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津津
【摘要】伴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越来越告,而其中能够独立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成为其中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在小学阶段重视对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不但能够有效的帮助小学生树立问题意识,提高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而且对于提高小学生的发现、思考、分析以及解决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开展小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进行了研究分析,在有效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为小学生的问题意识有效培养提供教育思路。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意识;培养
前言
在当今社会,伴随着市场与人文环境的不断转变,社会发展越来越需要拥有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优秀人才。教育作为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渠道,更要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尤其是在小学教育阶段,为学生提供有效的问题意识培养教学活动所取得的效果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最佳。在小学语文中的阅读教学活动开展小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活动,促进小学生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有效。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的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加强对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工作。
一、认识自我,为问题意识培养做好准备
为有效的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帮助小学生正确的认知自我,树立自我意识。只有当小学生对自我价值有清晰的认识,在对自我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后,才能够产生努力奋进的需要,才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尝试通过思考、探究等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探寻自己的价值所在并有效的提高自我存在的意义,这样才能进一步为小学生的问题意识打下基础,从而得到问题意识的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自我意识的树立和意义,通过合适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存在价值,为学生积极思考奠定情感基础。小学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客观的进行客观地自我评价。学生在自评过程中出现评价过高或者过低时,教师要及时作出反应,帮助学生正视自身的长短处。另外,要适当的对学生进行鼓励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当学生应答问题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正面的鼓励,并给予适当的补充,以此保护学生的自我意识,促进其学习自信心的提升。
二、反复阅读法,培养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能够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剖析阅读文本,顺利解决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对学生问题意识的提升有积极的促进效果。因此,教师要通过方法训练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而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
例如,教师可以采取反复阅读法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温故而知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在进行反复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能打通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发散思维得到有效发展。比如,在开展《狼牙山五壮士》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出反复阅读的预习要求。一是略读,了解圆文章的基本内容、写作背景等等。二是精读,在精读过程中,学生要带入思考,对文本进行标注,如生字词,或者其他难以理解的内容,对文章进行简单的分析与记录,这样教师能够对学生的预习成果有直观的了解,有助于后续的教学。三是冥读,学生要能够在合上课本后,对文中描述的场景、语言、内容有清晰记忆,就如同幻灯片一样,能够将文本内容呈现出来。这样的预习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文本内容,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精读细读品味作品,打開问题源头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任何一篇文本都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相关性,是作者精神、思想、情感的载体。由于学生生活经历不同、认知水平不同,他们对文本的理解也会千姿百态,进而会产生不同的疑惑和问题。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入解读,进而打开问题的源头,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思考之中。
例如,在开展“红楼春趣”教学时,文本中提到黛玉笑道:这一放虽有趣,只是不忍。对此,教师可以询问学生:你们有放过风筝吗?你们觉得放风筝有趣吗?在放风筝时你有什么体会呢?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后,继续提问:为什么林黛玉会说不忍?以此制造认知冲突,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该教学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提出问题,不仅能够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爆破,还能帮助学生更好的体会林黛玉这一人物形象,使得高效教学水到渠成。总之,建立起文本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能够使阅读课堂生成层出不穷的问题,进而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持续发展。
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对小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从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让学生拥有自主思考的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反复阅读法开展教学活动,对学生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进行强化和训练,从而达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祖彦榜.培养问题意识,激发创新能力——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1(12):36-38.
[2]王利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语文课堂的活力[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1(12):60-61.
[3]李胜玲.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J].学周刊,2021(23):127-128.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3.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