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适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学校生活适应和城市生活适应。苏州市第三十中学校作为定点吸纳随迁子女的公办学校,根据学校实际,确定了心理融入、行为融入、家庭支持、学业融入、文化融入等随迁子女文化适应的工作重点,建构了特色打造、制度建构、课程设置、活动开展、评价促进等促进随迁子女文化适应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随迁子女;文化适应;融合教育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6B-0008-05
苏州市第三十中学校作为定点吸纳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以下简称“随迁子女”)的公办学校,随迁子女的比例逐年提升,目前已超过90%。为了更好地研究、解决随迁子女进入城市公办学校后面临的融合问题,我校开展了随迁子女文化适应的实践研究,旨在整体引导随迁子女树立自信,提升学业水平,尽快融入学校生活,进而融入城市生活。实践研究推动了学校文化的夯实、特色的凝练及办学水平的提升,学生自信程度、文明程度、学业表现等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一、明晰随迁子女文化适应的工作重点
笔者梳理大量涉及随迁子女文化适应的文献发现,学校适应不良主要表现在人际交流障碍(同伴关系适应性不强)、基础学业懈怠、自我效能感低(缺乏自信)等方面。家庭经济条件的落后、成绩的不理想、兴趣爱好的差异等,都可能使随迁子女陷入压抑的情绪氛围中,更容易感受到孤立感与自卑感[1]。不仅如此,父母的高期望、社会的歧视等也加重了随迁子女的低效能感,从而影响其在校期间的行为表现。
我校监测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是:首先,随迁子女因受到转学、就读民工子弟学校等因素的影响,对城市公办学校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学习要求等的适应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出现教育过程的阶段性断裂。这会影响随迁子女教育的连续性,影响其学业成绩的提升,客观上拉大了他们与本地儿童在教育上的差距。其次,随迁子女的校外学习时间明显少于本地儿童,在被问及“放学后做什么”时,他们的回答通常是先帮父母做事情,如看护弟弟妹妹、买菜、照顾小生意等,而后再完成作业。再次,随迁子女参与学校学科辅导较少,来自家长的积极影响和支持也相对较弱。最后,相对于在苏州生活时间较短的随迁子女,在苏州生活时间较长,熟悉苏州风土人情,尤其是父母会说苏州话的随迁子女,文化适应表现更优。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我们明确了随迁子女文化适应的工作重点(如图1):一是心理融入,提高随迁子女心理健康水平;二是行为融入,改善随迁子女行为习惯(包括学习习惯);三是家庭支持,促进随迁子女父母家庭教育水平的提升;四是学业融入,加大随迁子女学业支持力度;五是文化融入,组织随迁子女进行苏州文化体验。
二、建构随迁子女文化适应的策略体系
有学者指出,为帮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融入城市文化,适应城市学校的教育教学,应以建设学校文化为契机,构建融理念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于一体的融合教育模式[2]。随迁子女文化适应的策略研究,实际是立足本校实际的学校文化建设,最终形成一种包容的,同时有主流价值观引领的学校文化。借鉴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策略,我们围绕随迁子女文化适应形成了特色打造、制度建構、课程建设、活动开展、评价促进等策略。
(一)特色打造
根据生源特点,学校通过建设“家园学校”、推行德育导师制、注重养成教育等措施,形成了学校的教育特色。
一是建设“家园学校”。2004年,针对学校地处老城区、生源多为随迁子女,学生家庭条件不好、学业基础薄弱等特点,学校本着“平民、亲民、惠民”的理念,确立了建好“家园学校”的办学目标,为众多来自弱势家庭的学生营造和谐安全、充满温情的学习时空,为那些忙于生计的外来务工人员解除后顾之忧。十多年来,以“建设家园学校,服务百姓子女,培养有为人才”办学思想为引领,学校教师面对生源的客观现状,发挥潜能,奉献自我,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学校校徽的设计、标语的使用都在营造家园的氛围,校园中随处可见“家园学校”“相亲相爱一家人”“爱生如子女,尊师如父母”的标语。
二是推行德育导师制。2006年,我校开始推行德育导师制,这是建设“家园学校”的重要载体。德育导师制旨在改变以往任课老师“只管教,不管导”、后勤人员“只管工作,不管学生”的状况,形成学校“全员育人”的局面。每个三十中人,包括后勤人员、退休教师,都有一个特殊身份,那就是德育导师。为了学生健康成长,导师们有的牺牲休息时间陪伴学生,有的利用假期义务为学生补习,有的一次次家访做家长思想工作,……德育导师不仅在学习上关心帮助学生,更注重其良好品德的形成,从思想、心理、品德等各方面关注学生的成长。德育导师成为随迁子女亲密的伙伴、温暖的家人、可靠的长辈。导师们奉献自我的同时,也不断收获着成功的喜悦:学生进步,家长感激,社会肯定。2011年11月,学校成为“苏州市中小学德育导师首批示范基地”。在全体导师的努力下,学校的校风、教风、班风、学风不断优化,“家园学校”赢得百姓认可。
