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共同体建设实践的研究

2021-07-20 02:32代慧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年17期
关键词:创设策略学习共同体

代慧

【摘要】近年来,在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互助学习能力的方面,许多地方已经开始了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研究.传统教学更注重知识的传递而忽视知识的构建,更关注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倡导学生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就是为学生学习交流提供有效的载体.《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素质教育对合作学习的高度重视,因此,构建学习共同体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创设策略;创设原则

以往的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机会常常是不平等的,课堂上更多是优等生的展示或是老师“一言堂”,时间长了,一部分学生逐渐失去参与课堂的兴趣和热情,慢慢被边缘化.学习共同体的建立目的,就是为了扭转这种失衡的局面,为学生们搭建一个平等、沟通、互助、分享的平台,大家在学习共同体中,为了共同的学习目的一起完成任务,在学习中不断地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而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因此,学习共同体的建立让我们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可以得到不同的收获和发展.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交流互动,一同发展的过程.”学校教学改革的中心在课堂,课堂改革的重点在于创造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而要创造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就要在课堂内创建一个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建设与传統教学组织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更强调人际心理相容与沟通,提倡在学习中发挥群体动力作用.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需要将学生个体融入团队,通过学习共同体帮助他们更好地完善自己,促进个人发展.因此,深入开展学习共同体建设,是教育革新的有效途径.

一、创设学习共同体的策略

想要建立学习共同体,学生之间就要结为学习伙伴,成立学习小组,通过一起观察、思考、实验、猜想、交流等合作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建立学习共同体的具体策略如下:

(一)分组学习将班级内的学生按照不同分数段、不同特长和性别等方面,分成若干个“同组异质、组间同质”的合作学习小组,每组4~6人为宜.同组异质是指,同一小组内的成员有性别、学习成绩、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这样分组的目的是实现学习共同体中成员优势互补.小组成员有着不同方面的特长,更有利于整个学习共同体的均衡发展.组间同质是指组与组之间的综合成绩要均衡,没有明显的差别,这样既能够达到小组间公平竞争,也能够激励全体共同进步.

(二)让小组同学合理分工在小组合作分工学习时,要根据小组内成员的特质,让他们承担不同性质的任务.教师作为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分子,在学习共同体建立的初期,应培训和指导组长做好分工工作.在学习共同体中,任务目标要明确,小组成员有明确的方向,才能各尽其责,保证小组成员都能参与到学习共同体的活动中.在学习共同体中,不同的分工让组内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并与同伴们一起合作、成长,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并且不同层面的学生在学习共同体的活动中都有所收获,学习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探究能力等都有所提升.“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共同体中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身上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学生在这种和谐的学习氛围中解放自我,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体会与集体共同成长的幸福感.

(三)在学习共同体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首先,教师作为组织者,要创建一个平等、民主、共享的学习共同体式课堂,营造合作学习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同时,教师要设计出符合学生特点、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好问题.

其次,教师作为引导者,在教学活动中要创设恰当、有效的问题情境,启发和引导学生进入角色,组织好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让学习共同体中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最后,教师作为合作者,可以在学习中启发、鼓励和帮助学生们,和他们一起探索解决难题的有效方案.在学习共同体中教师是学生的伴学、助学,在设计解决方案时,切忌“包办代替”,要努力地引导学生“自救”,积极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学生和教师之间享有平等的话语权,每个人都要尊重他人,不要在别人发言时随便打断,要学会用心倾听,对别人的发言做出相应公正有效的评价.充分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优势,营造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我们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活动.

在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教师应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每位学生的不同想法和知识与能力的差异,平等地接纳每一个学生,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充分尊重学习规律的基础上给予支持和帮助.

(四)建全评价体系

在学习共同体活动中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激励他们去合作学习.例如:下表是学习小组合作的评价表,此表更侧重过程的评价.

