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不连续性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

2016-05-17 12:23谭忠秀
人民论坛 2016年11期
关键词:文化适应影响对策

谭忠秀

【摘要】文化传递的过程也是学习者文化适应的过程,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到异质文化环境中求学,必然遭遇文化不连续性的冲击,引发跨文化适应困难。本研究通过对四个典型个案进行质性考察,剖析文化不连续性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生活方式、学业活动、人际交往及心理适应的影响,并提出改善对策。

【关键词】文化不连续性 文化适应 影响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50 【文献标识码】A

教育中的文化不连续性,指在教育过程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发生中断、变异,通过阶段性飞跃的教育方式,克服文化冲突而获得新的文化适应的过程。①一般而言,教育的文化不连续性对个体发展是积极的,但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文化的不连续性将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越来越多的问题。本尼迪克特指出:“在急剧变化的文化背景中,教育功能被复杂化,导致个体适应的困难,引起强烈的心理骚乱。结果,一旦教育传递的传统文化同实际生活不一致,一旦青年不再同旧传统发生关系,一旦社会某一阶层不遵从传统的社会规范时,文化适应的困难就会导致文化危机的发生。”②

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经历过文化不连续性,研究教育中的文化不连续性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避免或减少文化不连续性产生的负面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因求学而脱离原有的民族生活环境和传统文化,进入到以汉文化为主的较为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或内地中心城市的高等院校学习,原有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遭遇文化不连续,致使他们在生活、学习、心理、人际交往等方面表现出诸多不适应。

文化不连续性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影响

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本身并非同质。有的从小掌握本民族语言或文字,汉语水平较差,而有的却不会说民族语;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自相对贫困的农村、牧区,而有的来自城市;来自新疆、西藏的学生有部分上过内初班或内高班,而有的上过大学预科。本文基于文化不连续性的视角,以4位在北京某高校就读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典型案例(文中简称A、B、C、D)进行质性分析,阐释文化不连续性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个案描述如下:

案例A:男,来自西藏山南地区,父母都是土生土长的藏族人,高中考入了内地西藏班,大学专业为管理学。

案例B:女,是来自贵州一个偏远县的苗族学生,父母都是农民,初高中就读于县城的中学,基本不会民族语言,汉语言文学专业。

案例C:女,朝鲜族,来自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从小学到高中上的都是朝鲜族学校,大学专业为教育学。

案例D:男,维吾尔族,来自新疆南部一个县城,小学到初中一直在民族学校上学,上课语言为维语,小学三年级开始学汉语。大学前读了一年预科,大学专业为民族学。

生活方式适应。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进入高校学习以前,已经在家庭和社区文化熏陶下习得本民族独特的文化,个体行为和心理烙上了民族传统文化深深的印记。这些少数民族大学生一旦进入异质文化环境中,文化不连续性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吃、穿、住、行等环境条件的“不适感”。

A:刚刚进入大学时,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会感到新奇,因为这是我梦想的大学和城市,但是当自己身临其境时又是另一番滋味,心中充满好奇,同时也感到非常陌生和恐惧。例如,以前没有真正使用过电脑,而在大学里,经常需要使用电脑写作业、发送电子邮件,上计算机课等。

B:来北京后感觉有很多的不适应,我原来生活的地方气候比较湿润,但是这里空气很干燥,在刚入学的时候,我经常流鼻血,皮肤也很干。还有,我们那里人比较喜欢辛辣食物,这里的菜加糖,偏甜,根本吃不惯,一学期就瘦了不少!还有,第一次去参加在京高中同学的聚会,没想到同在一座城市,路上就花了两个多小时。从那以后我就不想再去参加聚会了,太麻烦啦!

C:我们朝鲜族喜欢把屋子收拾得很整洁,可最让我受不了的是我同宿舍的其他同学不仅不愿意收拾,还把屋子弄得很乱,吃的东西放烂了都不愿意收拾,有的同学吃饭时还擤鼻涕!一些同学头发蓬乱没梳就去上课!

D:对我来说饮食是最大的困难,我们维吾尔族在饮食上是有一定禁忌的,学校有专门的清真食堂,但其他民族的人也可以进去就餐,有些人的行为举止与我们的习惯相违背,使我没办法吃下饭。在学校还好,一旦去到离学校稍远的地方,有时找一个小时也没看见一个清真饭馆,这个时候特别想家。

A和B同学对都市空间布局、现代科技、交通出行方式等的恐惧,源于这一切新鲜事物在其母文化中是不熟悉的,原有的经验不足以应对新的任务,从而产生了入学初期轻微的都市恐惧症,不能很快融入城市生活,找不到归属感。这种恐惧感随着对城市了解的加深会逐渐消失,但B、C、D同学所感受到的气候、饮食、住宿等客观环境条件改变带来的“不适”并不会自动消失,必须依靠个体主动调整和改变自身的观念和行为才能应对新的变化,否则,这种“不适”感会一直存在,从而延缓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新生活的进程,长期的不适应可能导致一些学生“特别想家”甚至身体机能下降,进而产生对新环境的害怕、退缩心理。

