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玲
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中心医院骨外科,内蒙古 阿拉善 750306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交通事业、建筑行业也随之发展壮大。同时,骨科疾病发生率也不断升高,如肌肉损伤、颈椎病、腰间盘突出、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等。其中,股骨颈骨折是受到严重外力或是进行暴力扭伤等情况所造成[1]。临床表现为小腿肿胀、疼痛、可附有畸形的情况出现。为此本次研究以132例骨科患者为例, 详细分析了护理安全管理的临床作用, 现报告如下。
本研究以我院骨科收治的8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实效。现报道如下:
1.1临床资料 2015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88例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4例,男30例,女14例,年龄(54-72)岁,平均(63.47±8.62)岁。观察组44例,男25例,女19例,年龄(49-64)岁,平均(56.92±7.88)岁。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具体操作:
1.2.1常规护理模式 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翻身训练,避免长期卧床出现褥疮、创口感染的情况,对于伤口处,采取局部护理措施,热敷或是按摩等方式,消除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患者饮食护理和生活习惯的指导,忌烟酒、忌风寒等。
1.2.2护理安全管理模式 (1)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护理技巧以及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随时进行对护理人员对相关知识储备量的抽查和考核,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工作态度和护理风险意识[2]。(2)针对以往的骨科患者护理中出现的失误和问题进行仔细分析和归纳总结,在原有护理制度基础上进行护理内容的修改或是扩充,完善其制度并按此护理制度上的内容,严格进行无菌操作。(3)由于医院中的病人繁多、病情多样化、不安全因素以及突发情况的存在。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加强病房党的安全管理意识。对病房进行每隔两小时消毒管理,对于手术后以及受到严重外伤的患者需要按照制度进行消毒;做好伤口护理以术后康复措施,并且在患者的病床周围加上护栏;护理人员在巡房时,进行对患者的密切关注,避免患者不慎掉落床下,确保患者安全。(4)由于骨科患者的疾病的特殊性质,多数患者的心理产生压力和恐惧,在一定程度会有应激性表现,严重者会引发抑郁、暴怒等负面情绪,进而拒绝手术,不配护理人员的工作。因此,护理人员要进行耐心沟通,并运用心理学的方式进行劝导,结合一些实际案例鼓励患者,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1.3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护理后护理质量评分情况,包括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环境影响。(2)两组护理后不良发生率比较情况,包括褥疮、泌尿性感染、创口感染。
2.1两组患者护理后护理质量评分情况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环境影响评分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护理质量评分情况(分)
2.2两组护理后不良发生率比较情况 观察组护理后出现褥疮、泌尿性感染、创口感染的总发生率18.18%均低于对照组59.09%(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后不良发生率比较情况[例(%)]
近年来,随着护理风险意识的增强,护理安全管理已成为医护人员和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有效保护患者的护理安全是护理人员的责任,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也是当前最重要的保障。并且,护理风险和安全风险随处可见,萌芽于每一个微妙的环节,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发事故,影响患者的康复和康复,同时,也可能给医院带来重大的财产损失。因此,有必要针对骨科病房和骨科患者的出现的情况,采取必要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做好相关制度的规范化、合理化和人性化[3-4]。面制定。护理安全管理不仅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灵活掌握突发护理风险和突发压力事件,及时了解骨科患者的心理活动,通过心理安慰和心理护理及时处理和消除隐患,从而帮助患者提高治疗信心,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环境影响评分指数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后出现褥疮、泌尿性感染、创口感染的总发生率18.18%均低于对照组59.09%,说明采用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具有众多优势:提高护理人员的的工作效率以及水平、缓解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并且拉近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关系、有效的消除了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针对骨科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值得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