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诗童谣与阅读的幸福相遇

2021-06-20 14:46张婷
新课程·上旬 2021年3期
关键词:阅读兴趣小学低年级

张婷

摘 要:童诗童谣是儿童文学重要的体裁之一,它的语言充满童趣,内容以描述童年的喜乐、新奇发现与感悟为主,且篇幅短小,想象丰富,深受低年段孩子喜欢。因此教学时尝试将童诗童谣教学与阅读牵手,在儿童诗主题教学中拓展阅读,以此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思维品质。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童诗童谣;阅读兴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小学生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诵读儿歌、童谣,促使他们在诵读中展开联想,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之美,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因此本论文从“诵读铺路润诗心—立足文本品诗语—情境搭桥展风姿—群文引路践诗行”四个方面,步步深入、循序渐进地论述阶梯式阅读教学策略的探究,旨在激发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语文综合素养真正得到提升。

一、诵读铺路润诗心——悦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的学习,那就是被迫进行的学习,它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众所周知,每个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喜欢唱歌谣、背儿歌、诵古诗、讲故事、表演展示、互问互答等,其实这就是阅读能力的雏形,是孩子潜在阅读意识的萌芽。

为了使低段学生保持对阅读的憧憬之心,并找到阅读的乐趣,可以在课堂开展丰富多彩、声情并茂的诵读活动。教学《动物儿歌》时,当教师慢慢地、有节奏地读完时,学生情不自禁地露出了微笑,赞叹道:“真好听!”各个跃跃欲试想读一读,于是,通过师生合作读、小组合作读、配乐诵读等多种形式的诵读,在诗情画意中一遍遍感受诗歌语言的优美、意境的悠远,回味无穷。

二、立足文本品诗语——乐说

童诗以儿童喜闻乐见、天然纯真的事物为主,且与低年段孩子的经历存在相似处,富有想象,易于引发学生的好奇之心与无限想象。因此,当教师开展诗谣教学实践时,要注重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使读书和思考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青蛙写诗》这首小诗,语言朗朗上口,内容有趣,给人无限遐想,当读到情深处,教师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呱呱是青蛙的语言。其他小动物看见小青蛙写了诗,很羡慕,于是纷纷要求写诗,谁来用它们的语言读读其他小动物写的诗呢?”(学生回答:鸽子、小猫、小狗等动物,然后仿说。)整堂课,学生一个个兴致勃勃,畅所欲言,不仅获得了别样的阅读体验,也唤起了主动阅读的兴趣,因而在诗谣教学时,教师巧妙地以学生的“悦读”为抓手,借助诗歌的音乐美、意境美,挖掘出儿童诗歌里蕴含的表达空间,为学生渴望表达做好铺垫,增强了孩子们的语言感、节奏感、思维力。

三、情境搭桥展风姿——爱演

兴趣是源泉,尊重是基点,让学生做学习的主角,即情境展示。

1.教师利用班级课前五分钟,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展示,各组学生通过创编、补白,加深对诗谣的理解与赏析。童谣《数青蛙》教学时,让学生自主阅读,并引导找出规律,然后仿照编写,最后学生兴致勃勃地展示了自己的作品,如“一只小鸟一张嘴,一对翅膀两条腿,扑腾扑腾飞上天”。看着自己编写出的童谣,所有的学生喜不自禁,阅读兴趣被完全地激发了。

2.教师结合班级情况,开展科学、规范、有效的经典诵读活动,通过“每周一诗”活动,将经典的诗谣推荐给学生,并使其学习和积累;同时利用课前诵读、午间诵读、路队诵读等活动,保证诵读的时间,落实经典诗文的背诵和积累,使课堂活动与学校“读书节”考级、评价制度相结合,使学生的阅读活动和古诗文积累能够有计划、持之以恒地开展,实现日日读、日日诵,使阅读积累循序渐进地有效积聚。

四、群文引路践诗行——善思

1.运用群文阅读教学方法,創新诗歌授课形式,从而达到学生对儿歌、诗歌、童谣的累加、比对、深思等高阶层的思维品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歌教学时,引导学生发现西湖的色彩美,进而感受西湖的自然之美,于是又以“色彩”为切入点指导学生感受《绝句》中的色彩之美:“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进而又引发学生质疑,是不是其他文章中也有这样的颜色表达呢?“白银盘里一青螺”“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一条彩虹挂在天空”,通过比对发现,作者自然、巧妙地运用这些色彩词语,不仅使文章语言更加富有新鲜感,而且文章表达的情感也更加真挚。

通过引入有趣的组文,让学生对阅读产生亲近之感,而且在阅读实践中,教师也深切地感受到,学生对阅读的情感态度将直接影响到阅读的质量。因此采用短文铺路、群文引路、情境搭桥、长文带路的新授课形式大有裨益,不仅打开了学生心中的文学大门,而且真正把学生领进了阅读世界的大门里。

2.制定班级阅读书单,将中外的优秀经典童诗童谣推荐给学生,不仅让诗香溢满校园,还让书香飘向家庭、飘向更远。班级内定期开展亲子诵读、阅读活动,通过这些多彩的课堂设计、丰富的课下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爱上诗歌,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所以说,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与培养需要一种有效、科学的路径,以童诗童谣为切入点,符合学生思维与审美能力,易于学生将阅读与生活、思维、做事联系起来,使阅读为他们的美好人生奠基,真正实现享受阅读、享受教育、享受生命的幸福期待。

参考文献:

[1]蒋军晶.让学生学会阅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2]蒋军晶.小学生群文读本(一年级)[M].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7.

注:本文系课题“小学低年级童诗童谣为切入点激发阅读兴趣的探究”结题而撰写。

猜你喜欢
阅读兴趣小学低年级
简析亲子阅读中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习惯
兴趣引领,快乐阅读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