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立君 王超
摘要:整合统编初中语文九年级上、下册教材中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4首辛词,创设情境,开展群文阅读,引导学生以整体视角贯通四首词作,读出辛词的悲壮,产生情感的共鸣。具体步骤为:初创情境,走近辛弃疾,读出辛词之“悲”;再创情境,走进辛弃疾,读出辛词之“壮”;三创情境,走出辛弃疾,产生情感共鸣。
关键词:情境创设;群文阅读;微写作;辛弃疾;悲壮
辛弃疾被誉为“中兴”词人的代表,他的词内容博大精深,风格激情豪迈,将“豪放”词风推向了高潮。了解辛词的风格特点及艺术特色,对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有重要作用。
统编初中语文九年级上、下册教材编入了辛弃疾的4首词,分别是《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我们将这4首词组合在一起,开展了一次群文阅读教学,旨在引导学生读出辛词的悲壮,产生情感的共鸣。教学流程如下:
一、初创情境,走近辛弃疾,读出辛词之“悲”
辛弃疾和陆游等人一起把词的创作推向了高峰。在他的影响下,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辛派词人群体,将词的表现功能发挥到了极致。2020年是辛弃疾诞辰880周年,我们利用这一契机,创设情境,带领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启辛词探究之旅。教学片段如下:
师同学们,今年是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诞辰880周年,如果邀请你在纪念会上介绍辛弃疾词的特点,你会怎样介绍呢?今天,我们就当一回研究者,让我们组成研究小组,通过探讨《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这4首词,探寻辛词的特点,读懂辛弃疾。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四首词,并用一个词概括这四首词的特点。
(学生自由朗读。)
生我们组用“愁”概括这四首词的特点。作者眼看时间如流水般逝去,自己也一天天老去。回首往事,又觉得自己还有许多事未做,不禁连连叹息。
生我们组用“悲伤”概括这四首词的特点。作者热爱祖国山河,却报国无门,对往事有诸多感慨却无处诉说,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生我們组用“悲伤”概括这四首词的特点。作者尝尽人间愁苦,却有说不出口的悲伤。一生为杀敌报国而努力,老来却发现一切化为虚无。
生我们组用“悲”概括这四首词的特点。悲于祖国山河的沦丧,悲于对故土的思念。
宋词创作年代比较久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因陌生感而产生隔阂。我们创设周年纪念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进入这个特定、生动的情境之中,以研究者、介绍者的身份,在研究的氛围中,展开对辛弃疾词风的探究。同时,我们将古筝曲《高山流水》作为背景音乐。在音乐的渲染下,学生如临其境,渐渐进入文本,进入词人的世界。这是第一次创设情境,其目标比较浅显,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开放的阅读氛围,展开对辛词风格的初步探究。
教材中所选的这四首词均写于辛弃疾南归之后,“归正人”的特殊身份和南宋的求和苟安政策,使辛弃疾满腔抱负无处施展。国土沦丧,壮志难酬,岁月流逝,零落漂泊……这些都注定了辛词的悲愁基调。“悲”虽不是辛词的最终追求,但它是学生走进辛词的基础。初读辛词,学生的认知显然是浅层次的,他们只注意到了文字中显而易见的“悲”。所以,笔者又进一步创设情境,带领学生“向更深处漫溯”。
二、再创情境,走进辛弃疾,读出辛词之“壮”
明代理学家朱熹称辛弃疾为“帅才”,当代著名学者莫砺锋称辛弃疾为“英雄词人”。辛弃疾不仅有文韬,更有武略。“悲”仅仅是辛词的一个特点,是其抒情的基础,“壮”才是辛词对词坛的最大影响。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我们从介绍辛弃疾生平经历入手,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创设合适的情境,吟诵辛词,赞稼轩。教学片段如下:
(教师出示资料:辛弃疾出生于被金人侵占的山东济南。22岁时,辛弃疾聚集两千人加入抗金行列。他曾单枪匹马直入五万人的敌营,成功擒拿贼首。26岁和31岁时,他分别向宋孝宗呈上《美芹十论》和《九议》,深刻分析敌我双方形势,从多方面谋划抗金复兴大计。然而,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没有复国雄心。朝廷上下对辛弃疾也颇多猜忌。从29岁到42岁的13年间,他被频繁调任14次,无法有所建树。从42岁到64岁的二十多年里,他更是被罢官,大半时间归隐于乡间。68岁时,一代英雄含恨而逝。)
师同学们,了解了辛弃疾的一生,再回读这四首词,除了“悲”,你还能读出什么呢?如果请你在纪念会上赞美辛弃疾,你准备从哪些角度展开呢?
