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农村小学美术场馆建设

2021-07-15 19:13李学稳
关键词:五育并举美术素养课程资源

李学稳

摘   要:美术场馆建设是学生美育素养的需求,时代发展的需要,核心素养教育的必需,课程建设的要求。农村小学的美术场馆建设要在“育”字下功夫,在“场”上做文章,在“融”中寻突破;丰富办学内涵、提升办学品味,通过第二课堂让学生获得文化体验;探索实践“合、立、引、推”的路径;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推进学校课程建设。

关键词:小学美术;场馆建设;五育并举;美术素养;课程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1)13-0051-0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坚持“五育”并举,着力解决素质教育落实不到位问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提出了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中小学校建设美育场馆,有条件的学校将艺术场馆向社会有序开放。目前,农村小学的美育师资不足、场馆缺乏,还存在诸多问题,以校为本的美术场馆建设可以有效化解这些问题。

一、美术场馆建设是学生美育素养的需求

小学阶段是学生美术素养养成的关键期,学生的美育活动不能从丰富的人文背景中剥离出来,学生的美术素养应该在活动中逐渐养成,小学美术场馆建设对学生美术素养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

(一)在“育”字下功夫

长期以来,由于功利思想的影响,导致教育的问题症结集中在“教”和“育”的关系上出现偏差,教师大多重视学科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把育人的本质丢在一边,重“教”不重“育”。

自实行中小学教师招聘制度以来,农村小学逐渐充实了部分美术教师,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美育师资匮乏的现象。但是,突出的问题是美术教师就教材教教材,注重美术学科知识和技能,忽略了学生美术素养和人文品质的培育。

新课程改革强调在真实生活、生态中体验学习,学校要积极开发美育课程资源,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树立在活动中育人的理念;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倡导广大教师要厚植学生的理想情怀。农村小学美术场馆建设可以挖掘乡土资源,营造美育氛围,探索开发利用多样性美术教学资源途径,培育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提升学生美术素养,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

(二)在“場”上做文章

学生美术素养的养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浸润。小学美术场馆建设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当地场域中的文化、历史等方面的体认,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美的内在追求。

学校要对美育课程进行系统的设计。可以借助活动的开展,培育学生对家乡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了解地域文化根源,进而永久地关怀;探索以校为本的美术场馆建设模式,充分挖掘场地资源,用多种艺术形式进行活动成果展示;利用学校教学楼连廊、走道、体育馆、餐厅、多功能教室等基础设施,分区域、分主题进行工作坊和社团成果布置,展馆式设计;定期推出形式多样的艺术作品交流,开展县域范围的美术展馆现场交流研讨活动,邀请专家做学校美术场馆建设的专题报告等。

学校借助美育课程设计,大力营造场域环境,从而构建浸润学生的美育空间,满足学生美术素养需求。

(三)在“融”中寻突破

师资缺乏,课程资源不够丰富是当前美育工作的突出问题。坚持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必须要在“融”中寻突破。

学校要综合利用各种资源,以多种形式推进美育工作;积极创新美育综合性评价办法,健全美育工作机制和相关配套制度,破解目前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的难点问题,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小学美术场馆建设可以整合资源,多学科融合,深化学校美育综合改革。学校统筹设计,利用美术场馆定期推出以“德、智、体、美、劳”为主题的作品展览,五育并举;结合学校办学理念设计展览主题,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扎根本土,挖掘乡土资源,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弘扬传统文化;引进社会资源,推出本土名家作品展,提高学生审美品位;建立常态展览机制,创设学生体验空间,丰富学生艺术实践活动;与县域内学校和社区共用共享,充分发挥美术场馆的社会服务功能。

二、美术场馆建设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巨变,教育改革应加快步伐满足社会需要。

(一)校园文化的需要

现阶段已基本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高质量的教育成为人民群众的渴求。社会经济迈入发展的快车道,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得以实现,校园文化建设成为丰富学校办学内涵,提升学校办学品味的着力点,是下一阶段学校工作的重点。

校园文化应纳入学校隐性课程建设的范畴。隐性课程可以分为观念性隐性课程、物质性隐性课程、制度性隐性课程、心理性隐性课程等。学校美术场馆建设属于物质性隐性课程,应作为重点课程进行打造。

随着办学条件的改善,不少地区的农村学校建有体育馆或餐厅、多功能教室等,具备了美术场馆建设的场地需求。学校可以综合利用,让场地同时发挥美术馆的功能,让场馆的效益最大化。美术场馆建设对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学校办学品味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是校园文化的迫切需要。学校的校训、校风、办学理念、核心价值观、知识观、教学风格、教学指导思想以及人际关系状况,师生特有的心态、行为方式等需要在美术场馆活动中渗透、提升。

学校的隐性文化需要借助美术场馆这个平台显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学校文化建设和美术场馆建设相得益彰。

(二)第二课堂的需要

新课程理念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学校要有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与活动形式加以支撑。

