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儿童入学准备水平的实践研究

2021-06-15 20:38穆思宇
中国教师 2021年6期
关键词:小学化幼儿园教育区域活动

穆思宇

【摘 要】针对入学准备与“小学化”概念界限模糊的现状,笔者分析了入学准备概念、入学准备主体和入学准备对象,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入学准备的“点、线、面”评价体系。基于对入学准备的充分认识和了解,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开展了提高入学准备水平的实践探索并对实践效果进行了总结。合理的区域活动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儿童在学习适应性和社会适应性两方面的入学准备水平,为幼儿园开展入学准备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和参考。

【关键词】入学准备 小学化 幼儿园教育 区域活动

对于儿童而言,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他们人生第一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次跃变[1],小学生活开始,儿童将要面临各种各样的生存竞争,踏上各自的成长之路。由于学前教育阶段相对宽松的学习生活环境与小学教育阶段相对紧张的环境相比,具有非常大的差异,因此如何顺利的实现幼小衔接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入学准备正是为幼小顺利衔接所提出来的概念,该概念最早由美国国家教育目标委员会在1985年提出[2],其后,入学准备被定义为“学龄前儿童为了能够从即将开始的正规学校教育中受益所需要具备的各种关键特征或基础条件”[3],后来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发现入学准备不能仅仅从儿童发育发展的个体视角来定义,应该从更广泛的视角来表述入学准备[4]。

幼儿园是儿童学前教育的主要场所,幼儿园教师是学前教育最重要的执行者,儿童的很多特征都会在幼儿园活动中体现出来,倘若幼儿园教师能够根据这些儿童特征分析出儿童的发展水平,并根据学前准备相关标准因材施教地引导和教育儿童,将对儿童的学前准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幼儿园的教育质量直接影响着儿童学前准备的质量。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的主要教育方式,如何在区域活动中提高儿童的发展水平和入学准备质量,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针对目前幼儿园部分教师和部分儿童家长对入学准备概念认识模糊的问题,本文首先对照2018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以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厘清、分析入学准备的概念和内涵,然后结合幼儿园工作实践,对区域活动提高儿童入学准备水平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一、入学准备内涵分析

目前,很多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对入学准备和“小学化”概念界限比较模糊,特别是家长,认为治理“小学化”就是要求幼儿园不许采取任何教学手段来引导儿童学习。因为担心儿童升入小学后跟不上学校的教学进度,担心自己的孩子由于没有在幼儿园期间参加各种补习而 “输在起跑线上”,有些家长对幼儿园教育产生不满情绪,甚至认为幼儿园不进行小学教学内容的渗透,是强迫家长给孩子报名课外班,额外产生了很多经济和精力上的投入。部分幼儿园教师在入学准备和“小学化”问题上也存在“行而不知”的现象,没有起到为家长解惑的作用。

1. 入学准备概念

首先,入学准备是儿童在身体素质、社会适应性、学习适应性等多方面的准备,是一个贯穿整个幼儿园教育过程的准备[5],是对儿童学校生活甚至终生都具有影响力的准备,而不仅仅是狭义的数学、语文、英语等学业准备。其次,《通知》中指出的“小学坚持零起点教学”与《指南》中要求的大班儿童科学认知目标不但没有冲突,反而相辅相成:零起点教学是要求小学教学进程要坚持零起点,取消知识储备测试、竞赛获奖优先等加重儿童教育“小学化”的政策;而认知目标虽然也对数学、读写能力等做出了具体要求,但其关注的是儿童的学习品质、认知能力和规则意识,这些才是入学准备主要目标,对儿童后续的学校学习和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2. 入学准备主体

如果按照成熟模型理论,儿童只要到了该上小学的年龄,就应该从学前教育转入小学教育,不管儿童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适应能力等方面是否准备好,此理论下入学准备的主体是小学。按照互动主义或生态模型理论,儿童年龄不能作为入学的唯一判据,还应该将儿童的身心状态是否成熟、是否适合学校教育作为依据,此理论下入学准备的主体是儿童本身。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前两种理论都不够全面和准确,入学准备的主体应该包括多个方面,主要包括儿童、幼儿园、小学和家长,因为入学准备是一种全面的准备,是学前教育跨越到小学教育的准备,仅依靠单一主体是无法实现的。