生我们组重点朗读了《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从“而今识尽愁滋味”中读出了“悲壮”。这里的“尽”和“愁”应该重读,“尽”字应该适当延长,体现“愁”之多、之广。上阕的愁是个人的愁,而下阕的愁还包括了国家的愁,如失去土地,被金人欺压……上下两阕形成对比,拓宽了愁的范围,给人悲壮之感。
生我们组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读出了“壮”。“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些都说明辛弃疾有征战的雄心,有报国的信念,他的一生是有价值的,是绚丽的。
生“剑”“角”“营”“麾”“沙场”“弓”,这些都与征战有关,体现了作者渴望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赤诚之心。
生作者在这首词中运用了大量军事意象,豪情万丈,尽显英雄男儿风范。这豪情与“可怜白发生”的悲情形成对比,在“悲”的映衬下,“豪”升华为“壮”,丰富了“壮”的内容,也拓宽了语境。
生我们组从《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中读出了“雄心壮志”。作者设想自己站在万里高空,祖国大好河山尽收眼底,气势磅礴。月宫里的桂树可以理解为主和派的阻碍,作者渴望扫除障碍,收复失地。
生这首词的下阕与上阕“被白发,欺人奈何?”形成对比,凸显了“豪壮”之情。
生我们组从《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读出了“壮”。词中提到的曹操、刘备、孙权都是英雄人物,辛弃疾希望自己能成为这样的英雄,也希望能有这样的英雄豪杰挺身而出,收复失地,复国兴邦。这里也与上阕的“不尽长江滚滚流”的悲愁形成对比。
第二次创设情境是在学生已有浅层次认知基础,迫切需要深化认知的情况下进行的。有指向性的对辛弃疾生平经历的介绍,引导学生吟诵英雄的豪情壮志,目的是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展开深层次理解。
综观这四首词,其中既有英雄的壮志,又有英雄的落寞,作者似乎有意使这两股精神力量形成对比,碰撞出辛词“悲”与“壮”的火花。“悲”如雄浑之气下沉,使辛词浑厚深沉;“壮”如豪迈之气上升,使辛词激越澎湃。作者熟悉军事生活,又有英雄之志,所以,军事意象和英雄人物意象在辛词中被反复运用,提升了“壮”的张力,赋予了“壮”独特的内涵。这一环节,以“愁”字引领,创设吟诵之境,学生感受辛词之“愁”,感悟辛词之“壮”,整体把握辛弃疾之文人和英雄的形象。
通过对辛弃疾这四首词进行梳理整合,学生发现,辛词中不仅有“悲”,还有更震撼人心的“壮”,这是辛弃疾家国情怀的最终体现。通过与“悲”的对比凸显“壮”,“壮”是“悲”的升华(“悲”与“壮”的关系如图1所示)。这样,学生习得的就不仅是对“这一首”的品析,更是对辛派词风的理解,从而形成系统化的理解结构,实现碎片知识结构化、思维品质高阶化。
虽然囿于课堂时间和认知水平,学生无法对辛派词风展开全面建构,但通过将碎片化知识相互勾连,他们已经初步形成知识体系。知识体系的形成过程,就是学生对辛词进行分析、综合、评价的过程,也是高阶思维的训练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诗词品悟能力、文本阅读能力、高阶思维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三、三创情境,走出辛弃疾,产生情感共鸣
经过之前的两创两读,学生对辛词“悲壮”的特点已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我们第三次创设情境,组织学生表演抗击疫情主题课本剧,旨在帮助学生走出辛词的领域,步入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学以致用,产生对现实生活的情感共鸣,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具体如下:
1.写作要求。
学生表演课本剧《妈妈,我等你回来!》,讲述一位医生即将奔赴抗疫前线时,与女儿依依不舍地告别的感人故事。
2.写作方案。
“悲”与“壮”始终存在于历史的长河之中,但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悲”与“壮”的含义有所不同。看了这个课本剧表演,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下来,与同学们分享。
3.作品展示。
例1:新冠病毒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令我们悲痛万分。但是,中国人民没有退缩,一批批医护人员、志愿者奔赴前线,一批批物资抵达武汉。这一切让我们相信,武汉的樱花终会开放,春天终将到来。中国人民“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悲壮之情让我动容。
例2:新冠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群群“白衣战士”站了出来,披上各自的战服,冒着可能牺牲的危险,义无反顾地冲上前线,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最坚固的城墙。用星星点点的光,驱散了眼前的黑暗。
例3:新冠病毒侵袭中国,就在这危急时刻,中国的医生和工人站了出来。医生舍下家庭,奔赴一线,筑起生命堡垒。工人纷纷刷新纪录——一天生产六千多万个医用级口罩,九天建成一座火神山医院。他们默默无闻、不追求名利,他们是伟大的英雄,是令人敬佩的存在!
在微寫作的过程中,学生再度回顾辛词“悲”与“壮”的特点,在体验和表达过程中巩固认知,落实言语实践,拓展思维。这既是对学生语言建构能力培养的过程,也是学生主动建构语文学习经验,实现认知内化的过程。
然而,微写作的目标不能止步于此,还须将学生引向更广阔的社会空间。因此,我们在微写作部分有意避开辛词,而将学生引向现实生活,让学生在掌握辛词“悲”“壮”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悲”与“壮”丰富的内涵和鲜活的时代意义,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实现了语文素养的培育。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 “基于小情境的中学语文群文阅读策略研究” (编号:Bb/2020/02/17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莫砺锋.英雄词人辛弃疾(上)[J].古典文学知识,2014(4).
[2] 苏禹臻.英雄词人的心境困惑——赏辛弃疾《登建康赏心亭》[J].长江丛刊,2016(34).
[3] 孙学堂.论辛弃疾的“英雄词”[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