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成娜
【摘要】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该政策指出:“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合理调控作业结构,分类明确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意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家长教育支出、深化教育改革。在这一政策下,重新审视幼小衔接非常有必要。
【关键词】双减 幼小衔接 有效策略
正文:大多数人认为幼小衔接是从幼儿大班开始,其实在我园幼小衔接从上幼儿园就开始了。幼小衔接专家讲座中都会提到能力,而这些能力都是需要长期培养。以下是我园做好幼小衔接的有效策略。
一、三向奔赴,衔接的不仅是孩子、老师还有家长
很多家长对幼儿园不教“小学化知识”颇有微词。我园的教育理念是“关爱孩子、关注未来”,衔接的不是眼前,而是长远,对于幼儿来说要衔接习惯,而不是衔接知识。要让幼儿先懂得学习,才能促进幼儿对知识的积极探索。
幼小衔接是一个“三向奔赴”的过程,幼儿园、小学、家庭。我园每年都会邀请小学名师、幼教专家等开展专题讲座,教师与家长共同学习,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小衔接观。幼儿在小班、中班应以行为习惯与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为主;进入大班后,要着重培养幼儿的书面语言、动手能力与时间观念;指导家长做好过渡期的准备:调整心态和教育方法、给孩子提供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提前安排好接送人员等。
家园合作共育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本园充分挖掘家长的教育潜力,让他们参与到幼儿园的工作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幼儿真正地健康快乐成长。
二、潜移默化,幼小衔接融入一日常规活动
幼小衔接不能一蹴而就,要从孩子入园就开始着手准备, 润物细无声的将幼小衔接贯穿于一日活动中,首先帮助幼儿提高生活、学习方面的能力,才能实现幼小无痕衔接。
1.在常规活动中培养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爱上学习就能在学习中收获乐趣,进而挖掘自己的能力和潜力。我园将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融入一日常规活动之中,潜移默化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如“自主游戏育探究之趣”、“绘本阅读育读书之趣”、“改变集体教学育思考之趣”等。
2.在特色活动中帮助提升
跟幼儿园相比小学生活更求更严格,教师下课后就会回到办公室,幼儿首先要学会独立和与同伴沟通的能力,所以我园在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性和沟通能力方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我是小法官”、“分享会”、“大带小”等活动的开展让幼儿在相互交流中掌握处理矛盾、解决问题的必要技能,这些技能对于幼儿成功融入小学生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在体验活动中培样自立
幼儿自立性的培养是在学前期。作为幼儿园,我们要抓住这个关键期,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有的放矢对幼儿进行教育,因此我园从小班就开始培养幼儿的条理性。晨间活动时,教师提供器械材料,如骑行工具、大型拼搭材料等,幼儿自由活动,活动结束后引导幼儿把材料收拾好并放回原位;午餐选出表现特别好的幼儿当值日生帮助教师分发餐具;午睡环节,鼓励孩子自己整理床铺,叠被子、穿脱衣服等。生活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所以培养幼儿的自立是入学准备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三、劳动教育,与“双减”互补共赢
“双减”从本质看就是要“增劳”。近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这一方案的颁布意味着今秋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全面落实“双减”任务的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成为新时代教育改革的亮点。
既然是针对中小学,那么!幼儿园的劳动课程是不是不必开展?其实,《3-6岁儿童发展指南》已对幼儿的自理能力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针对以上方案的颁布,我园把劳动教育融入到幼小衔接工作中。
1.家务劳动,体验亲子劳动幸福感
教师定期布置亲子劳动任务,鼓励父母带孩子一起体验家务劳动,并把做家务的照片及视频发至班级微信群,孩子们在家长与老师的鼓励下、在同伴的互相学习中共同成长,从而获得劳动幸福感。
2.种植活动,体验自己动手的快乐
幼儿园为每个班级开辟了一块种植角,教师带领幼儿种一些小盆栽或者蔬菜。幼儿可以自主决定种什么,从栽种到收获,幼儿可以体验自己动手的快乐,感受丰收的喜悦。
3.能力比拼,感受成功的乐趣
为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我园开展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自己事情自己做”、“生活自理能力大比拼”、“我是劳动小能手”等活动孩子们都积极参与。特别是“生活自理能力大比拼”将劳动节主题实践活动推向高潮:小班孩子剥鸡蛋、鹌鹑蛋比赛;中班孩子穿衣服、鞋袜比拼;大班孩子比赛叠衣服、叠被,比拼评出一二三等奖。活动的成功开展既促进了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又让幼儿体验到劳动带来的乐趣。
四、参观小学,激发幼儿对小学美好生活的向往
关于“小学”,孩子们既期待又困惑,既向往又担心。为更好的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每年我园会组织参观小学活动,通过参观与零距离的接触,幼儿对小学的陌生感、神秘感减少,从而憧憬与向往小学生活,为接下来的小学生活做好充分心理准备。
小学生们端正的坐姿、专注的眼神,踊跃发言的课堂表现,让幼儿感受到了小学课堂的独特魅力,想成为小学生的愿望会更加强烈!
通过参观小学体验活动,幼儿全面直观的地了解小学的学习生活及环境,体验小学生的成长及变化,树立了自信心,减少了对小学的陌生感和神秘感,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小学生活,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及学习的憧憬与向往,为幼儿顺利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双减”政策下的幼小衔接指向的是“幼儿未来学习和发展的核心素养”、“促进幼儿终身学习与发展”,是一个“长程衔接”。幼儿园阶段重在学习和生活习惯及能力的养成,应从幼儿一入园就开始营造一个轻松、适宜的成长和学习环境,通过游戏、日常生活引导孩子积累知识经验的同时,更注重其学习能力、品质的养成,为科学入学准备蓄势。
参考文献:
[1]《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負担的意见》,[A],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