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视角下的课程体系建设

2021-06-15 04:31万素梅李付广胡守林马小艳陈国栋翟云龙文卿琳
高教学刊 2021年14期
关键词:课程结构深化拓展

万素梅 李付广 胡守林 马小艳 陈国栋 翟云龙 文卿琳

摘  要:棉花实验班作为农科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试点班级,在课程体系方面进行了构建。结果表明:(1)棉花实验班的课程体系总学分218.5,其中通识教育占总学分的37.30%,学科基础占17.85%,专业方向占20.82%,专业特色占3.20%,集中实践教学占20.82%;(2)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分比例为6.5:3.5;(3)通识教育81.5学分,占课堂教学学分的47.11%,专业课程52.5学分,占30.35%;(4)必修课150学分,占课堂教学学分的86.71%,选修课23学分,占13.29%。棉花实验班课程体系建设具有横向类型拓展和纵向层次深化的特点,体现注重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同时,更加重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紧密结合;加强专业课程建设的同时兼顾通识课程;强化棉花全产业链课程的设置,突出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特点。

关键词:课程体系;课程结构;拓展;深化;棉花实验班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14-0083-05

Abstract: As a pilot class of agricultural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talent training mode reform, cotton experimental class has been constructed in terms of curriculum syst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total credits of the course system of cotton experimental class are 218.5, among which general education accounts for 37.30%, subject basis accounts for 17.85%, specialty direction accounts for 20.82%, specialty characteristics accounts for 3.20%, and concentrated practice teaching accounts for 20.82%; (2) The credit ratio of classroom theoretical teaching and practical teaching is 6.5:3.5; (3) 81.5 credits of general education, accounting for 47.11% of classroom teaching credits, and 52.5 credits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accounting for 30.35%; (4) 150 credits of compulsory courses account for 86.71% of classroom teaching credits, and 23 credits of elective courses account for 13.29%. The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of cotton experimental class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orizontal type expansion and vertical level deepening, which embodies the close combination of theoretical course and practical course while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theory course and practical course. And it strengthens the construction of specialized courses and takes into account the general courses, strengthens the setting of cotton whole industrial chain courses, and highligh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 training.

Keywords: curriculum system; curriculum structure; expand; deepening; cotton experimental class

課程体系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1],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2]。课程体系结构调整是否合理,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能否有效实现,是否能为社会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3-4]。因此,课程体系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人才培养的核心[5]。

自2016年开设棉花实验班以来,已培养了4届学生,期间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重构了课程体系,对课程结构进行了调整与优化。本文以棉花实验班课程体系为研究对象,分析四大平台课堂教学、理论课与实践课、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设置与分布,总结棉花实验班课程体系建设的特点,以期为农科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一、棉花实验班课程体系概述

棉花实验班课程体系包括课堂教学与集中实践教学两部分,其中课堂教学由四大平台课程组成,包括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科基础教育平台课程、专业方向教育平台课程、专业特色教育平台课程。每个平台包括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堂实验教学;集中实践教学包括毕业论文、生产实习、拓展训练。棉花实验班课程体系结构见图1。

二、课程结构设置与分布

(一)四大平台课堂教学分布与设置

棉花实验班毕业要求总学分需修满218.5学分。由表1可以看出,四大平台的课堂教学总学时2822、总学分173,其中理论教学2322学时、141.75学分,分别占课堂教学的82.28%、81.94%;课堂实验教学500学时、31.25学分,分别占课堂教学的17.72%、18.06%。集中实践教学(含毕业论文、生产实习及拓展训练)45.5学分。实践教学包括课堂实验教学与集中实践教学,计76.75学分。

从图2可以看出,棉花实验班课堂教学学分占课程体系总学分的79.18%;集中实践教学45.5学分,占课程体系总学分的20.82%。课堂教学体系中,通识教育平台81.5学分,占课程体系总学分的37.30%;学科基础平台课程39学分,占课程体系总学分的17.85%;专业方向课程45.5学分,占课程体系总学分的20.82%;专业特色平台课程7学分,占课程体系总学分的3.20%。

(二)理论课与实践课

从四大平台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堂实验教学的分布看,通识教育平台81.5学分,其中课堂理论教学66.5学分,课堂实验教学15学分,分别占课堂教学的38.44%、8.67%;学科基础教育平台39学分,其中课堂理论教学30.5学分,课堂实验教学8.5学分,分别占课堂教学的17.63%、4.91%;专业方向教育平台45.5学分,其中课堂理论教学37.75学分,课堂实验教学7.75学分,分别占课堂教学的21.82%、4.48%;专业特色教育平台7学分,无课堂实验教学,课堂理论教学7学分,占课堂教学的4.05%(见图3)。

图4是课堂教学体系中理论与实验教学学分分布,可以看出,课堂理论教学141.75学分,占课堂教学的81.94%,课堂实验教学31.25学分,占课堂教学的18.06%。

从棉花实验班课程体系看,课堂理论教学学分141.75,实践教学(包括课堂实验教学及集中实践教学)学分为76.75,分别占总学分的64.87%、35.1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分比例达到6.5:3.5,即理论教学:实践教学=6.5:3.5(见图5)。

