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爱群
摘要:目前,我国教育改革是重要发展趋势,在这种趋势下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已不再是初中教学的最终目标,最终目标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保持学生身心健康。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在思想方面经常会动摇和叛逆,而班主任与学生有着密切联系,为此班主任要正确引导学生思想,强化对学生的道德教育。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有效策略
初中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成熟的重要阶段,但是受年龄和心理因素的影响,他们经常会出现不听家长、教师和同学劝阻的情况。作为初中班主任要明确自身的教育责任,强化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与不同心理的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以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为基础开展有层次的德育教育,从而提升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一、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现状
(一)对德育教育缺乏有效的认知
初中班主任对德育教育缺乏认知是影响德育教育有效性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是在新课改背景下,但是很多班主任还是过分重视对学生的技能教学,导致学生不能全面认知思想政治学习[1]。很多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中仅仅流于形式,忽视了德育教育的深层次含义,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
(二)班主任教育科研能力与沟通能力较差
很多初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中仅仅凭借自己的工作经验和认知水平,没有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严重缺乏研究过程。开展的道德教育偏离了现实,没有针对学生具体的问题实施解决和教育措施,也无法找到良好的德育教育策略。
二、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德育有效性提升策略
(一)构建和谐班集体,创设良好的德育氛围
一个充满爱的、和谐的班集体会给学生带来诸多积极的影响。而在班集体中,班风是核心,班干部是重要的领头人,班级氛围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武器,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因此初中班主任要想提升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不仅要为班级生活提供足够的物质条件,而且要增强班级学生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班级精神风貌[2]。
首先,在选举班干部时,必须坚持公平正义的原则,鼓励选举班干部在讲台上演讲,学生民主投票,并在今后的工作中着力考核班干部,保证班干部为集体和学生提供高水平的服务。
其次,班主任要积极构建团结合作、拼搏进取的良好班风。比如班主任要求班级学生定期围绕德育教育主题出版报,并评选出在班集体生活中表现较好的学生,给予他们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班主任也可以在班级公共区域或者显眼的位置张贴各种名言警句,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最后,班主任要认识到自身行为对学生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班主任的言谈举止,既处于学生最严格的监督之下,又处于时刻被学生效仿之中。所以,当班主任要求学生努力学习时,自己首先应做到忘我的工作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当叮嘱学生遵守纪律时,自己首先应做到遵守校纪班规。真正做到言出必行,保证穿着整洁大方,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充分发挥自身言传身教的积极作用,让学生深刻认知自身良好的精神面貌,以此提升学生素质水平。
(二)将德育教育工作与社会趋势有效融合
在不同的时代发展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道德问题,而这些道德问题的产生与时代发展、社会风气有着密切联系[3]。在网络环境中隐藏着许多道德问题,在网络平台上,可以隐藏一个人的真实身份,这大大增加了全面管理工作的难度,并且在网络上经常有大量的负面信息。当初中阶段的学生接触到网络时很容易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这会使学生走向错误的道路,为此在德育教育中教师要有效融合社会趋势。首先,初中班主任要深入了解网络趋势,正确认知网络上存在的正面和负面言论,并以此为德育教育素材来正确引导学生。比如,班主任可以在德育教育中讲述直播打赏的现象,现实中很多不具备经济能力的学生甚至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会打赏主播,这是一种不良的网络现象。班主任可以以此为开端,鼓励学生思考打赏主播的行为是否正确,是否有其必要性。在引导学生过程中,要从客观的角度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从多方面考虑事情。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将会逐渐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会轻易的受负面网络信息的影响。
(三)通过随机教育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初中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要重点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准确发现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通过利用生活中的随机案例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在生活细节中养成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生活習惯。比如,很多初中生有很强的网瘾,他们经常会耗费大量时间在网吧,这也是他们学习成绩下降的主要原因。面对这样的学生,班主任不应盲目批评和谴责学生,否则会使学生产生反叛的心理[4]。这时,班主任需要使用正确的方法说服和指导学生,找出学生上网成瘾的原因,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及时与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沟通,在适当的时机表扬和奖励学生,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亮点,从而使学生获得强烈的自信心,从而提升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四)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强化德育教育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叛逆、心高气傲的时期,受逆反心理的影响学生往往会忽视班主任的教诲[5]。对于班主任来说,与学生形成良好的、融洽的关系是一件有难度的事情。但是班主任要认识到德育教育的开展从本质上将是师生间的心灵互动,需要良好师生关系的支撑。大部分初中生都会对品性好、工作能力强的班主任产生敬佩之情,为此初中班主任要坚持做好本职工作,在日常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照顾和尊重,用无微不至的爱于细微处为学生的成长铺就一条阳光之路;付出自己全部的精力,与学生们一起绘制一幅幅美好的成长画卷!平等对待所有学生,为学生树立榜样,并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担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结语:
初中阶段的德育教育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初中班主任作为班级重要领导者和管理者,要善于思考和观察,构建良好的班集体,制定科学的德育教育方式;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提升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余小文.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J]. 试题与研究, 2019(29).
[2] 朱秀文. 探究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德育的有效性[J]. 好家长, 2019, 000(042):P.25-25.
[3] 曹宇.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 读天下(综合), 2019, 000(001):21-21.
[4] 刘东众. 基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对策探析[J]. 中外交流, 2019, 026(021):81.
[5] 付伟. 论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研究[C]// 2019.
(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仙鹤学校 广东 韶关 51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