学习活动适应。少数民族大学生入学不适应最突出表现在学习上,与周围汉族同学相比,他们普遍存在学习困难、成绩偏低、专业水平不高等现象。而这与他们在新环境中所遭遇的语言中断密切相关。

A:我从小接触的是藏语,汉语(说得)不怎么好,大学上课都是讲汉语普通话,有的时候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对同一个问题我们花更多的时间(理解),自然比其他同学慢一拍。还有上中学时让我们写500字的作文就很难了,现在期中作业要求3千字……期末考试只求能通过,第一学期我的计算机和英语都挂了(不及格)!

B:我在农村长大,我们那里日常都讲本地方言,就算在学校,一些老师也常常用方言讲课。当我来到北京后,发现这里的人都说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而我带有方言口音的“地方普通话”常常被人笑话,于是我开始很少说话甚至不愿与人交流……说实话,我有些排斥英语,不知道是自己的方法有误,还是其他原因,相比一起上英语课的舍友,我的英语总是最低的,但我学习的时间反而比她们都长。

C:我从小学到高中都上的朝鲜族学校,除了汉语课外,其他科目都用朝鲜语上。刚上大学的时候,我有种突然被吓到的感觉,怎么什么课都是汉语讲啊?如果老师讲一些成语呀,我就不大能听懂了,记笔记的时候很多汉字不知道怎么写。老师让课堂上发言,一着急,满脑子全是朝鲜语。

D:以前我们连教汉语的老师都是维族,他们一边说汉语,一边用维语解释,讲课速度比较慢,但是上大学后全是用汉语讲课,有些时候听不懂老师讲课,他用汉语讲,我脑子里在想维语是什么意思?然后刚反应过来(刚才的内容)已经过了,跟不上。而且大学老师讲课很快,都用ppt,很少按照书上的内容讲,如果不理解,你只能课下靠自己看书。

大部分来自民族聚居区的少数民族学生从小在民族学校就读,接受民族语授课或双语教育,民族语承载了他们的民族传统文化,也是日常交流和认知的工具,思维方式已经和民族语(母语)形成了比较牢固的联系,汉语水平相对较低。当教师用汉语教学时,他们往往需要把汉语信息转化成本民族语来理解知识,语码转化过程使他们感觉比其他同学“慢一拍”。进入大学后,置身于完全汉语普通话授课的环境,学习难度加大、内容更加专业化,通过自己本就不熟练的汉语(第二语言)去理解其他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知识已是捉襟见肘,遇上一些现代科技或专业词汇在自己的民族语中无法对应翻译,理解起来更是难上加难。

人际交往适应。人际交往不仅依赖语言沟通,还取决于沟通双方是否有共同的志趣和经历。来自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语言、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认同等与内地汉族大学生截然不同,他们在人际交往中不仅会遇到言语沟通障碍,甚至在价值观、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上可能与他人产生文化冲突,从文化冲突中比较清晰的区分出“我们”和“他们”,原有文化的中断使他们更执着于在校园中寻找具有相似特征的“我们”作为交往对象,往往把个人交际圈限制在老乡或同民族群体中,缺乏与“他们”交往的内在动机,加上语言、交往技巧、家庭经济等原因更让他们对新环境的人际互动感到焦虑或自卑。

A:我的普通话说得不怎么好,有时候很想给其他同学讲一些自己的趣事,但讲不出乐趣,只好选择逃避、沉默,不跟他们分享。我的朋友还是藏族多,我们有老乡会,大家周末一起跳锅庄舞或一起踢球,跟其他民族的同学交流得比较少,感觉信仰不同,生活习惯和想法也不一样,而且自己性格也比较内向吧!

B:感觉北京人比较排外吧,对外地人态度差,不如家那边的人热情。朋友圈里最多的是老乡,我更喜欢与那些有共同爱好、谈得来,家庭背景相差不大的人做朋友。大家家庭背景差不多,消费也就相差不大,这样一起出去玩就不会担心消费得多。我周围就有一些朋友因为消费水平和观念不同而产生了距离。

C:我接触最多的还是同宿舍的同学,其中有一个跟我是同一个省同一个民族,其余的来自不同的地方,感觉有7种文化,刚开始我会不由自主的用我们民族的标准看她们,比如我们对比自己年长的人都不能叫他的名字,看见老师要鞠躬等等,就觉得她们的行为很奇怪,所以我们之间常常有些小摩擦!

D:班上同学看我像外国人,说我讲普通话也像外国人,和本民族的朋友聊天我就可以用维语,和其他民族的同学交流就感觉有困难,还得在心中经过翻译,有时还会出误会。交朋友会在意对方的民族身份,因为信仰、生活习惯都不一样。比如,他们在宿舍里喝酒、抽烟让我很不舒服,还有就是乱摆放东西!

