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菁烨
无论是诸子百家,还是辞赋散文,或是演义小说,文言文经典凝结着古代先贤的智慧,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情感,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可见,文言文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还有一定的教育功能。但是,目前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却成了师生共同面对的一大困难,现状着实令人担忧。
虽然文言文精练的语言表达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异,在阅读过程中易导致学生理解困难,但这不能成为我们面对文言文阅读时草草了事的借口。文言文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缺乏文化意识。我们常常发现,教师在课堂上更加注重文言文的翻译教学,对文本中的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式,字字落实,精准解释,明确各类文言现象。教师译完学生译,译完字词译句子,课上读译文,课后整理知识点。可是,这样单一枯燥“抠字眼”式的“轮番轰炸”,消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学习功利性强,缺乏独立思考。文言文阅读具有一定难度,学生往往兴趣不高。但为了高考文言文阅读部分多得分,他们认认真真背解释,踏踏实实做笔记。学生被所谓的标准答案束缚,无法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渐渐形成思维惰性和思维定式。
所以,文言文阅读教学可谓任重而道远,进行相关的实践探索,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这样的情况,本文贯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思辨性阅读的理念要求,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为目标,力图探寻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深入。
1.思辨性阅读的内涵。思辨性阅读作为一种阅读方式,将思辨的精神内核融入阅读过程,余党绪先生将思辨性阅读理解为借助批判性思维的原理、策略与技能开展的阅读,并提出了内容理性、态度批判、过程思辨三方面的要求。
2.思辨性阅读的新课标要求。“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是新课标提出的学习任务群之一,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思辨性阅读,“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认清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提高理性思维水平”。这就为教师进行文言思辨性阅读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明确目标。
1.合理质疑。质疑是针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矛盾提出问题,寻求合理解释,从而加深阅读理解的层次。质疑并不是让学生去“唱反调”或是去发现他人的缺点,而是学会发现问题,从而推进思维的进步。
(1)质疑形象。《鸿门宴》中的项羽被概括为目光短浅、为人不忍的失败者,这与我们熟知的光明磊落、灭秦称霸的盖世英雄形象,重情重义、乌江自刎的悲情人物形象,似乎不大一致。那么项羽这一历史人物到底如何?我们可以结合《史记·项羽本纪》中的“太史公曰”,以及《史记·高祖本纪》《史记·淮阴侯列传》《留侯论》中有关项羽的文字,对其做出客观的评价。
(2)质疑情感。苏轼在《赤壁赋》中表现出寄情山水的旷达胸襟,超越世俗的心灵境界,充满哲学的人生思考。那么作者真的无欲无求了吗?寄情山水是否只是仕途失意彷徨、精神孤独苦闷时的一种无奈选择呢?作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士大夫,为何不恪守积极入世的信念理想呢?我们可以从“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作者的其他作品中搜寻求证,也可以从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中寻求答案。
(3)质疑评价。对于欧阳修的名篇《醉翁亭记》,历代讀者有着大相径庭的评价:苏轼以“其辞玩易,盖戏云耳”八字概括,朱熹却认为“欧公文亦多是修改到妙处”,归有光总结不过是“风流太守之文”,杨长孺却赞扬文章“和平深厚,得文章正气”。文章在文辞、结构、情感上到底如何,我们需要自己深入文本去体会。
2.理性分析。逻辑有判断、推理等形式。学生在面对说理类的文本时,要关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观点的确定与矛盾,论据的形式与联系,在现实生活中,做到科学严密地分析问题,有理有据地表达观点。
(1)厘清因果。《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说服秦伯从亡郑使得“邻之厚,君之薄”,对秦无利有小害;到舍郑“君亦无所害”,对秦无害有小利;再到最后“阙秦以利晋”,对秦有大害。三条理由层层深入,剖析利弊得失,最终使郑成功与秦结盟,使得晋军撤离。我们学后也要懂得,厘清因果关系,摆事实、讲道理,把原因说透,才能令人心悦诚服。
(2)合理类比。《游褒禅山记》通过作者游览褒禅山的经历,得出深思需有志、有力、有物的道理,联系日常,令人深思;《教战守策》用“天下之势,譬如一身”的比喻,说明“养之太过”的危害,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师说》借“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对比,强调求学的重要,发人深省。
(3)严谨推理。归纳法是一种由个别到普遍的推理方法,但我们在论证中不能堆砌材料,以例代证。如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罗列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的事例,得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的结论,我们可以思考:这样的归因合理吗?是普遍规律吗?有其他类似的情况吗?是否有反例存在呢?
3.辩证思考。辩证思维要求全面、发展、动态地看待事物。我们要学会理解作者的观点、论据、思路,但不能完全被作者“牵着鼻子走”——想想作者的立场角度,站到事物另一面来看问题;想想作者的时代背景,再站到现今社会来回望事件,独立思考,创新观点。
(1)去粗取精。苏洵的《六国论》把“六国破灭”的原因归结于“赂秦”;苏辙的《六国论》重在分析“天下之势”,寻求“自安之计”;苏轼的《六国论》强调了士对于“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的影响;李桢的《六国论》先破后立,认为“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就像“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同一历史事件,不同作者有不同的剖析,我们只有对这些观点去粗取精,才能形成自己的见解。
(2)分清主次。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虽是一篇悼念死者的文章,其情真意切为人称道。但在讲述柳宗元生平的内容中,我们发现柳宗元之所以为文学大家,一方面是因为其自身有才华与远大的抱负;另一方面是因为社会时局的变化,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创作。柳宗元能够成为文学大家,以上两个方面都必不可少。但是,柳宗元个人在文学上的努力与追求,才是成就他的主要方面。由此,我们明白了分析问题,要分清主次,避免平均用力。
(3)与时俱进。荀子的《劝学》作为勉励求学的论述经典,生动形象而又气势磅礴地论证了学习的意义、作用和方法。学习固然需要积累、坚持和专注,这无可非议,但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学习方式多样,我们若还在原地踏步,势必被时代的洪流淘汰。因此,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我们的学习理念和方法。
董毓老师曾说:“一个有效的读者应能够提问、预测、反思。在读前、读中和读后,都进行和已有知识的链接、联想,考察它和更大范围的问题的相关性,进行个人的评论。”在高中文言教学中落实思辨性阅读,既是对经典的涵养、文化的传承,也是对思维的训练,更是对人才的培养、理念的创新。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高中文言文思辨性阅读切不可浅尝辄止。从汲取知识到深度学习,从模仿感受到讨论延伸,从单篇细读到多篇比较,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实践到与“跨媒体阅读与交流”“当代文化参与”等多个学习任务群的融合,如何更好地深耕文言文这块瑰宝,值得每一位语文教育者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