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静静 尹大中
摘要:近几年,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更加注重小学美术教育工作的开展,并且在小学美术的教育工作中,致力于提升小学生的审美意识,以此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念和学习习惯。学生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可以影响他们日后的美术学习与生活。因此,本文将立足于小学美术教育,制定提升学生审美意识的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审美意识;作用研究
引言:
正如德国著名哲学家费尔巴哈所言:“我自己虽然不是画家,没有亲手制作美术作品的能力,但是我却有审美的感觉和理智,所以我才能感觉到外面的美。”由此可见,虽然小学生年纪较小,很难创作出十分优秀的美术作品。但是,只要他们具备一定的审美意识和观念,就能确保他们十分深刻的理解美术知识和技能,以此延伸他们的审美情趣,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
一、小学美术教育在提升学生审美意识方面的作用
小学阶段的教育不仅可以影响小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可以影响他们的审美能力、创新精神等综合素养[1]。所以,作为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启蒙教育,小学美术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小学生审美意识方面的提升工作。小学美术在提升学生审美意识方面有着如下几点作用:第一,它更加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全面思维。一般情况下小学生的思维分为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二者不可分割、相互影响,小学美术既可以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又可以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促使他们形成全面的审美观念。第二,它有利于丰富小学生的情感世界。美术教育离不开情感,情感最能打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第三,它有利于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以美辅德,影响小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小学美术教育在提升学生审美意识方面的策略
(一)感受生活美,激发审美兴趣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教师最首要的任务就是激发小学生的学习与审美兴趣。因为,小学生年龄较小,还处在懵懂成长的时期,他们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和求知欲望[2]。所以,教师要牢牢抓住小学生的这一性格特征,在课堂上融入生活实际的“美”,将课本教案的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基于生活实际开展美术鉴赏课程,以此充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审美兴趣。首先,小学美术教师应该深刻分析课本教材的知识,挖掘其中的生活元素,将美术作品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进而引领他们体会生活与美术的关系,领会生活中“美”的元素。其次,小学美术教师还应该改变以往的教育理念,不再使教学活动拘泥于课堂,而是尽可能的带领学生走进生活,例如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找寻生活素材绘制作品等等,以此帮助他们学会将美术知识与生活相联系,不断激发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力,并充分调动其审美欲望,促进自身审美意识和观念的提升。
(二)感受语言美,培养审美情感
所谓“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沟通的一种表达方式[3]。一般情况下,各个国家乃至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它是国家、民族特色的象征。美术是一种可视性较强的艺术,它同样也是一种语言,更是一种文化,它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审美情趣,带领他们走进另一个艺术世界,感受另一种表达思想、传递情感的方式。所以,在小学美术教育工作中,语言是一种奇妙的东西,它会带给小学生强大的感染力,让他们感受到一种奇妙的体验。所以,在开展小学美术教育工作时,教师应该借助一些独特的语言,引领学生体验情感,感受语言美。首先,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情感体验,用自身真挚的情感打动学生,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审美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自身发挥引导职能,用自己的情感和语言感化学生,让他们感受到美术学科的重要作用。其次,小学美术教师还应该在课堂上重视师生与生生之间的语言交流,在进行某个美术作品的鉴赏工作时,应该引导学生之间互相探讨,在语言的交流中感受美术作品的“美”。
(三)感受游戏美,拓展审美趣味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各方面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水平较不成熟,所以大多数小学生都无法摆脱游戏对他们的吸引力,只有娱乐性和趣味性较强的游戏可以激发他们的探索兴趣和求知欲望,促使他们在没有教师的督促下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但是,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大多数小学都忽視了小学美术学科的重要性,觉得小学生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学好文化课,提高考试成绩,所以在美术学科的课程安排上过于敷衍,甚至有的美术课程还要给其他学科让步。并且,在以往的美术课堂上,教师受以往教学经验的影响,总是将课本教材的知识与技能单一的讲述给学生,这种类似说教式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吸引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最终的学习效率。对此,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利用审美游戏的方式,为美术课堂增添趣味,拓展小学生的审美兴趣,使原本枯燥、死板的课堂氛围充满生机,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缓解小学生学习文化课知识与技能的压力,吸引他们加入审美的行列中,提高审美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剪纸”“制作玩具”等游戏,以此拓展小学生的审美趣味。
(四)感受想象美,提高审美意识
小学生对某些事物的认知能力较多,所以他们的思维能力仍然能留在直观的形象思维上,没有教师的指导,他们很难发现事物的本质特点。这足以说明小学生容易对身边的事物产生兴趣,从而留下深刻的影响,只有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精神,才能更加有效的推动他们提高审美意识。例如,小学美术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引领学生欣赏多个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以此拓展教学内容,并且引导小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不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边欣赏边思考作品所要传递的信息,提问他们:“在这幅美术作品中,你们能看到哪些优美的画面?”进而让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和创造力,对该美术作品印象深刻,提高审美意识。
结束语
总而言之,素质教育强调小学美术教师应该致力于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意识,以此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所以,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应该深刻分析教学资源,寻找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美、语言美以及游戏美等等,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不断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殷芳慧.分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19:14-15.
[2]高微.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9,27:14.
[3]吴敬敏.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黑河教育,2020,03:75-76.
(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 山东 淄博 25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