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全 王曙华
【摘 要】南通“立学课堂”是课改所期待的一种生态课堂模式,它强调了“立德树人,学为中心”的育人理念。以“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为例,阐述了初中化学落实立学课堂教学要求的实践路径: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实现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统一;通过优化教学过程,实现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统一;通过优化教学评价,实现立德树人与课堂教学的统一。
【关键词】初中化学;“立学课堂”;碳和碳的氧化物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28-0018-03
【作者简介】1.杨林全,江苏省如东县丰利中学(江苏如东,226408)教学处主任,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2.王曙华,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南通,226001)化学教研员,高级教师。
一、教学设计理念
立学课堂要求课堂教学要优化教学内容,以课标为统领,以学情为基础,通过知识的条件化、情境化、结构化,科学处理教材内容,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教学导向。教学中各个活动板块都设计两三个小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具体的学科问题,较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实现他们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统一。
立学课堂要求课堂教学要优化教学过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教师教授简明、引领得当,学生自觉先学、有效合作。为此,教学中,一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自学、自问、自练的方法和机会,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深刻体验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二是按照学生的需要,选择共同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深度合作学习,实现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统一。
立学课堂要求课堂教学要优化教学评价,坚持以生为本,突出育人导向,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如何在教学中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关键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两点:一是充分利用合作学习中的同伴指导、同伴示范、同伴监督、同伴评价等,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益,促进学生的成长;二是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落实学科教育价值,实现立德树人与课堂教学的统一。
二、教学实践
1.自主先学。
课前已经请学生完成了导学案中“一、学会自主先学”部分的内容,根据批阅的情况来看,他们做得比较认真,但也有学生提出在构建单元知识体系上存在困难。于是,笔者展示了某同学的单元知识体系图(图1),在表扬该同学后提问:我们大家再仔细看看这张知识体系图,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设计意图:通过先学,一方面让学生发现未能掌握的知识和存在的疑难问题,为课堂教学中第一次合作学习提供学习的内容,让合作真真实实地发生,也为学生在组内和组间踊跃展示提供了机会。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先学的情况和合作学习的反馈,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的进度和效果,从而在课堂中随时调整,按照学生的需要和教学实际精选讲授内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2.合作学习。
问题1: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获知物质中含有碳元素?
学生交流:查阅资料、请教老师、实验探究以及通过物质的化学式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是否含有碳元素。
问题2:鸡蛋壳、白纸、小木棒、塑料袋可能都含有碳元素,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下,能不能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探究这些物质中是否含有碳元素呢?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最想探究的物质,然后设计实验方案,预测可能的现象,交流、互评、改进后进行实验,最后展示实验结果或分析失败原因。
问题3:当鸡蛋壳中加入稀盐酸后,生成气泡的速率是如何变化的?假如我们需要平缓地得到气体,可以怎样来改进装置?如果要控制該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我们还可以怎样来改进装置?
(设计意图:课中利用小组合作解决疑难问题、实验探究等,这样的安排便于合作交流,更利于生生互动,大部分基础性问题在小组合作中得到了解决。教学时应重视合作中问题的发现与收集,强化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再生性错误或学生还不能解决的问题。)
3.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
问题1:再看图1,我们还可以发现什么?
学生交流:各含碳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以及在转化中体现出的各含碳物质的化学性质,还可以由此进行命题。
图2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用于“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假设你是命题专家,你想借由此图考查学生哪些方面的问题?请将这些问题写下来并尝试独立解决。
以小组为单位,将所有成员提出的问题进行汇总、整理并写在各组的小白板上,然后组内解题。最后各组同时展示组内命题成果。
问题2:刚才所有小组都发现了一个问题,此装置缺少一个尾气处理装置,我们可以怎样来处理尾气呢?
学生交流处理方案。
(设计意图:通过精当地创设情境,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保证了绝大多数学生参与进来。引导学生不仅发现问题,还完整地将发现的问题书面表达出来。在这一过程中,着力于颠覆灌输式的课堂教学,着力于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力求对学生的未来负责,指导学生用化学思维看问题、看世界、看人生。)
【评析】
杨林全老师秉持“立德树人,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念,通过精选的素材情境、精巧的教学设计、精当的课堂组织和精致的教学语言,较好地诠释了南通市初中化学“立学课堂”的教学新样态。
本节课选取鸡蛋壳、白纸、小木棒等生活中常见的含碳物质为素材,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创造了真实的学习情境。课堂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案”,采用开放式学案。学案中充分留白,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自主建构、自我完善的学习空间。本堂课始终围绕着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层层推进。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初步解决问题,设计活动方案探析疑难问题,实现高效学习的同时努力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
1.价值立人,落实学科育人的根本宗旨。
立学课堂强调课堂中的一切活动都应基于人的需要而展开,指向为了人、服务人的发展目的。立学课堂的学材取舍需要坚持德育要素、课程理念、生活原则,突出课堂教学的素养导向。化学学科课程理念的核心和德育要素主要体现在学科育人价值、学科社会价值和学科本质价值三个方面。所以,教学需要通过生活化的素材选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正确认识化学科学对人类进步和发展的贡献。
本节课教学中所选用的情境素材源于生活实际,采用的探究方法源于课堂实践,讨论的尾气问题体现了应用价值。利用这些情境素材,杨老师充分挖掘了化学学科的学科核心价值,落实了学科育人的根本宗旨。
2.文化立根,践行案单导学的操作路径。
立学课堂主张“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对于初中学生而言,自主学习的能力还不够成熟,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支架,以帮助学生明晰目标、指导学法。从一定意义上讲,导学案具备了支架的功能。
本节课使用的导学案,其最大特点就在于它的开放性。从“学会构建知识树”到“学会合作学习”再到“学会自主命题”,学案处处可见大量留白,真正实现了教学的起点从学情出发,按照学生的需要,选择共同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深度合作学习,实现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统一。同时,这样的学案能较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从而有较大的弹性和适应性,实现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统一。学生在学案上对实验的设计方案不断改进,体会化学的求真、求善、求美。这种浸润式的教学方式,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改变学生的观念,体现了学科的育人价值。
3.评价立身,崇尚理性批判的科学精神。
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如果不能独立思考、理性判断、科学评价,就缺乏提出問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更无法实现创新创造的品质。“立学课堂”要求从学习方式的层面培育学生不迷信、不盲从的理性精神和批判意识。
本节课,学生提出了三种类型的问题:一是学生现有知识与素养目标的落差,二是学习过程中生成性的知识运用问题,三是根据自己构建的知识体系图,结合具体情境进行的自主命题。学生围绕以上问题,提出猜想,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操作收集证据并加以推理,完成知识的构建。这种以问题为引领的教学,充分体现了立学课堂尊重科学、崇尚思考的价值理念,引领学生充分想象、科学探究、合理判断,独立寻找证据再得到结论。通过预测、验证、推演式的学习及相互评价过程,学生将碎片化的知识结构化,认知得到更深入的发展,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教学也促进了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关键能力的养成,为其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
指向“立人”“立根”“立身”的初中化学立学课堂,不仅仅是为了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思维质量的提升、思想品质的发展和人格道德的完善。
(评析人:王曙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