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和美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材;课程资源;家国情怀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28-0072-02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新时代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人文学科中的基础课程,历史教育理应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科育人”的隐性资源,引导学生从历史角度观察社会、思考人生,进而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现结合统编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新文化运动”一课的教学,谈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1.重回历史现场,激发“人性”思考。
受篇幅限制,教材对史实的叙述比较精炼,大多呈现结论性的认识。如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教材用一句话概括:“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这句高度浓缩的结论脱离了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也很难让学生将新文化运动与人性解放联系在一起。思想源于时代,教师应巧妙地创设情境,构建生动的历史场景,将学生带回历史现场,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感受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历史现象的特殊性,进而形成全面、客观、公正的历史认识。不妨提供以下不同角度的材料:
材料1:旧时北京大学师生问好的场景
教员:“老爷们请起立!”众生:(慵慵懒懒地做动作)教员:“老爷们好!”众生:“大人好!”教员:“老爷们辛苦了!”众生:“升官发财!”
——节选自《新编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初中历史)》
材料2:瑞珏要生孩子时,恰逢高老太爷去世。如果瑞珏在家生孩子,就会有“血光之灾”。几天后,瑞珏在城外一间阴暗潮湿的小屋里难产而死。
——节编自巴金《家》
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旧体制的瓦解和新体制的建立激起国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但是,这几则材料将学生的目光聚焦到民国初年黑暗的社会现实,这种种现象表明,辛亥革命尽管越出了封建王朝的旧轨,却未能改变王朝背后的封建礼仪及社会心态。这种问题聚焦的处理方式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冲突: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国人,该何去何从?在这种直击心灵的叩问下,学生意识到:辛亥革命唤起的希望与黑暗的政治现状形成强烈的社会危机,将种种积弊、痼疾一一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同时,也成为社会转机的起点。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在愤懑、失望之后,开始反思困局并探索新的救国救民之路,他们不再停留在制度层面而是转向国人的精神层面,追溯几千年来沉淀的文化传统,开始勇敢理性地批判传统。
2.重温冲突观念,理解历史人物。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结合具体、生动的史实,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历史学习,积极参与历史教学活动。”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灵活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历史人物,将其放置到相应的时代背景中,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理解历史人物,进而体会他们在人生选择中的伟大与智慧。
在讲授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时,教师向学生呈现油画《兼容并包》,学生很容易发现在一群西装革履的人物中有一个打扮异样的人,他留长辫,戴圆帽,穿长袍。当学生感觉怪异的时候,教师呈现如下富有冲突性的史料:
材料3: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
——陈独秀
材料4:许多人笑我痴心于清室,但我之忠于清室,非仅忠于吾家世受皇恩之王室——乃忠于中国之政教,即忠于中国之文明。
我孔子教人之法,就好比数学家的加减乘除,在数千年前,其法是三三得九,如今二十世纪,其法仍然是三三得九,并不会三三得八。
——辜鸿铭
前面关于新文化运动背景的分析,学生已经认识到反对维护封建统治的旧伦理、旧道德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自然地认同材料3中的观点。当学生看到材料4中辜鸿铭的做法时,不禁给他贴上顽固保守、食古不化的标签。如何看待这种看似冲突的观念和行为?这一问题抛出后,学生陷入了沉思。教师以当时的历史情境为依托再进行条分缕析,带领学生走出了认识误区。
此处的设计让学生在走近历史人物的情感和抉择中,对传统文化与传统思想价值体系产生认同感,对新文化运动诸健将的果敢与担当产生尊崇感,进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3.重觅历史本真,涵养家国情怀。
历史学科独特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承担全面育人育才的使命,在引领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中涵养家国情怀。基于此,教师应带领学生立足现实看历史,从民国初年的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走进我们生活的当今社会。
关于新文化運动的影响,教师可以引用一些情境性史料进行教学。例如,发动“五四运动”的北大学子展示了受科学精神洗礼的一代青年学子的形象,开始追求有价值的人生,不再是浑浑噩噩的纨绔子弟。这样的设计让学生体会到新文化运动对以后中国革命的思想宣传作用,看到五四新青年投身民主革命的热情,感受到《新青年》影响下的一代青年对国家民族的担当。
之后,教师引用陈独秀《敬告青年》中的一段文字,启发学生思考,新文化运动蕴含的精神价值对我们今天的青年有什么指导意义,以此激发学生对自己的人生与使命的思考。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