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露
摘 要: 基于PBL模式教学策略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有重要作用,在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安排学生案例讨论课或者科研文献指导阅读课实现该模式。要注意营造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及科研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 PBL模式 医学免疫学 课程教学改革
PBL教学即“基于问题的学习”,是西方医学教学采用的主要方法。它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启发式教学法。这种教学策略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有重要作用。国内高校课堂大都只围绕问题的启发式教学,教师讲的时间大大多于学生自主探究时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PBL教学。
医学免疫学课程PBL模式设计。在医学免疫学教学过程中除理论课和实验课以外,还要安排学生案例讨论课或者科研文献指导阅读课。案例由教师在深入分析学生所学的前导课程和现有专业知识背景的基础上精心编写,围绕肿瘤免疫、感染免疫、自身免疫、超敏反应、移植免疫、免疫缺陷等内容展开,将免疫学知识理论体系与临床疾病紧密联系起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学生围绕案例,在教员的引导下提出问题,然后进行分组讨论。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归纳病例的临床特点,并重点讨论分析发病机制,最后各组选择一名代表进行总结式发言。教员在其中起辅助、顺势引导作用,进行一些必要的说明和背景知识补充。在学生充分发表观点之后,教员对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纠正错误和不足,对难点深入讲解。科研文献指导阅读课由教员介绍某个热点问题的研究背景及已有的假设,引导学生思考并鼓励其自行设计出可能的验证性试验方案,然后将事先准备好的证明该假说的经典论文分发给学生,让学生阅读文献,整理出文献的基本框架和内在逻辑,并提出文中实验设计巧妙在何处?还存在什么问题?与自己最初的设想是否有差异?老师最后做归纳总结。这种课程训练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理解、认知、探索、发现及想象和表现的欲望,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科研思维及创新的能力,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可从中开阔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习最新理论和相关专业知识。
营造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医学免疫学课程机制多、概念多、抽象深奥,教师切忌满嘴术语高高在上,要作为一个益友参与教学活动,用具有亲和力的表情,通俗易懂、抑扬顿挫的语言,优雅大方的姿态,无形中感染学生的情绪。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做到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多引导、多鼓励,热情相待,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切感,缩小学生与教师间的距离,更重要的是在教师与学生间架起相互信任、互相配合、相互理解的情感桥梁。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和机制,尽量采用形象的动画、幽默风趣的比喻和肢体语言,穿插一些妙趣横生的小故事等,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生动的比喻带给学生对免疫学抽象概念的形象理解,同时结合多媒体的教学方法,理论知识与图像动画相结合,将关键的、难以理解的知识深入浅出地介绍给同学,使得免疫课程生动有趣,使学生易于接受有关理论知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上绪论课讲免疫系统时,可将机体比做一个国家,免疫系统就是这个国家的军队,其任务是抵御病毒、细菌、寄生虫对机体的侵袭。这个部队有着完善的兵种,有着常规和现代化武器、军事设施(这代表各种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等。尽管如此,还是可能出现一些问题:战争会对平民造成伤害,这就导致超敏反应的发生;遇到无能的军队造成免疫缺陷病;叛军作乱会导致自身免疫病的发生。通过这一系列形象的类比,枯燥的免疫学概念变得生动易懂,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角色,积极思考,记忆深刻,学习兴趣提高。
注重创新意识及科研思维的培养。学生精力旺盛,应该及早接受创造性教育,而让学生早日接触科研工作,是创造性教育的重要途径。要求他们组成第二课堂学习小组,经共同讨论后提出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并确定拟撰写的主题和方向,然后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查阅文献及分析讨论文献,最后共同完成免疫学前沿进展综述的撰写,综述成绩最后将计入这门课的结业成绩。要开展关于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查找专业文献的第二课堂专题讲座。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对于免疫学目前还没有定论的现象或机制,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提出见解和观点,再鼓励学生动脑动手,通过查阅相关的中英文文献验证(解决)他们所提出的设想(问题)。通过这样的训练,从学生提出问题到通过查文献、读文献、最后总结归纳获得对该问题的全面认识过程,培养他们搜集资料的能力、外语阅读和翻译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归纳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陈青阁,王玉珍.新建构主义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广东化工,2016(09).
[2]蔡大敏,冀磊,范兴丽,潘丽红,银国利,蒋锦琴,花扣珍.案例式立体教学法在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6(26).
[3]冯龙,梅雪,江华,冯黎,张小莉.浅谈如何提高中医院校医学免疫学课堂教学效果[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05).
通讯作者:郭劲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