为此,大多数学校开发了研学旅行课程,以综合实践丰富学生体验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部分发达地区率先尝试开展了“馆培合作”新模式,利用当地馆藏资源进行第二课堂教学,让学生获得文化体验,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但是,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有些地区的艺术馆一度出现了研学机构扎堆现象,缺少文化深度,活动流于形式。

既然研学活动的开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么,就需要学校积极应对,自主解决问题,学校美术场馆建设是一条有效途径。学校可以结合课程建设进行美术场馆活动主题的设计,灵活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可以充分利用校本和社会资源,可以和正常教学时间有效衔接、可以扎实深入地开展活动,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家校共育,可以进行活动的反馈跟踪、持续推进等等,活动和学校美育自然融合,为学生成长奠基。

三、美术场馆建设是核心素养教育的必需

着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是当前美育工作的核心任务。小学美术场馆建设是深化学校美育工作改革的创新举措,是实施核心素养教育的必要探索,建设的具体路径有“合、立、引、推”。

(一)“合”

指的是学校场地的综合利用,与学校常规工作的深度融合。学校要让体育馆发挥美术馆的功能,同时整合利用学校的非教学空间,多方位解决美术场馆建设的场地需求问题。美术展馆的活动不能游离于学校活动之外,应有合理规划,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和学校常规活动相结合,如学校的“读书节、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等。还可以结合单项活动深入开展,如利用校园足球活动开展摄影、绘画、手抄报等主题展。统筹考虑学校课程建设,教师专业发展等工作,充分发挥美术展馆的作用,使其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有效平台。

(二)“立”

学校可以把工作坊和社团项目做为依托,大力推进美术工作坊和社团建设。工作坊的运作采取任务驱动式,学校聘请专家入校指导,征求工作坊领衔人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拟定驱动问题、监管措施、考评办法等,把工作坊作为撬动学校美育工作的支撑点,化解当前学校美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利用工作坊和社团项目拓宽渠道,积极开展剪纸、装饰画、国画彩墨、国画工笔、综合设计(乡土材料、手工、编织等)、儿童画、植物籽粒拼贴、石头画、纸浆画(综合材料)、树叶拼贴画等教学活动,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形成工作坊和社团的特色课程。总结经验、树立典型,通过成果展示活动在美术展馆开展县域范围交流研讨活动,区域推进美术场馆建设。

(三)“引”

学校美术展馆建设目标要定位于激发学生艺术兴趣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趣味、审美格调,充分发挥“引导”功能。学校依托美术名师工作室、工作坊、社团等,建设美育实践基地,开发美育资源,拓宽活动渠道,引领全校师生主动融入到美育活动中。邀请专家现场创作、现场指导,对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邀请社会力量开展美育公益项目,与高校结对开展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等,统筹设计,深入推进美术场馆建设。活动的深入开展,一方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引领教师实现专业成长。

(四)“推”

学校美术展馆建设是一种探索实践,需要不断总结经验,要有相关制度保障、激励机制,要有超前规划、合理安排,要凝聚共识、营造学校美育氛围。学校要做好顶层设计,全力助推,推主题、推典型、推作品。学校结合校园文化建设、艺术节活动、美育工作计划、教育评价改革等,分时段推出主题,定期展览师生作品;整合资源、推送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艺术作品,在学区内或县域范围联盟开展活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送本土名家书画作品,引领全体师生提高技能、提升品位;结合相关大赛活动创新美育评价改革,利用展览推选作品,扩大学生参与面,全员全方位做好美育工作。

四、美术场馆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需要

学校育人目标的实现需要课程资源的保障,課程建设是核心问题。要求教师树立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课程观,引导教师做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小学美术场馆建设可以通过多平台搭建、多维度提升,引领教师实现专业成长。

学校做好美术场馆建设的顶层设计,解决教师参与活动积极性不高,活动应付、形式化倾向,活动的计划性、针对性不强,形式单一、主题不够突出和价值导向等问题。学校合理规划、统筹设计活动方案,积极搭建活动平台,解决活动的资源需求,全程跟踪指导,及时评价,把活动做实、做细,力争每一次活动都能够成为学生成长历程中美好的记忆和难忘的体验。不断拓宽课程领域,丰富课程内容,引领教师和学生主动参与和建设美育课程,自觉融入学校课程建设的实践中。

学校的美术场馆建设要纳入学校的课程建设工作,要与常规教研活动相结合,与课题研究工作相结合,与骨干教师考核相结合;要加强各学科有机融合,整合美育资源,强化实践体验,深入推进学校的课程建设。

总之,农村小学的美术展馆建设是美育工作的创新举措,需要大胆实践、开拓创新,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凝集体智慧打造出学校美育工作创新发展的引擎,开创学校美育发展的新局面。

猜你喜欢
五育并举美术素养课程资源
建设教育强国的鸿篇巨制
“五育并举”育新人:开启首都教育新时代
走向“五育并举”的现代学校管理
交互智能平板在中职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开放课堂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研究
创新美术课堂?体验学习乐趣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