(三)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

棉花实验班课程总门数是80门。通过对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课程门数进行分析,通识教育共38门课程,占课堂教学总课程的47.50%;专业课程包括专业方向课程和专业特色课程,共27门,占课堂教学总课程的33.75%,其中专业方向课程23门,占课堂教学总课程的28.75%,专业特色平台课程4门,占课堂教学总课程的5.00%(见图6)。

从图7可以看出,通识教育1358学时,占课堂教学总课时的48.12%;专业课程共840学时,占课堂教学总课时的29.77%,其中专业方向课程728学时,占课堂教学总课时的25.80%,专业特色平台课程112学时,占课堂教学总课时的3.97%。

从图8可以看出,通识教育81.5学分,占课堂教学学分的47.11%;专业课程52.5学分,占课堂教学学分的30.35%。

(四)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从课程结构看,棉花实验班课堂教学采取“必修+选修”的课程组合。从四大平台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分布看,通识教育必修课33门,选修课5门,分别占课堂教学总课程的41.25%、6.25%;学科基础15门均为必修课,占课程门数的18.75%;专业方向必修课17门,选修课6门,分别占课程门数的21.25%、7.5%;專业特色必修课2门,选修课2门,分别占课程门数的2.50%、2.50%(见图9)。

从图10可以看出,通识教育必修课1198学时,选修课160学时,分别占课堂教学总课时的42.45%、5.67%;学科基础必修课624学时,占课堂教学总课时的22.11%;专业方向必修课568学时,选修课160学时,分别占课堂教学总课时的20.13%、5.67%;专业特色必修课64学时,选修课48学时,分别占课堂教学总课时的2.27%、1.70%。

从图11可以看出,通识教育必修课71.5学分,选修课10学分,分别占课堂教学学分的41.33%、5.78%;学科基础必修课39学分,占课堂教学学分的22.54%;专业方向必修课35.5学分,选修课10学分,分别占课堂教学学分的20.52%、5.78%;专业特色必修课4学分,选修课3学分,分别占课堂教学总课时的2.31%、1.73%。

三、棉花实验班课程体系特点

棉花实验班课程体系具有横向类型拓展和纵向层次深化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横向类型拓展,强化实践训练,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应用人才培养既注重学生理论课程的学习,打好专业的理论基础,又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拥有熟练的操作技术,而应用能力培养的最主要的课程类型,就是实践课程。棉花实验班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并没有因为体现应用性的特点而弱化理论课程,而是在厚基础的前提下,强化实践训练。通过对实验班课程体系的横向课程结构进行分析,发现理论教学141.75学分,占总学分的64.87%,体现了厚基础的理念;实践教学学分为76.75,占总学分的35.1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分比例达到6.5:3.5,与传统农科类的7:3相比,强化了实践训练。

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紧密,如开设的《棉花栽培学》《棉花良种繁育》《棉田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等课程,既有课堂理论教学,又有4-6学时的课堂实验教学,同时还设置了历时两个学期的《棉花生产周年实习》,体现了注重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同时,更加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二)纵向层次深化,注重专业课程同时兼顾通识课程

在棉花实验班的课程体系建设中,课程体系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教育课程、专业方向教育课程、专业特色教育课程四大平台及实践教学,其中每个平台的修习要求不同,包括必修与选修课程,此外,课程的具体修习时间按照教学规律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由专业教师与任课教师共同商量选定。

通识课程是为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和学习专业知识技能做准备的课程,专业课是为学生日后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而开设的课程。棉花实验班的通识课程有38门,占总课程的47.50%,大多开设在第1、2学期,个别课程如创新创业教育、形势与政策等开设在第3、4学期;专业课程包括专业方向和专业特色课程,共27门,占总课程的33.75%。从课程设置可以看出,棉花实验班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同时兼顾了通识知识的传授。

(三)注重棉花全产业链课程的开发

棉花实验班作为农科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试点班级,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注重棉花全产业链课程的设置,突出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特点。实验班的学生来自作物学、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管理、生物学5个学科,涉及农学、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业经济管理、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等6个本科专业,涵盖棉花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在此背景下,跨学科、跨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有别于单一学科的专业门类,在课程设置上,设置了《棉花产业概论》《棉花遗传育种学》《棉花栽培学》《棉田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棉业经济》《棉花纤维加工与检验》《现代棉纺技术》《棉花种子加工与检验》《棉花产品质量安全与风险评估》《棉花转基因技术》《棉花生产与科研前沿进展》等课程,涵盖棉花生产、加工、流通等全产业链各环节,同时又兼顾跨学科人才培养的专业特点。

参考文献:

[1]吴水田,陈平平.“研究锻炼、能力培养、地方服务”三位一体课程体系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20(33):86-87.

[2]陈新民.应用型本科的课程改革: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J].中国大学教学,2011(7):21-30.

[3]陈飞.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调整与改革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4]李博,何永美,蒋明,等.新时代农业院校生态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大学教育,2020(8):9-11.

[5]李存.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创新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9.

猜你喜欢
课程结构深化拓展
中美两国教师教育培养目标与课程结构的比较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深化策略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优化的三种导向
试析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与类型改革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湖北民间舞蹈课程体系的建构
关于新形势下公证业务拓展的一点思考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孟子》课堂拓展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论公共服务政府购买范围之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