对小组活动情况的补充:

在学习共同体评价中,老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能力,也要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不仅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学习共同体评价体系的建立,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在学习共同体建设中,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间合作的能效,可以将整个小组在学习合作中的表现进行具体量化,学生以不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评比.例如:教师通过评选最团结小组、最活跃小组、金话筒小辩手、金手笔统计员等方式,这种多样化的评比能避免出现一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出现袖手旁观、坐享其成的不合作表现.学生们主体参与意识的提高,有利于学生们沟通频率和效率的提高,从而提高共同体的活动质量.

二、创设学习共同体的原则

(一)互相尊重原则

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是为了让学生在集体学习中体会到归属感、认同感和尊重感.这种归属感、认同感以及从其他成员身上所得到的尊重感,有利于增强学生们在学习共同体中的积极性,维持他们持续、努力的学习活动.在学习共同体中,老师要重视学生的感受、情感、价值与潜能,以平等尊重为原则,减少个人评判,制定相应的倾听规则.“弟子不必不如师”,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建立良性学习共同体的保障,师生在学习共同体中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讨论,深入分析原因,平等对话,集思广益,共同努力,相互学习.教师在学生的质疑讨论中不断学习发展,在共同体中与学生一起解决难题,一起享受成功的喜悦;学生在学习共同体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使自己的思维更加严谨深刻,培养合作交流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

(二)互相沟通原则

师生之间有效的沟通是教育成功的秘诀之一.

首先,在学习共同体中,教师要敞开心扉,带着对学生满腔的热爱为每位學生服务,构建一种无障碍的、真诚的、相互沟通的师生关系.有句话叫“亲其师,信其道”,因此,教师要通过沟通,让学生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指导和帮助,并能化为解决问题的前进动力.

其次,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师生之间有良好的沟通,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捕捉影响学生学习的不利因素,洞察学生的思想波动.这样,教师才能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指导学生学习.如果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中不去了解学生,不和学生进行沟通,仅凭自己所谓的经验进行教学,学生久而久之会产生厌学的心理,课堂效率低下,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最后,教师也要培养学生学会与其他人沟通,有合作交流意识.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师生通过沟通有了更多的话题,学生之间交流也在讨论各种问题的基础上有了明显增加.当在解决问题的瓶颈期时,师生间要互相沟通、鼓励,学生之间也要互相沟通和鼓励.虽然,不是每一次的努力都会有收获,但每一次的收获都必须通过努力,在行动中不断反思、完善自己的思路,通过学习共同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互相督促原则

互相督促是凝聚学习共同体中所有成员的重要手段.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摇篮,在学习共同体中,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共同进步,才能完成我们预期的教学目标,这也是学习共同体的最终追求.教学中为了确保落实每一个学习目标的实现,首先各个学习小组内的成员就要相互督促、分工协作、各负其责,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某些自制力弱或是性格内向的学生游离在学习共同体之外.其次,教师应成为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分享,督促学生共同成长.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动机,会使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课程学习,参与学习,分享体验,共享思维的快乐.学生成长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了学生的成长.教育本身就是互相学习的过程,学习共同体中,师生一起学,一起成长,一起发展.每一次活动,都是一次成长;每一堂课,都是一次收获.构建师生合作文化,把师生学习共同体打造成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

三、结 语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间关系的核心要求,建立师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知识与技能共享也是构建学习共同体的要求.学习共同体中的每个人就犹如共同体这台机器中的螺丝钉,无论成绩如何、兴趣爱好如何、家庭背景如何,都要做到不抛弃、不放弃,缺少某个人的参与就不能称之为完整、有效的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的建设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学习、虚假学习、浅表学习的现状,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学会沟通,以合作学习为核心的深度学习,让学习过程成为真实的探究和创造过程.最后,在学习共同体中我们不能忽视学校、教师、家长的作用,应该充分发挥三者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力,为了完善学习共同体,应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家校学习共同体,最大限度地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史宁中.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2]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M].李季湄,译.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创设策略学习共同体
如何创设小学数学课堂情境
学习共同体视域下高中生物课堂的“问题教学”
基于“微信群”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共同体建设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
翻转课堂中“学习共同体”构建初探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物理情境的创设与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对策研究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例谈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论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