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芳惠
【摘 要】小古文的语言表达形式有独特的价值,教师要依托小古文教学,通过朗读、交流、创编等方式训练学生言语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小古文言语思维核心素养
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中,文言文是其中一朵灿 烂的仙葩。它文字简约,却寓理其中,意义深远;它语言 凝练,却不失形象生动。小古文就是篇幅短小的文言文, 经典的小古文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 文化的瑰宝,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影响作用不可小觑。
统编版小学语文课本增加了小古文学习的数量,其 中六年级上册入选了《伯牙绝弦》《书戴嵩画牛》,这两 篇故事表达凝练,语言的表现形式、表达方法具有独特之 处,读来令人余味悠长。我们可以依托小古文的教学,训 练学生的言语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核心 素养的发展。
一、多元朗读,感受小古文言语思维之韵律
小古文的语言凝练,读起来朗朗上口。在教学中,教 师可以通过多种朗读方式,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准停 顿、读出语气、读出韵味、读出情感,直到熟读成诵,感受 小古文的韵律之美。
在学习《伯牙鼓琴》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尝试自己读 课文,然后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注意读准字音。如“以 为复为鼓琴者”这一句中的两个“为”是多音字,“以为” 应读而“复为”应读侦甘”。在学生理解大意后, 再引导学生根据句意、文意,去读准停顿,在读中体验古 文内在的逻辑音韵。如“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 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同时提示学生 在文言文中遇到语气词“乎、也、与、矣”时,要根据情感 用重读或慢读等方法读出重音,读出恰当的语气,如“善 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中的“乎”这个语气词,在朗 读时就需要适当延长后再停顿,才能达到一咏三叹的最 佳境界。在学生深入感悟内容以后,再创设伯牙和钟子 期相遇的情境,指導学生分角色朗读,读出人物对话的情 感和神态。同时文中的前三句还可以让学生变换角色, 反复朗读,充分体悟伯牙和钟子期相逢相知的喜悦之情。 《书戴嵩画牛》则可以在学生准确、熟练朗读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脑补故事内容,抓住杜处士和牧童的 神态、动作、心理等细节展开想象,一边表演一边朗读,揣 摩杜处士对《斗牛图》“尤所爱”的样子,牧童的“拊掌 大笑”和杜处士的“笑而然之”的神态,以加深情感体验。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打开文言文的大门, 尤其需要“朗读”这把钥匙。通过教师范读、指名朗读、 分角色朗读、表演朗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不仅 能感受古文的韵味节奏及独具匠心的结构编排,更能对 小古文中蕴藏着的不可言说的言语思维韵律有美妙的 体验。
二、对话交流,体悟小古文言语思维之意趣
由于小古文离小学生生活的年代较久远,对词句的 理解、人物形象的概括、主旨的提炼等较之现代文更有难 度。但小古文文字精练、字字珠巩、内容简短、通俗易懂, 古人用词十分传神,既形象又包含丰富的内容,反而留给 我们更多思维和想象的空间。
如《书戴嵩画牛》中的“笑”字就非常耐人寻味,让 人拍案叫绝。面对同一幅《斗牛图》,杜处士是“尤所爱, 锦囊玉轴,常以自随”,而牧童是“见之,拊掌大笑”。教 师此处可巧妙设疑:面对同一幅《斗牛图》,为什么杜处 士和牧童却有不同的表现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兴 致勃勃地读文,纷纷寻找答案,发现原来牧童认为:此画 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 矣。为了充分理解此处牧童的“拊掌大笑”,教师让学生 尽情地发挥想象:牧童“拊掌大笑”是什么样子的?谁 来试着表演一下他的神态和他说的话?学生起初会忸怩 放不开,但在教师的鼓励之下会尝试表演,开始跃跃欲 试,走上讲台大胆地表演朗读,在设身处地中充分感受牧 童的聪明机灵、善于观察、率真可爱、无所顾忌。教师此 时追问:“面对牧童的直言不讳,杜处士则笑而然之', 想象他又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学生再次大显身 手,展开想象,补白杜处士的“笑”,从而感受杜处士作为 有德之人的自制涵养、豁达大度。师生通过交流对话,尽 情想象表演,真切地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牧童的“附掌 大笑”,杜处士的“笑而然之”,两者相映成趣,人物形象 栩栩如生。课文刻画人物神态的语言准确生动,相同的 “笑”,却感受到人物不同的身份特点、性格品行,让人不 得不叹服。古人用字不可谓不妙,真是意蕴深长啊!
隐藏在文言文中的言语秘密,这些都是提升学生思 维力的“点”,需要我们在解读文本、展开教学时精准把 握、有效提升。对小古文中一些重点、难点内容的突破, 要抓住能反映文章主旨的关键字词、句子组织学生进行 对话交流,帮助学生把握文本内在的意蕴,深入感悟小古 文言语内在的意趣。
三、迁移创编,揣摩小古文言语思维之精妙
小古文的语言精练而规范,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典范。 小古文的写作,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也充满着新鲜 感。教师要耐心引导,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初始阶段, 教师可以降低难度,从一句话的模仿开始,让学生在循序 渐进的过程中进行迁移性练笔,达成历练语言表达能力 的目的。
如《伯牙鼓琴》,文章用墨极简,但结构严谨,句子间 联系紧密,意境深远。全文虽只有83个字,但读来字字 句句皆为精品,仅仅是一 “鼓"一 “听”,伯牙的“善鼓琴” 和子期的“善听”,就简洁明了地展示了伯牙、子期心心 相印、志念相投的高洁情怀和真挚情谊,表明伯牙和子期 是一对真正的知音。学到此处,教师创设情境,鼓励学生 展开想象:伯牙是个技艺高超的琴师,他的琴声不仅能 表现太山巍巍,江河汤汤,想象一下,还可以表现哪些动 人的事物、场景?假如你是子期,善听的你会怎么赞叹? 同时出示课件:伯牙鼓琴,志在 ,钟子期曰:“善哉 乎 , 乎若 。”此时古筝曲《高山流水》 响起,学生凝神谛听,片刻思索,纷纷动笔。有的写道—— 伯牙鼓琴,志在春风,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徐徐乎若 春风。”有的写道——伯牙鼓琴,志在云箋,钟子期曰:“善 哉乎鼓琴,茫茫乎若云雾。”还有的写道——伯牙鼓琴, 志在踏,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潺潺乎若流水。”学 生在这样的情境和语言实践中,进一步感受伯牙与子期 弥足珍贵的知音情感,同时还感受到小古文用词的精妙, 品味文言之美。
在小古文写作的过程中,学生揣摩感知语言的能力 和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因此,教师创设 适当的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让他们在模仿实 践中进行语言迁移,在举一反三中提升表达能力,使学生 的语言越来越规范,精练而形象。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教师最大的任务就是 要教会学生思考,对于学生来说是所有活动中最有价值 的收获。”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小古文,获得的文本知识 内容只是暂时的,而内在的思想方法却是长远的。相信 随着小古文教学的不断深入,学生的言语思维能力会逐 步得到提升,语文素养获得不断发展,精美深邃的小古文 也会真正走进学生的思想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