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厚梅 曹宇
摘 要:音乐为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内容,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大量优秀的音乐教育资源,适合在小学音乐教育中融入。新时代的教师应当具有不断反思的意识,让学生通过学唱歌曲、感知乐器、欣赏音乐、模仿舞蹈等活动形式,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从小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产生自豪感。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由于小学生的知识经验有限,存在活泼、好动等心理特点,因此,选择适合的内容,采取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的教育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育;传统文化
一、合理选择歌曲内容,突破课堂教育的局限
在跟其他科目老师交流过程中发现,有些小学生平日哼唱的歌曲以流行音乐为主,歌词内容过于成人化、娱乐化,并不适合小学生传唱。传统文化中的古诗词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作曲家、作词家把它们编成了好听的歌曲,例如《春晓》《悯农》等都很适合小学生歌唱,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理解歌词,熟悉旋律,学唱歌曲。除了在课堂上学习之外,也可以在每天入校、放学的时候播放体现传统文化内容的歌曲,让学生浸润在传统文化的音乐中,不仅能巩固学习内容,也能体会到艺术的美感。
二、利用专业的家长资源,感受民族乐器的魅力
家长一般都会给孩子报课外的音乐辅导班,学习的内容大多数为钢琴、小提琴等乐器,大部分家长对民族乐器了解得很少,笔者在调查中找到一位创办音乐培训机构的家长,充分借助家长资源,实现家校共育,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例如邀请专业的古筝教师来到班级中,向学生介绍古筝的有关知识,演示弹奏的方法,聆听独特的音色,动手尝试拨动琴弦。通过对音乐活动形式的创新,学生对其他民族乐器也产生了浓厚兴趣,相继了解了二胡、琵琶、笛子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把握節日活动,做好传统文化音乐教育
传统节日包含节日文化、民俗习惯,有深刻的文化价值,学校和教师可以结合节日活动开展音乐教育内容,例如《搓汤圆》《八月十五月饼圆》等歌曲可以作为歌唱活动的教育内容。音乐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当预留一定的生成教育内容,适当留白,根据节日活动,开展相应的音乐活动,体现出教学的创新性和创造性。
四、多形式音乐律动,提高学生身体协调性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室内外场地,在音乐教育中开展多种形式的音乐律动,在音乐的选择上可以体现节奏感强的民族音乐,例如《茉莉花》适合舒展肢体,《赛马》适合上下肢协作。教师还可以播放一些有特点的视频,让学生模仿动作,感受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
音乐教育作为小学教育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发挥其独特的美育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教师应当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优化音乐教育的课程内容,让音乐教育成为传统文化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小学生的生活,让他们体会到艺术的魅力,为学生以后进一步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奠定基础。
(责任编辑:胡甜甜)
参考文献:
[1]牛少丽.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承[J]. 学苑教育,2018(23):30.
[2]张静. 小学音乐教育呼唤传承与创新——如何将民族传统文化引进小学音乐教学[J].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3(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