与此同时,宗教信仰对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影响重大,有时为了避免因信仰忌讳、原则方面产生误会,往往选择与本民族或信仰相同的人交往,而疏远甚至回避与其他民族同学交往。

心理适应。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小深受家庭和民族传统文化熏陶,具有较强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初入以汉文化为主的大学校园让他们立刻感受到文化差异带来的心理压力和冲突,此时,深埋于心底的民族意识及文化经验会干扰他们对异文化的认知和接纳度。在经过一番对比后,往往会放大差异或冲突,认为自己民族的文化与其他民族“格格不入”、与他们有隔膜,不能沟通“默契”,“不能完全融入”或者对自己表现不佳感到沮丧或自责,尤其在自己的审美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不被对方认同时很容易感到孤独压抑,大大降低了大学生活的幸福感,常常感觉“不自在”、“难过”、“孤独”。

A:对这里一切的陌生和恐惧导致我刚入学的一两个月感到恐慌不安,以至于上课都无法集中精神,很想家。

B:我生活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思想比较淳朴,还有点保守,比较崇尚自然美。然而,这里人们穿着和行为比较开放,周围同学很多似乎也不喜欢我这样,私下说我土气,我们的审美观都不一样!

C:我从小在朝鲜族文化环境中长大,听我说民族语,看我的行为习惯,有时候别人也会用异样的眼光看我,很不自在,汉族文化也挺好的,但还不能完全融入进去。

D:我说汉语他们听不太懂,我觉得很难过,怎么自己的汉语这么差,和班里多数人都没说过话,而且感觉我们文化不同,很难沟通默契,觉得跟她们不是一类人,班里又只有我一个维族,感觉很孤独!

如果个体继续采取消极适应态度,就会不自觉地选择分离适应模式,即趋于坚守自己的文化,同时尽力避免同主流文化接触,“觉得跟她们不是一类人”。正如科塞所说,“与外群体的冲突,可以对群体身份的建立和重新肯定做出贡献”;“冲突有助于人们建立和维持他与周围群体之间的界限”,③使得他们与周围汉族同学保持距离,积极增进与本民族成员之间的统一和团结。

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性对策

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营造多元和谐校园文化氛围。民族团结教育致力于用平等、民主、正义与和谐的教育理念培养青年对中华民族及其文化多样性的理解与尊重,消除歧视,以维护学校不同文化背景个体的平等地位和尊严。高等院校要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新生入学教育环节及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首先通过开学典礼、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和学科渗透等途径进行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教育,让全体学生了解各民族历史文化知识,学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正确看待民族问题。其次,学校一方面要从改善办学条件入手,在住宿条件、膳食供应等方面尽可能满足不同民族学生的多样化需要,减少客观物质环境造成的不适应;另一方面应充分挖掘校内外各种文化资源,营造多元和谐校园文化氛围。

实施跨文化理解教育,进行文化适应训练。跨文化理解教育不是一种简单的对对方文化差异的理解和尊重,而是作为一种完整的和可操作的教育过程,包括知、情、意各个方面④。首先,学校要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渠道,如提供图书期刊、举办民族文化讲座、论坛、观影及校园媒体宣传等,增加师生对本民族文化和他民族文化的了解,比较文化的异同,摆脱自文化中心的评价与判断;其次,开展丰富的跨文化体验活动如民族传统节日庆典、寒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民族文化课题研究等,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参与到对方的文化活动中来,通过亲自实践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最后,将这些知识和情感付诸实践,学会在日常交往中能够以平等、尊重、欣赏的态度对待本族文化和异文化,减少文化偏见和歧视。

重视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与个体辅导。高校应加强学生工作者的跨文化理解能力培训,建立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又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并具有多元文化视野的高水平专业工作队伍,切实关心学生的民族文化生活,能够及时发现新生中的文化适应困难者,并进行合理引导;在班级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培育和谐健康的班级文化和心理环境。

发挥学生作用,开展同伴教育。同伴教育是以身边同年龄人为教育对象的互动活动,可以发挥班团组织的作用,组织党团员和学生骨干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或成立“学习互助小组”,指定特定的同伴利用闲暇时间为学习困难学生辅导功课、解难释疑。他人主动的接触和帮助可以减少少数民族学生不被理解和关注的“孤独感”,可以消除对彼此文化的偏见和误会,并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业进步。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注释】

①平章起,王迎新:“教育中的文化不连续性与成年仪式”,《教育科学》,2010年第4期。

②冯增俊,万明钢:《教育人类学教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59页。

③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社会学的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山版社,2000年,第166页。

④王军:“世界跨文化教育理论流派综述”,《民族教育研究》,1999年第3期。

责编 /张蕾

猜你喜欢
文化适应影响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文化适应视角下的中介语倾向性探讨
老挝留学生文化适应度调查研究
低龄留学要做好“文化适应”
媒介使用与文化适应之相关性研究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