3. 入学准备对象

入学准备究竟该准备些什么,也是社会、家庭和学校都比较关注的问题。从学校学习的角度来看,入学准备主要包括读写准备和数学概念准备,但有些学者认为,入学准备应该包括认知准备和非认知准备两个方面,其中认知准备包括各种认知技能,而非认知准备主要包括情绪社会性和人际关系等[6]。笔者认为入学准备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即身体素质准备、学习适应性准备和社会适应性准备。其中身体素质准备包括身体平衡性、协调性和运动能力等;学习适应性准备包括学习品质、认知能力、读写能力、数学思维等;社会适应性准备包括自理能力、规则意识、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等。

4. 入学准备评价体系

只有清楚了入学准备的评价标准,才能有的放矢的在幼儿园教育中开展入学准备工作。本文探讨了一种点、线、面的评价体系,“点”即儿童个体评价,“线”即幼儿成长过程评价,“面”即幼儿成长环境评价。

儿童个体评价是从儿童本身各方面能力上对儿童是否已经具备学校教育条件来对入学准备情况做出评价。国外在儿童个体评价方面已经进行了很多相关研究,提出了諸如Vane幼儿园测验[7]、Brigance筛选测验[8]、Goodenough–Harris绘画测验[9]、Peabody图词测验[10]等测验标准。儿童个体评价是一种静态评价方法,关注的是儿童即将升入小学前所具有的身体条件、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忽略了儿童的成长过程和教育环境,因此仅仅依照个体评价指标去开展入学准备是不够科学和全面的。

布朗芬布伦纳认为儿童入学准备评价应该将时间因素考虑进来[11],儿童在入学前的状态不仅仅是由幼儿园大班的学习、生活状态所决定,更是由儿童的成长过程所决定,是一个时间的积累过程,需要对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进行阶段性的入学准备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育培养计划和方案,这样才能保证儿童在入学前完成入学准备。

儿童的发育、发展离不开儿童的成长环境,儿童的入学准备也不应该是儿童个人的准备,因此入学准备评价中应该对儿童成长环境做出合理评价,例如,幼儿园的硬件配置、师生比例、教师学历、教师职称、班级规模等[12]。英国剑桥大学家庭教育研究中心研发的入学准备评估工具对幼儿园教师行为、幼儿园教育环境、家长行为和家庭教育环境进行了评价[13],该评估工具由于其全面性和可操作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在入学准备评价体系中,由“面”浓缩到“线”,即儿童的成长环境决定了儿童的成长过程;由“线”浓缩到“点”,即儿童的成长过程决定了入学前儿童个体的入学准备是否达标。因此,评价儿童入学准备是否充分与合理,要兼顾“点、线、面”三个不同视角的评价。

二、入学准备在区域活动中的实践探索

儿童的幼儿园教育兼顾了入学准备评价体系中“点、线、面”三个不同视角的教育与培养,因此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幼儿园教育中开展入学准备。入学准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准备,即身体素质准备、学习适应性准备和社会适应性准备。区域活动是幼儿园开展入学准备的重要方式,区域活动是指幼儿教师根据幼儿的阶段性发展特征,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地投放活动材料,营造环境氛围,让幼儿在区域中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合作伙伴,积极主动地进行操作、认知和交往的活动[14]。幼兒园教师可以通过区域活动来观察儿童的成长情况,并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发育特征,有意识地根据入学准备不同阶段的要求在区域活动中提高儿童各方面的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区域活动验证教师教育引导行为的效果。总之,区域活动在儿童入学准备方面可以实现对儿童的观察、教育、验证、再教育这样一个闭环促进体系。因此,我们对入学准备中学习适应性准备和社会适用性准备在区域活动中的实现进行了实践探索。

1. 学习适应性准备

儿童入学准备中的学习适应性准备主要包括学习品质、认知能力、读写准备和数学思维,其中学习品质是较为重要的准备内容,对儿童今后的学业成就具有重要影响。学习品质是指儿童在学习行为中具有的学习倾向和学习风格,可以具体化为学习专注力、学习坚持力、学习好奇心、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灵活性等[15]。

为了培养儿童的学习品质,我们设计了搭建污水处理厂的区域活动。活动中,教师利用多媒体3D技术给儿童讲解污水处理厂不同部分的建筑结构,并鼓励儿童根据教师的讲解简单描述自己想要搭建污水处理厂的哪个部分以及该部分具有的基本特征,如层数、形状等。进入搭建区后,儿童利用不同形状的积木自主搭建污水处理厂,由于每种形状的积木数量有限,儿童需要学会不同形状积木之间的替换。当教师发现部分儿童搭建不成功想要放弃时,会主动介入,帮助解决问题并鼓励他们完成搭建。