三是注重养成教育。学校十分重视随迁子女习惯养成教育,形成自己的养成教育经验:重开头、低起点、通俗化、强过程。学校抓住初一新生入学契机,组织为期五天的军训暨入学常规教育,要求学生从仪表整洁、举止端庄做起,对学生提出了一些具体细微的习惯养成要求。同时,我们不断反复开展这种养成教育。在初一军训的同时,也安排初二、初三进行为期三天的军训及开学常规教育,促进学生对已经形成的良好习惯再加以强化,为整个新学年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学校还制订了《三十中学生文明礼仪条例》《三十中学生一日常规》。一日常规的表述通俗易操作,比如“三就”:一进校园就安静,一进走廊就有序,一进教室就学习;“三一”:一遇老师就问好,一早到校就读书,一进校门车推行。
(二)制度建构
在学校常规制度建设的基础上,为打造“家园学校”,促进随迁子女文化融入,学校重点建构了德育导师制度、学校社工制度、学生参与治理制度。
一是建立德育导师制度。在推行德育导师制的过程中,学校制订了《苏州市第三十中学家园学校方案(德育导师篇)》,明确了德育导师的含义、导师的工作要求、导师制活动的实施要求等。譬如,德育导师制度规定,家访的目的是给家长送“指导和服务”,给学生送“肯定”,给家庭送“温暖”;要求德育导师家访时带上学校精心设计的“家访卡”和《致家长的一封信》,“家访卡”上列出了苏州市教育局、市网上家长学校、市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指导中心等机构的网址,还有校级领导、班主任、任课老师的电话以及学校网址、电话等信息;要求德育导师写家访记录,包括学生家庭生活状况描述、父母的家庭教育理念(对孩子的期望、生涯规划)、父母对孩子的了解(孩子家庭生活的情况)、父母在孩子教育中的困惑和困难、父母对学校的评价和建议、给家长的建议等。
二是学校社工制度。2016年12月,苏州汀斯社工师事务所入驻我校,重点围绕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情绪控制和表达、学习压力疏导、人际交往、文化融合等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双方共同制订了《苏州汀斯学校社会工作指引》,内容包括学校社工角色、主要内容、价值观、伦理守则、重要理论视角。学校还制订了《教育系统及学校社会工作者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学校架构及部门职责、人员配备及要求等;制订了《学校社会工作服务流程》,规定工作的相关规范,如“预热—预估—策划—介入—评估—推广”等。驻校社工在学校积极运用个案与小组的工作手法,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服务,不仅会找出那些在学业、社交、情绪发展上有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解决个人问题,使他们能更好地学习与成长,顺利融入社会;而且会开展大量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学生了解真实的社会,从而加强自我认知,能尽早开始生涯规划,更好融入社会。
三是学生参与治理制度。学校重视围绕学生发展需求办学,这在部门制度中得以强调。例如《教导处主任工作条例》《德育主任工作条例》等,均有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进行相关调研等规定。各部门均重视学生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提出的意见建议。学校成立学生会,为学生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主成长搭建平台。学校制订了《苏州市第三十中学学生会章程》,规定了学生会的组织机构和职责等,以更好促进学生参与学校治理。这些制度调动了学生参与学校教育生活的积极性,增强了他们对学校的归属感,使他们更好地融入校园。
(三)课程建设
课程是学生全部学校生活的总和[3]。学校通过设置苏州文化课程、家长学校课程、生涯规划课程,从迁入地文化融入、家庭支持、自我心理建设等多方面形成合力,促进随迁子女的文化适应。
一是开发实施苏州文化课程。为加深学生对苏州的了解和热爱,推进文化融合教育,学校发挥毗邻山塘街的优势,开发并实施了“行走山塘”系列课程,并设计了两条线路、五个站点体验研修任务单。每学期,学校都组织学生步行前往山塘街上的南社、五人墓、泰伯庙、白公祠,进行文化体验学习。学生们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进一步了解了姑苏文化,作为“新苏州人”有了更多的归属感。此外,在社团活动课程中,有众多与苏州文化相关的课程,比如刺绣、昆曲、苏州话等。
二是开发实施家长学校课程。2017年起,作为苏州市中小学家庭教育课程项目学校,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构建并完善了家长学校系列课程。初一以“不忘初心,静待花开”为主题,初二以“坚定、坚信、坚持”为主题,初三以“中考路上,你我同行”为主题,开设了序列化家长专题讲座,引导家长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给予其科学的指导帮助。同时,学校还组织实施了感恩教育专题课程、智慧父母正面管教课程、解密青春期养育专题课程、卓越父母沙龙活动,整体性构建家庭教育指导框架。此外,在学校指导下,驻校社工针对家长需求开展不同主题的家长工作坊活动,传递积极的亲子教育观,演示亲子沟通技巧,提升家长亲子教育能力。
三是开发实施生涯规划课程。2019年,学校申报的“指向生活的生涯规划课程”被立项为苏州市课程基地。根据学生发展的规律,学校分别开设初一“自我觉察”、初二“生涯觉察”、初三“生涯规划”课程。课程包含青少年正面成长能力、青春期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等主题,并融入对苏州文化的认识与理解。生涯规划课程的实施,有效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树立理想,激发学习的动力,为今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奠定基础。
