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蕾 孙娜
吉林省肝胆病医院 吉林 长春 130062
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肝癌的主要手段,但因肝癌患者大都合并有程度不同的肝硬化,导致患者术后胸腹腔积液、胃肠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概率增高。通过不断的临床实践经验积累,我们发现一些并发症能够通过术后药物应用来减小发生概率,如腹腔积液并发症的发生[1]。特利加压素是一种前体药物,主要有缩血管、抗出血的药物作用,本文将其用于治疗肝硬化合并肝癌术后,对其防治腹腔积液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
1.1观察对象 资料选择肝硬化合并肝癌患者72例,资料采集时间2019年1月-2020年1月,符合实验条件:(1)术前诊断原发性肝癌成立、术后病理明确诊断;(2)合并肝硬化,Child-Pugh为A或B级;(3)术后病理检查肿瘤已完整切除;(4)术前肾脏功能无异常;(5)可耐受手术。双盲分组法随机分组:观察组患者36例,男、女例数分别是27例和9例,年龄42~63(52.1±4.6)岁;对照组患者36例,男、女例数分别是30例和6例,年龄40~62(51.7±4.5)岁。组间基础资料比值差异并不大(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术后第一天起,常规采取保肝、抗感染、营养支持及抑酸等基础治疗。
1.2.1观察组 除上述以外,使用特利加压素,使用方法取特利加压素2mg/d,于0.9%、40ml氯化钠溶液中溶解,24h持续泵入,使用时间在12d之内。
1.2.2对照组 本组患者若发现有血压降低、腹水等问题,泵入多巴胺与呋塞米利尿治疗。
1.3观察指标 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患者腹腔积液引流量与性质,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腹腔积液引流量的变化和尿量变化。
1.4数据统计 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做数据处理和分析,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腹腔积液引流量的变化和尿量变化统计数值使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进行表达,采用t方法检验,P<0.05视为检验数据值之间有统计学意义。
比较表1数据:观察组治疗后腹腔积液引流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同时尿量变化较对照组显著增多(P<0.05)。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腹腔积液引流量的变化和尿量变化
在肝硬化合并肝癌手术治疗患者中,腹腔积液是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1)腹水的形成,这也是肝脏术后患者腹腔积液产生的主要原因,腹水的形成受到肝脏、肾脏、血流动力学等诸多因素影响,直接影响到患者术后腹腔引流管的拔管时间;(2)肝切除术后肝脏创面渗出血所致,术前患者或许会发生低蛋白血症与门静脉压力增高等一系列的生理病理改变,在进行手术切除后,其体内肝细胞与肝血窦会更为减少,在此作用下,导致术后腹腔积液形成[2]。一方面,腹腔积液的发生可能会造成患者体内电解质异常,造成患者丢失大量血浆蛋白;另一方面,也会因此继发诸多腹腔炎症,甚至于使患者肝细胞再生受到抑制。因此,必须及时控制患者腹腔积液水平,减少患者脏器衰竭甚至是死亡发生率。
上文通过实验比较,观察到使用特利加压素治疗的肝硬化合并肝癌患者术后腹腔积液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尿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多。对特利加压素能够减少患者术后腹腔积液形成的作用机制进行考量,可能有以下几点:(1)特利加压素的使用能够加快肝脏恢复,使得肝脏合成功能得到快速恢复,避免低白蛋白血症的严重发展,因而随着胶体渗透压的增加、腹水生成减少[3];(2)特利加压素有利于降低血浆当中的肾素浓度,缓解肾素-醛固酮系统的作用,有利于减少术后肾脏低灌注发生概率,对保证患者术后肾脏功能有积极影响,从而少尿、无尿的发生率减低,水钠潴留问题减少,可有效防止组织液漏出;(3)使用特利加压素,能够减少术后肝脏创面渗出,减小腹腔积液发生概率,更有利于因此而诱发的腹腔炎症发生[4]。
与使用多巴胺与呋塞米利尿常规治疗相比,可见特利加压素对缓解患者术后腹腔积液的效果明显。因此认为:对肝硬化合并肝癌手术治疗患者,术后预防性使用特利加压素有利于减少腹腔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