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烁 张伟伟 陈建平 董伟 佟书娟
[摘 要] 根据“医学免疫学”课程的特点,结合医学类专业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方法和形式进行了改革探索,采用“雨课堂”、微课、“问卷星”、课程群等多种形式充实与拓展课堂教学。医学免疫学作为一门实验性学科,合理的安排实验课内容,可以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医学实践表明,“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改革全方位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对“医学免疫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教学;改革探索
[基金项目] 2019年度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网络背景下中医药类研究生‘免疫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GLX19_086);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基金资助项目(中西医结合)
[作者简介] 王鑫烁(1988—),女(蒙古族),内蒙古赤峰人,博士,南京中医药大学病原生物学系讲师,主要从事胰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研究;佟书娟(1966—),女,辽宁开原人,硕士,南京中医药大学病原生物学系教授(通信作者),副主任,主要从事中医药抗感染及免疫机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R3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21-0085-04 [收稿日期] 2020-09-30
免疫学是生命科学领域中重要的前沿学科之一,已经渗透到生命科学领域的各个学科中[1]。其中,医学免疫学是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前沿性和支柱性学科,具有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极具应用价值的技术体系[2]。因此,“医学免疫学”课程对于高等医学院校医学、药学、生物学等相关专业学生完成专业,并系统地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不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均可从中获得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形成严谨的科研思维。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春季课程由以往的线下教学改为线上教学。线上教学无法做到与学生面对面,从而增加了课程难度;但线上教学也为课堂教学带来了丰富性,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可提高课堂教学的利用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从多个维度保证了教学质量。
一、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一些常见问题
医学免疫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前后章节内容的知识点连接比较紧密,经常在介绍前面知识的时候,会提到后面章节的内容,学生学起来容易一头雾水。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容易使其思想游离,特别是采取线上教学后,为了保证网络的畅通,通常会关闭视频,无法看到学生的表情。因此,及时掌握学生的困惑之处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课堂时间有限,个别抽象或复杂问题牵涉后续知识点的理解,因此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专门录制一些微课视频,让学生在课后观看,这样既可以对所学内容有所补充,又可以让不懂的学生反复观看,加深理解。由于在线教学缺少在教室学习的氛围,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容易打折扣,因此学习结束后,教师应针对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给学生安排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内容。同时,采用问卷星等在线工具,可以高效地完成学习内容的反馈。此外,采用线上教学会使实验教学受到局限,学生不能亲自动手操作,无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际操作中转化为直观的实验观察,而在此以前,我系并没有建立与实验相关的视频或虚拟仿真课程。因此,针对本学期的特殊情况,笔者对在线教学的方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反思,希望此次探索对以后的课堂教学的完善和提升有所帮助。针对以上问题,在开课前及时调整教学形式,利用不同教学方式的优点,完善本门课的教学。
二、解决医学免疫学教学中常见问题的具体方法
(一)利用“雨课堂”辅助课堂教学
“雨课堂”是学堂在线与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共同研发的智慧教学工具,可以将课前、课中、课后的每一个环节连接起来,让师生间互动更多,最大限度地释放教与学的能量。医学免疫学的内容相对来说系统性较强,新的概念和名词比较多,上课直接讲授,学生接受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课前可以将学习材料通过“雨课堂”和微信推送给学生,学生可以有针对性的提前预习。
上课时,采用“雨课堂”授课,学生通过“课堂暗号”可以进入课堂,同时PPT可以直接同步到学生的手机上,并且在课后可以随时查看。在对一些难点进行讲解后,可以设置测试题,及时考查学生对所讲内容的理解程度,并且学生做出的选择情况均可投射在PPT中,教师和学生都可以看到结果,教师可据此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另外,在讲授过程中,如果学生对某一页PPT内容有疑问或不理解,可以立即发送弹幕进行提问,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不懂的问题进行及时讲解。因此,“雨课堂”可以在课堂上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使教与学的空间最大化,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变得更饱满。同时,“雨课堂”还具有签到的功能,使考勤不再占用上课时间,学生通过扫码进入课堂,这样到课学生数就可以一目了然了。
(二)利用微课补充课堂教学
鉴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对于一些难点或与临床联系比较紧密的知识点,可以制作成微课供学生课后学习,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对难点内容多次学习,也可以使理论联系实际。如免疫病理的内容,课上没有过多时间介绍,可以针对这部分内容选几个典型且常见的案例做成微课。例如以花粉过敏为例介绍I型超敏反应。花粉过敏非常常见,可能有些学生也有过花粉过敏的经历,但是大家可能并不清楚花粉过敏的发生机制。在基础免疫学部分已经介绍了免疫细胞的基本功能及抗体,并且详细介绍了抗体的结构、抗体的水解片段、抗體的五种类型及抗体的生物学功能,因此再介绍花粉过敏的发生机制时,学生就能很容易地将所学内容与实际联系起来,能很清楚地理解花粉过敏的发生机制。
目前对于肿瘤免疫疗法的研究也很热门,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PD-L1抗体、CTLA-4抗体、CAR-T细胞疗法。学生在学习了T细胞和B细胞重要的表面膜分子,以及T细胞和B细胞的活化机制后,再利用微课介绍这些疗法的抗肿瘤机制,对于学生来说,既可以将所学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又可以拓展其知识面并与研究前沿结合。我系自制了一系列微课,包括以花粉过敏症为例介绍I型超敏反应、以新生儿溶血症为例介绍II型超敏反应、以血清病为例介绍III型超敏反应、以I型糖尿病为例介绍IV型超敏反应、以系统性红斑狼疮为例介绍自身免疫病、以PD-1抗体为例介绍肿瘤免疫等。通过线上及线下播放教学,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学生认为微课这种简短而精炼的学习形式,可以高效率的学习到课堂以外且与临床和科研紧密结合的知识。因此,微课作为一种课后补充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