(四)活动开展
学校教育活动的开展也是紧扣“家园学校”的主题,促进学生更好适应认同学校、社区、城市,同时也最大程度发挥其家乡文化的积极作用。
一是开展“家”文化主题活动。学校德育处每年都组织全校学生利用假期走亲访友,寻访家族历史,制作家谱。让学生和祖辈聊聊天,增加亲情,了解家族故事。学校策划“大年·小爱——寻找身边的年味儿”主题活动,引导随迁子女加深对苏州传统文化的关注和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增进学生对苏州的归属感和对家乡的认同感。此外,学校每年的迎新歌会主题都是“相依相爱一家人”,师生同台展才艺,学生社团成果汇报,共同表达对“家园学校”的祝福。社区也是一个家,每年端午节、腊八节,学校都组织学生参与所在湖田社区举办的民俗节活动。此外,学校每年教师节都组织“德育导师进班级”,每年体育运动会都开展“师生体育游戏团体赛”,密切师生关系,营造家的氛围。
二是開展文化融合活动。学校开展“品读家乡,浓郁乡情”主题活动,组织学生阅读与家乡有关的名人传记、历史典故等书籍,培养他们的家乡情怀,并促进文化尊重和文化融合。活动采用读物推荐、读物阅读、朗读音频录制、主题征文等形式进行,并选择优秀朗读音频在学校微信公众号推送,选择优秀征文结集印发。学校开展“书写家乡”主题活动。随迁子女绝大多数都有深刻而多样的家乡记忆,他们在三十中这个“家园学校”中相互了解、相互认同,形成一种相互欣赏、相互包容的良好氛围。
三是开展家长阅读活动。为强化家校沟通,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学校印发了校报《家园》(家长版)。家长版《家园》设置了《校园新闻》《经验分享》《教育随笔》《共读活动》《家长学校小贴士》等栏目。其中,在《共读活动》栏目中,摘录了《十几岁孩子的正面管教》等家教著作的重要内容,推荐家长阅读全书,并组织家长交流阅读体会。
(五)評价促进
评价是课程实施、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环节,评价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我们突出评价的发展性、激励性功能,在评价价值取向上注重对教师师德、学生品德、学业提升的认可,从而也凸显一种导向,为随迁子女的更好适应、更好发展助力。
一是组织“妈妈老师”评选。在学校持续发展过程中,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典型,特别是一些女教师,工作中敬业爱岗、无私奉献、关爱学生、勇挑重担,被学生尊称为“妈妈老师”。2004年,学校顺势而为,启动了“妈妈老师”评选。“妈妈老师”评选已成为学校传统活动,至今共连续开展16届,评选出85人次的“妈妈老师”。在活动中,不仅表彰优秀女教师,也表彰在学校德育方面做出成绩的女职工。这一评选引导学校女教师、女职工真正“把学生放在学校的正中央”,形成“爱生如子女”的情怀,用真心、真情、真诚关爱学生。
二是“感动家园十佳学子”评选。“感动家园十佳学子”评选活动是我校的一项常规活动,旨在挖掘身边的感人事,表彰身边的平凡人。评选标准包括:面对家庭的贫困,面对自身的疾患,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和挫折,不自甘消沉、自暴自弃,能够以巨大的勇气接受生命的挑战,自立自强,用执着和坚强在逆境中飞扬,在逆境中创造奇迹;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在对长辈的孝敬方面有突出的感人事迹;不计个人所得,尽己所能付出爱心,关注并帮助弱势群体,积极参与、组织各种爱心捐助、帮残助困等活动;等等。这些标准,就是针对随迁子女的身份,帮助他们获得认可、自信,促使他们更好地实现文化适应。
三是注重增值评价、过程性评价。从学业角度而言,随迁子女大多成绩落后。随着中学课程难度的增加,他们在学业上的挫折感也随之增加。基于此,学校的评价更看重学生的态度、努力,更看重学生的成长、发展。每学期期中、期末表彰的奖项包括进步奖、奉献奖、爱心奖、协作奖、坚持不懈奖、最佳小帮手等,奖励面较广。
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办好家园学校 服务百姓子女”的理念,全心全意促进随迁子女文化适应。德育导师成为“家园学校”的名片,在全体导师的努力下,学校的校风、教风、班风、学风不断上台阶,“家园学校”赢得百姓尤其是广大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的认可。尤其是近几年,学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各项工作均上了新台阶,初步形成特色;学生综合素质今非昔比,学业成绩节节攀升。
参考文献:
[1]于利晶.公办学校随迁子女融入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26-29.
[2]周鹏.农民工子女学校文化融合教育模式构建[J].广西社会科学,2014(3):203-204.
[3]尹后庆.课程是学生全部学校生活的总和[J].基础教育课程,2011(1):19.
责任编辑:杨孝如
本文系苏州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性与政策性课题“随迁子女文化适应的策略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21-01-18
作者简介:田明亮,苏州市第三十中学校(江苏苏州,215008)党总支书记、副校长,高级教师,苏州市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