变化而带来称呼变化的思考。
再如,执教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在这里长大》中《请到我的家乡来》这一课的第一课时,其中有一板块是“我是家乡小导游”,学生在列举家乡美景时大都往旅游景点上想,但是很多学生自己都没去过这个景点。这时教师就要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提醒学生只要是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只要景物在自己眼中是独特的都可以引以为豪地介绍,并不一定都要介绍有名的景点。所以教学目标可以设置为: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以及家乡人的特点,感知和抒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设计多样且有效的学习活动
(一)读懂图标图示,赋予其特殊意义
统编版教材已经为教师提供丰富有趣的教学栏目和活动,教材中每一幅插图都是编者精心选取,结合学生实际安排的,所以教师要重视每幅图传达的含义。
例如,执教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快乐学习》中《学习伴我成长》这一课的第一课时,教材第6页三幅图表明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可以通过读书、读报、上网等途径学习,左下图表示可以在户外活动中学,在大自然中学,而右图表示可以向同伴学习,这引起学生特别的关注,可能有的学生在与他人交往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潜移默化地学习他人的长处。这时候教师就要拓展学习的概念,要广泛、多途径地学,与小伙伴的交往也是一种学习途径,这是本课的一个创新点。
(二)抓住契机,让对话成为常态
教学活动是双向性的多边活动,教师不是传统意义的知识“灌输者”,我们要转变这一老套路,增加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的对话,因为只有融入学生的思维活动和世界观,他们才能在属于自己的文化世界中自由翱翔,课堂也会变得更加灵动。
三、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道德学习
(一)教学要从价值说教转变成价值探究
整本教材都是围绕大量的学习活动展开的,由于每个学生已有的“学德”不同,所以教材并没有预先导向某种价值观,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然而然地生成自己的价值观。
例如,执教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学校》中《走进我们的老师》这一课的第二课时,如果教师一味地追问“老师是不是很辛苦?”,这明显就夹杂了道德说教的成分,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对老师的辛苦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体会老师的辛苦。首先,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先放一段自己一天教学工作的视频,让学生初步感知。然后,教师可以利用一张课程表,让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画笔给老师的课程表涂色,最后学生会发现整张课程表都被涂满了,从这儿可以让学生真切体会到老师不仅要给我们上课,不上课时还有大量的工作等着他们做,所以这里通过“动一动”的活动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再如,执教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中《大家的“朋友”》这一课的第二课时,如果老师讲破坏公共设施会带来危害甚至触犯法律,这根本在学生心理起不到波澜。这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探究公共设施被损害的原因,让学生事先了解何为自然损害和人为损害。而这时候教师说明人为损害又分为有意和无意两种,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平常生活中是否有过损害公共设施的行为,大部分学生提到无意损害的案例,这时候教师再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公共设施。学生通过这节课慢慢改变了自己的习惯,并能正确使用公共设施。
(二)积极创设学生自主道德学习的情境
目前,我们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情境创设过于简单,大多数教师只停留在“对不对”的问题上,学生早已能作出简单的道德判断。所以,我们要挖掘文本,探讨问题背后深层的道德价值。
例如,执教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在这里长大》中《我家的好邻居》这一课的第一课时,教师在讲到如何认识新伙伴时,通过角色扮演,明明和他的伙伴懂得想要认识新伙伴需要主动打招呼,热情大方。通过表演,他们还知道如果有小伙伴过来打招呼还要热情回应。借助角色扮演,让学生学会了一些结交邻里小伙伴的方法。另外教材还呈现了几个邻里生活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教师不能泛泛而谈,仅仅告诉学生这些言行是错误的,这并不能满足学生对价值判断的需求,教师需要进一步对每一个问题进行价值澄清,让学生的道德发展上升到更高的境界。
总之,这门学科要求将儿童的学习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通过目标准确的设置、多样有效活动的设计以及儿童自主道德学习的引导,促进学习者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以儿童的视角设计学习活动,融入学习者自身的道德经验,促进小学生基本文明素质的养成。
参考文献
[1]何颖.如何上好道德与法治课[J].中国德育,2020(06).
[2]王亚珍.让儿童立场不再是抽象物[J].福建教育,20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