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明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后素质教育理念的推行,初中的体育教学也对“以生为本”的理念越来越重视,并且在教学策略上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在课堂上要将学生视为中心,从他们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方案,将年龄、学习状态、兴趣爱好作为主要考量的因素,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此对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以生为本理念的策略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以生为本;有效策略
一、初中体育教学运用以生为本理念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教育中,体育一直都是不受重视的科目,而在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后,初中逐渐开始对体育教学实行改革。初中阶段学生面临着很大的中考压力,因此体育教学的作用就不仅仅是锻炼身体,更能减轻日常学习为学生带来的压力,放松心情的同时还能够恢复精力和体力。而在以生为本的理念之下学生更是能在主观意识下劳逸结合,稳定自身的心态,从而提高文化课知识的学习质量,养成健康且积极的学习心态,为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二、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应用以生为本策略
(一)及时转换教学理念
想要真正实现以生为本的理念,初中体育教师应该正视自己引导者的身份,及时转换自己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让他们有足够表现自己的空间,展示自我的同时学习质量也会有明显的提升。因为长时间受应试教育影响,体育课程不是被忽视就是进行大量枯燥的理论讲解,一直都是教师单方面地输出知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得不到提高,大家自然对这门课程提不起学习兴趣,这样会让常年压抑的情绪找不到释放的空间,长此以往对综合素质的发展有抑制性。
除提升教学效率外,教师转换教育理念还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交流的空间,让学科变得有趣味性,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教学计划中添加大家喜欢的趣味活动,进一步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篮球课上教师可以和大家分享观看《灌篮高手》等与篮球相关的视频,拉近师生距离,也可将刻板的运球、投篮知识变得生动化,让大家能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成功达成教学目标。
(二)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
环境对任何科目的教学来说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体育教师错误地认为体育作为一门户外学科已经有了天然的环境,有许多学生依然处于被动加入课堂的状态,完全无法提升学习效率。在以生为本的理念下教师应该从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创设情境,让学生能在情境中生出学习体育知识的兴趣,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教师组织的各项活动中。
情境创设也可以分为以下两种:一为多媒体情境,二为问题情境。教师可以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当作体育课程的教学辅助,例如在进行篮球双手接球、运球教学时有很多学生经过反复练习后动作依旧有明显错误,此时教师可以将他们的错误录制下来,在下一节课之前制作成一个短视频,让大家在观看时能够明确地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同时还可以准备一段专业运动员的运球视频,大家可以根据自己需要强化的点有针对性地观看,这样就能够更加直接地掌握正确的技术。而问题情境则是根据本堂课学习内容提前设置疑问,例如在教大家排球中的双手垫球技巧时,可以提前提问:“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我们日常生活中双手处于放松状态时移动更加方便,而在排球垫球移动时要抱住双手移动呢?”在听到这样的问题后学生自然会在脑内想象两种不同的场景,有些学生则直接用排球做实验,这样在带着疑问的状态下大家听课会更加认真,学习效率会有明显的提升。
(三)通过资源整合将教学融入生活
以生为本理念中学生是核心,一切的教学计划都要围绕学生而展开,传统的体育课上之所以会出现课堂纪律散漫的现象都是因为教师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作用,因此新教育改革之后教师必须大胆创新,将多种教学资源与教学方法整合,深度挖掘生活中存在的潛在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全新的课程体验,从而自然形成学习意识。此外,在课堂中融入生活化因素还能营造出和谐、健康的课堂气氛,在这样的环境中大家能够得到身与心的双重放松,为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也可以在生活化的教学中加入游戏活动,用简单的游戏提前热身,让大家能够更加直接地享受到运动的快乐。
(四)增加多样化实践拓展
想要真正实现以生为本教学,教师应该在课程原始内容的基础上展开实践拓展活动,让学生能在学会之后拥有展现自我的空间,并以创新的项目为吸引点,让他们能产生自主参与意识,培养团队精神,增强班级凝聚力。具体的实践拓展可以是具有学校特色的体育活动,可以创新早操与上下午的课间操,根据季节、天气的变化增添多样性的体育锻炼,同时也要让各科教师都参与其中,在老师的带动下更容易形成主动性。此外,还可以在课程基础上增添社会实践活动,在巩固体育技能的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
综上所述,在新教育改革后教师必须在自身的教育理念中融入以生为本的思想,以此对初中体育教学进行创新改革,让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自然形成学科核心素养,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也能够在提升学习效率的同时获得身心上的健康,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能够拥有强健的体魄和坚定的意志,从而得到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志华.刍议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J].当代体育科技,2015,5(36):11-14.
[2]李彬.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度的策略分析[J].学周刊,2019(3):144-145.
[3]胡顺风.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有效策略[J].田径,2019(5):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