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站直做人,心有乡愁,胸怀天下。”这是我在学校“师德宣言”专栏里写的一句话。这种纯朴的思想伴随着我从青年渐渐走向中年。我了解孩子们心中的理想和成长过程中的问题,了解老百姓对教育的渴望,更能体会到教育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教改情怀源于一群孩子
无论是我现在工作的城区学校还是过去工作的乡村学校,都有大量的留守儿童。正是这群孩子,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且义无反顾地走向课堂改革的深水区。
在我的办公桌上,长年放着一份全校留守儿童的家庭信息表。每个星期六,我都会习惯性地走进办公室,打电话给这些留守儿童,询问他们在家的情况,鼓励他们认真完成作业,教导他们主动给在外打工的父母打电话,帮助爷爷奶奶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我经常教育学生,“不比父母比明天,不比分数比进步,不比品牌比品位”;经常和班主任老师起早贪黑一起去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境况,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一开始,我总是认为留守儿童缺少家庭关爱,家庭经济条件很差。后来,我发现大多数留守儿童家长对孩子的关注程度绝不亚于其他家庭,对教育的需求比谁都迫切,很多家长都倾其所有投入孩子的教育。我经常自省,我们到底能给这些孩子什么?最后,终于发现这些孩子最缺的是沟通。为了让留守儿童的沟通缺失在课堂里得到弥补,我坚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前置补弱、互动展示、串组合作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在课堂改革中浮现出来。当学生能自信地在课堂里进行展示或表达时,他们脸上的笑容让我感到特别欣慰。
学生立场成于一串眼泪
有一次参加市名师梯队的研讨活动,我执教“理解我们的老师”,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老师不是神,老师也是人,也和平常人一样”,我使用了学生自己班上的四位老师的真实故事,同学们被老师的故事所感动,不少同学流泪坦陈了自己对老师的误解。在课后的沙龙活动上,我以“今天又是一串泪”为题,讲述了我的学生立场确立的过程。
2009年,我执教省级公开课“两代人的对话”。在“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这个环节,一个学生在陈述时声泪俱下,在《烛光里的妈妈》音乐衬托下,学生的情感达到了高潮。面对着学生的真情表达,我想得最多的却是这节课应该成功了,学生的眼泪成了我教学的加分点;然而,我并没有去思考这个设计是否填平了两代人的代沟,更没有跟进的教育措施。这种课虽看上去漂亮,但其实并没有真正意义的学生立场。
2012年,我执教大型公开课“有话好好说”。课堂上,学生争相交流自己是怎样与父母沟通的。我突发奇想,拿起手机让学生当场给家长打电话,话题是“我想买双名牌足球鞋”。没想到的是,电话打出去,几个家长都一口答应了。当我让学生思考这说明什么时,几个学生流着眼泪说不出话来。我很得意于自己课堂的“聪明”与“精准生成”,但事后的调查让我非常羞愧,原来其中两个学生的父母根本就买不起名牌鞋子。当我反思这一教学环节时,我也为自己的课堂不足流下了后悔的眼泪。
这次,我执教“理解我们的老师”,并没有期待出现学生在课堂中激动流泪的状况;但我一直坚持,“理解我们的老师”一定要是“我们的”老师,学生与老师之间的那个结只有他们自己才能解开。课堂一定要是解决学生问题的课堂,一定要是促进学生成长的课堂。从此,我更多地思考怎样站在学生立场去设计教学。
教学主张悟于一堆书籍
读书是我最大的爱好,每天读书一小时已成为我的生活方式。成为南通市第一梯队名师培养对象以后,导师们对读书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既要读好本学科专业书籍,更要读好哲学、美学、心理学、脑科学等相关学科书籍。简单盘点一下,发现过去几年居然有一百多本书被我“啃”下来了!在这高高的一堆书中,《打开积极心理学之门》《幸福课堂》《哈佛幸福课》《象与骑象人》《积极情绪的力量》等我尤其喜欢。我如痴如醉地读着这些书,一种新的教学主张在我脑中渐渐清晰起来。
作为道德与法治老师,最糟糕的是把学生想象成有问题的学生,然后去教育。如果我们的道德与法治课能主动运用积极心理学原理,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不断放大和培育学生的积极心理因素,是不是同样可以解决成长中的很多问题?当我向导师们汇报我的想法时,著名特级教师康敏老师引用了一句话打开了我的思路:“要想让一块地不长草,最好的办法是种上庄稼。”于是,“积极思政,幸福成长”成了我的教学主张。积极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主要有两个研究领域:其一是课堂的积极状态,课堂面向真实生活,活动贯穿课堂始终,评价充满人文阳光,思维保持有效维度。要做到把自主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合作的本领教给学生,把讲课的时间让给学生,把探究的情趣留给学生。其二是道德与法治教学如何挖掘学生的潜能,通过发现并放大学生的正能量,以积极的方式进行价值引领、情感渗透和人文关怀,为学生描绘“青春有烦恼、青春更美好”的积极人生。“积极思政,幸福成长”,正是基于学生立場提出和践行的教学主张。
科研成果集于一组课题
教学改革没有理论难成格局,理论研究不接地气无从突破。早在20世纪末,我就参与了教育部“九五”规划课题研究。近些年来,我先后主持了3项省级课题,成功申报了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这些年来,我发表了50多篇论文,在全国做过100多场讲座,上过2次期刊封面,完成1本书稿,构建了课堂新模式。想起曾经熬过的那么多的不眠之夜,一切的一切都那么值得回味。
科研要有真实成果,课题一定要指向真实的教育。特别是近几年,我写的文章都围绕着“合作型成长”课堂改革。我始终强调绝对不拿学生做试验品。于是,我组织老师集体研究和推进。每次听课,我都用手机拍下一些课堂瞬间,然后在交互电视上展示出来,再与老师一起分析研讨。当老师们拿到一份课改分析资料时,他们都知道我又熬了一个通宵。每年,我的近十万字研究成果,就是在夜深人静时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
我做老师二十几年,科研也做了二十几年。经常有人问我累不累,我总是用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伊姆雷的话来回答:“当你说我就喜欢做这件事,再多困难我也不在乎时,上帝就会抽身来帮你。”站在学生立场,进行教改实验,开展教育研究,我喜欢做这样的事,所以,虽然辛苦,但我的心是快乐的!
(孙刘华,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224007)
责任编辑:杨孝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