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
【摘 要】结合我国当前社会的发展层次可知,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会对于人民的道德法治素养做出相应更高要求,因此,为保障社会各环节实现平稳有序的持续运行,教育领域针对社会公民的道德意识与法治观念关键建设也需要不断跟进和完善。然而,聚焦于我国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展实际情况分析,能够发现其由于各类教学缺陷影响,而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教育效果,阻碍了学生整体性素养的综合发展。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所面临的缺陷,并深入探讨了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高效教学课堂构建的有效性举措,以期可以提升我国未来人才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念的培育水平。
【关键词】法治;道德;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一、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的开展现状
(一)课程教学目标模糊
小学院校在教学开展过程中加入道德与法治课程相关教学计划的目的,就在于要求学生通过良好道德修养和法治意识的具备,实现对于自身综合素养全面发展的基础奠定。学生在除却自身知识水平可以满足相关标准外,也需要通过自身其他素养的具备层次提升,才能够真正满足社会对于未来人才的全面素养发展要求。但是,存在部分小学教师由于无法及时转变自身以应试教育为核心的传统教学观念,而针对未成为升学考试科目的道德与法治课程造成忽视,仅依照教学大纲要求完成授课,导致课程开展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指引。
(二)课堂教学方法欠妥
结合小学生在当前所处年龄阶段所具有的社会阅历不足,但针对生活中所具有的各类事物都具有强烈好奇心,浓厚探索欲的年龄特性和性格特征,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应当意识到针对教学方法展开研究,以实现教育手段的优化创新和有效運用,是保障教学模式紧密契合学生需要的重要途径。但是,小学阶段许多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开展课程教学时,并未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考虑,也不能够为学生提供具有实效性的生活化真实案例,课程开展形式也普遍以理论教学为主,忽视了对于学生实践应用机会的充分创设。
(三)教师教学理念陈旧
时下小学阶段承担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任务的许多教师,仍会由于自身无法针对传统教学思维及时做出改善和创新,而导致其即使处于教育领域教育改革趋势中,但依旧采用刻板陈旧的授课模式完成教学开展。教师始终立足于讲台,依照教材课本中所具有的内容,通过一成不变的讲解模式完成对于学生书本知识的传递。显而易见,此类刻板陈旧的教学方式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的运用,不仅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实际的知识学习和素养培育的需求,同样也与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相背离,进而针对课程教学质量造成深远的消极影响。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教学课堂的构建举措
(一)明确制定教学目标
要想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目标的确立避免出现模糊不清的情况,教师在自身日常教学课堂的准备阶段,就必须首先明晰本堂课程所开展知识点传授的方向和目标,其次,则需要具体考虑学生应当在本课中针对知识达成何种理解程度,避免出现应帮助学生应付考试而授课的现象发生。唯有课程教学目标得以明确,后续性教学活动才能够具备开展意义,从而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达成。
例如,在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说说我们的学校》教学课程中,教师就可以借助游戏方式进行课堂开展,通过穿越黑板擦等随处可见的教学工具开展“击鼓传花”游戏,抽取学生进行自己印象中学校的描述,从而在改善教学氛围的同时高效达成教学目标。
(二)恰当采用教学方法
深入分析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材课本,可知教材内容中基础理论性知识占据了较大比重,这也由此导致了学生在学习开展过程中,普遍会面对较大的理解难度。所以,教师有必要在所授小学生当前年龄阶段所具有的性格特征与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实现对于教学方案的优化和教学模式的创新,确保教学课堂的开展能够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降低学生对于所学课程的理解难度,实现课堂教学整体效率 提升。
例如,教师在针对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做成内容开展教学时,就可以带领学生通过参与履行公民基本义务的社会实践,如倡导学生在发现社会中所存在的不合理现象等问题时,给当地的人大代表写一封倡议书,使学生通过实际的社会实践感受教材内所包含的知识内容。
(三)贯彻生本教学原则
基于当前教育领域内新的课程目标改革的趋势及背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及时转变自身传统陈旧的教育观念,明确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生本原则的重要意义,在教学开展时转变自身的教学态度,将学生放置于主体性地位开展课程讲授。教师在教学时则应当明确自身的引导性地位,将有效发挥学生潜力当作自身的工作任务,在针对每位学生差异化的学习情况形成充分了解的前提下,采取针对性措施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以避免学生陷入学习困境。
在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走进我们的老师》课堂上,教师就能够引导学生采取分组形式完成实践活动,通过自主选取任课教师进行采访,发挥具有言语表达潜力、文字书写潜力、文字编辑潜力、绘画潜力等组内成员的特长,共同完成专业性采访流程的开展和标准化采访稿件的编制。
由此可知,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课程开设目标就在于:通过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道德意识与法治观念,而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培育奠定基础并提供保障。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相关教师需要在明确了解不同学生所拥有的差异化学习情况的前提下,通过针对教学过程中所普遍存在的典型性教学缺陷展开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教育举措,实现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内容的合理优化,最终通过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课堂教学成效的增强,达成推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做到有效投入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魏金珠.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学周刊,2020(30):67-68.
[2]韩帆.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52.
[3]杨茜.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路径探究[J].考试周刊,2020(70):108-109.
[4]张红霞.试论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