在搭建污水处理厂区域活动的设计上,为了提高儿童的学习专注力,我们设计了进入搭建区前的描述环节,对描述比较清晰的儿童给予表扬和小红花奖励,这样使儿童意识到学习专注力的重要性;投放一定数量不同形状的积木是为了促使儿童完成积木之间的替换,提高儿童的学习灵活性;鼓励儿童克服困难完成搭建,是为了让儿童懂得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提高儿童的学习坚持性。当儿童搭建成功后,教师会提出表扬并简单总结,让儿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潜意识里给儿童灌输一种理念,即学习需要专注性、坚持性和灵活性,使学习适应性准备在区域活动中得到了体现。

2. 社会适应性准备

儿童入学准备中的社会适应性准备主要包括自理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情绪管理和规则意识。

为了提高儿童的社会适应性,我们开展了跨班区域活动,跨班区域活动是指在同一活动时间和最大化的活动区域空间内,儿童打破班级界限,跨越自己的班级到他班自主计划、自主体验、自主发展的学习活动[16]。我们在活动中设立了“快递小公司”区域,“快递小公司”的工作是将特定的物品送给其他班级特定区域的教师,要求运送过程中物品不能破损,成功完成快递任务后,孩子们会得到游乐币作为奖励,可以去游乐区消费游乐币玩各种游戏。为了提高儿童的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表达能力,“快递小公司”要求“小快递员们”将快递物品进行整理和打包,快递的物品包括衣服、文具、书包等,孩子们需要在没有教师可以依赖的情况下,自己完成折叠衣服、摆放文具和整理书包等。快递物品送到指定地点后,“小快递员们”要清晰地对快递物品进行描述,确认快递单,教师也会适当地设置一些小困难来锻炼幼儿处理事情的能力。

在“快递小公司”设计上,为了实现入学准备,我们特意选择了孩子们上小学后经常接触的物品,通过整理这些物品来锻炼儿童上小学需要的自理能力,同时增加物品描述环节和与他班教师沟通环节,锻炼儿童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考虑到儿童在家对父母的依赖性以及在班级对教师的依赖性可能导致部分孩子不愿意自己完成这些事情,我们利用游乐币作为奖励,激励这些孩子尽快完成快递任务,有效提高了孩子们的社会适应能力,达到在区域活动中做好入学准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Mcclelland M M,Acock A C,Morrison F J. The impact of kindergarten learning-related skills on academic trajectories at the end of elementary school[J].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2006 (21): 471-490.

[2] National Education Goals Panel. Ready schools: a report of the goal 1 ready schools resource group[R]. Washington: National Education Goals Panel, 1998.

[3] Gredler G R.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 what the future holds[J].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2000,37(1):73-79.

[4] Demma R. Building ready states—a governors guide to supporting a comprehensive, high-quality early childhood state system[J]. NGA Center for Best Practices,2010:28.

[5] 邓祎,欧星,罗岚,等. 促进幼儿入学准备的园本活动体系[J]. 学前教育研究,2018(10):70-72.

[6] Duncan G J, Dowsett C J,Claessens A,et al. School readiness and later achievement[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07(6):1428-1446.

[7] Mcknab P A,Fine M J. The vane kindergarten test as a predictor of first grade achievement[J].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1972, 5(8):503-505.

[8] Helfeldt J P. Test Review: The brigance k&1 screen for kindergarten and first grade[J]. The Reading Teacher,1984,37(9): 820-824.

[9] Hunter E. Cognition and behavior in a prevalent cohort of children with epilepsy in rural northern Tanzania: A three-year follow-up study[J]. Epilepsy l& Behavio,2015,51:117-123.

[10] Goriot C,van Hout,Roeland,et al. Using the peabody picture vocabulary test in L2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effects of L1[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 Education & Bilingualism,2018:1-23.

[11] Bonfenbrenner U. Making human beings human[M].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2005:57.

[12] 王亞鹏,董奇. 入学准备性研究及其对早期教育的启示[J]. 中国教育学刊,2018(2):39-44.

[13] Hughes C,Daly I,Foley S,et al. Measuring the foundations of school readiness: introducing a new questionnaire for teachers-the brief early skills and support index (BESSI)[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15,85(3):332-356.

[14] 刘逸菲. 基于区域活动启蒙幼儿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3):89.

[15] 索长清. 幼儿学习品质之概念辨析[J]. 学前教育研究,2019(6): 35-44.

[16] 陈颖清. 自主体验 潜在发展—《指南》背景下大班跨班区域学习方式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4(9):60-61.

(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回龙观幼儿园)

责任编辑:高珊

1040756279@qq.com

猜你喜欢
小学化幼儿园教育区域活动
刍议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民间艺术文化的渗透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简谈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与幼儿的主动发展研究
品三口而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