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与德育融合策略研究

2021-07-13 03:43:45何炯霖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19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班级管理班主任

何炯霖

【摘要】初中阶段的班级管理工作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发展背景下,班主任所秉持的教育管理理念与班级管理方法需要进行相应的创新和优化。随着初中生个体意识的成长,在班级管理工作的实施过程中,班主任需一方面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另一方面通过构建民主化的班级环境,使学生可以在班级环境中感受到集体和谐的重要性。其次,在德育教育方面,班主任除了具有维护班级管理秩序的任务以外,还担任学生思想教育、心理教育与素质培育的责任。在以往的班级管理工作中,部分班主任还存在忽视学生个体意识、思想教育与心理教育的情况,导致学生在班级环境中仅能按照特定的班级管理规定进行活动,缺乏对集体观念、良好行为习惯与良好品行方面的认识。为使学生可以在班级环境中得到较好的德育成长,本文从班级管理与德育融合的视角上展开探究,旨在通过相关研究成果促进班级管理的秩序化、民主化以及德育教育的有效整合。

【关键词】班级管理;德育教育;班主任

引言:德育教育在教育工作中屬于重要构成部分,影响到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养成、心理健康成长与良好行为习惯建立等。现阶段的班级管理工作已从早期维护班级教学秩序,转变为秩序管理+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复合模式。班主任在当前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应深入探究新时代背景下的德育教育主题,通过与班级管理工作相互渗透、融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意识到集体性、公共秩序与素质成长的必要性。部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管理者、领导者”理念固化的情况,制定严格的班级管理制度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但缺乏德育教育部分的内容深入研究与融入,导致学生还缺乏较好的思想价值观念。对此,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发展背景下,班主任应转变以往的班级管理理念,积极探讨德育教育与班级管理工作相融合的途径,以此使学生能够在当前的班级环境中得到较好的德育素养成长。

一、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从生理成长的角度出发,初中生普遍迎来青春期心理、思维与个人意识等方面的成长变化,在个人的行为观念与自我认知方面表现出较强的自我意识。该成长阶段的学生由于对外界缺乏全面了解,在价值判断上也容易受到多种社会文化影响,进而影响在班级环境中的学习行为与团体思维。班级环境作为初中生主要的学习、成长环境,学生能够从集体环境中进行不同思想上的碰撞与行为交互,进而反映出不同的个人品德与思想素养。德育教育的内容主要包含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心理教育与行为习惯教育等。青春期的初中生在思维、性格与心理等方面处于变化阶段,需要通过德育教育的引导与相应的班级管理措施,使学生能够认识该阶段应树立的学习目标、奋斗目标、集体观念、道德观念以及心理态度等。国内相关学者在关于学生德育教育的研究工作中也指出,初中阶段作为学生性格培育、思维引导与思想道德观念教育的关键时期,学校、教师与家庭方面应注重学生的素养培育与行为习惯引导等,确保学生在当前的学习阶段中能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道德观念与良好的个人品行等。[1]

二、班级管理与德育教育融合的思路和对策

(一)基于社会实践开展德育教育

社会实践可以通过多种体验项目与主题内容,使学生从实践活动中受到正向思想观念引导与品德教育。如,班主任可利用周末组织学生走进社区体验垃圾分类宣传、学雷锋与植树等活动。从活动性质上看,该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为公益性质的活动,学生在该种类型的活动体验过程中,班主任可融入助人为乐、奉献社会、感受生活意义等德育内容, 使学生能够从社会实践活动中感受健康生活行为和良好品行的重要性。对于班级管理工作而言,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促使学生之间体会人与人交际良好关系的构建,在班级环境中,助人为乐、为集体奉献对于维护良好的班级环境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另外,在组织女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之间也可以在相互帮助中意识到良好品行与班集体和谐的重要性,进而在后续的班级活动与学习活动中能够具备较好的集体观念与互助理念。[2]

(二)发挥班级管理民主化特点

民主化的班级管理模式主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班级管理规定的方式,班主任以合作、达成协议的方式监督学生。学生对于投票选出以及与班主任达成协议的班级管理规定内容,可以在潜意识中加以重视。部分学生由于家庭管教较为宽松,在自身行为的管理约束上还缺乏正确认识,导致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还存在自私、内向、缺乏集体观念等情况。对此,班主任可发挥班级管理工作民主化的特点,使学生之间共同商议维护班级秩序的管理内容,班主任结合学生集体的提议进行相应补充。学生在发挥主体性参与班级管理规定制定的过程中,通常会遵循学校管理的大体框架制定班规内容,如关于上课迟到的管理规定,学生在学校的管理标准上可制定相应的处罚内容,以此使班级管理规定具有人性化的同时,也能够使学生体会遵守学校秩序的重要性。另外,班主任还可引导学生群体共同制定相应的奖励内容,如对班级具有贡献或者学习成绩位列前茅的学生制定相应的奖励内容,以此通过奖励机制的设置,使学生能够在班级环境中能够积极规范自身的学习行为和集体性行为等。该种班级管理民主化的方式,可以基于班规条款的民主设置,使学生自发规范自身行为,班主任在该过程中也可渗透相应的心理教育内容,鼓励部分内向、孤僻的学生投入班级环境中,使其在感受和谐的班级氛围基础上逐步建立较好的个人品格与集体观念。

(三)构建师生平等关系

在大部分学生的固有印象中,班主任是班级环境绝对的管理人员。该种固有印象容易造成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隔阂,不利于班主任获取学生的成长信息,如心理情况、思想观念认知情况与个人品行情况等。为使班级管理工作与德育教育工作可以实现较好整合,班主任应与学生构建平等、和谐的关系,通过获取学生心理活动信息与思想观念特点的方式,开展相应的德育教育,帮助学生建立较好的德育观念。

结语:

综上,班级管理工作与德育教育工作的相互整合需要班主任在原有的管理理念与模式上,进行创新与优化, 通过实践活动创建、重视学生主体性与师生平等关系构建的方式,开展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 李聪骏. 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与德育的融合策略研究[J]. 考试周刊, 2020(3):2.

[2] 任传高. 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与德育的融合策略[J].  2020.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班级管理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0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中学生(2016年13期)2016-12-01 07:03:44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22:53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5:01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3:43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