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萍
导学单是课前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和目标,精心设计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习方案。就语文学科来说,导学单的内容呈现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如:字词的罗列和自学、围绕课文内容的探究任务、围绕课文结构的探索发现、围绕核心目标的实践操练、课外拓展的相关内容等。
一、操作方法
1.课前导学。课前导学单,教师要提前下发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读书预习,自主学习。在设计导学单时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重点字词的罗列,引导学生初步理清楚课文内容,让学生在课前导学的过程中逐步掌握课前学习的方法,从而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也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辅助。
2.课中导思。课中导思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在设计导学单时可以围绕课文结构、内容等进行合作探究,围绕核心目标进行实践操练,以填空或者表格形式为主,创设情境,从而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更加直观和立体。
3.课后导练。语文的自主学习是学生自我能力开发、个性化发展的一种行为,因此教师在设计导学单时要充分利用文本,对知识进行迁移和运用。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让学生在综合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
4.评价激励。导学单的设计也要注重评价。师生共同进行评价操作,在熟悉评价标准的同时帮助学生达成语言表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案例研究
以四年级语文上册《爬天都峰》导学单为例。
1.课前导。《麻雀》这篇课文作者是按照( )的顺序把( )( )( )都写了下来,活灵活现地展现了麻雀和猎狗相遇时的情形。
2.课中学。
3.课后练。引导学生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练写片段。
(1)我和老爷爷沿着山路往回走,一路上遇到了许多游人。有的望着险峻的天都峰退缩了,有的人在曲折的山路上犹豫不前,有的人看到曲折的道路不知该如何前进……
展开想象:“我”和老爷爷会怎样向游人讲述爬天都峰的感受?请按照顺序把感受写清楚。(50字左右)
(2)觀察家人炒菜、擦玻璃或者做其他家务的过程,用一段话按先后顺序并用上合适的动词把做家务的过程写清楚。(100字左右)
读:同桌交换,相互读一读。
圈:用红笔勾圈出片段中表示动作的词语。
评:圈竹节,给评价。
拔节卡
【案例分析】
让学生通过预习,结合本单元学过的课文《麻雀》,为梳理新课的写作顺序做铺垫。《爬天都峰》一课的重点是梳理作者的写作顺序。教师先引导学生通过在阅读中找到关键词来了解爬山前的内容。然后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板贴说说课文按“爬山前、爬山中、爬上顶峰后”的顺序分别写了什么。这个环节教师可以以表格的形式给学生小组合作一个支架,直观地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不仅可以降低学习难度,使课文内容更加清晰,也关注到了学生的学习经历,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锻炼了概括和表达能力,学习到了作者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将事情写清楚的。
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结合配套练习册的题目,让学生在课后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作者的写作方法进行运用,按照一定的顺序将爬山中的感受写清楚。按照什么顺序的选择交给学生自己思考,比如可以按照爬山时间推移的顺序,也可以按照爬山地点变换的顺序等。此环节可以放置在课后导学单中,让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锻炼。
教师在利用导学单时也要注意慢慢提升导学单的难度,在结合本课内容的同时还可以针对习作单元的特点进行写作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对后面的习作进行一个铺垫。让学生观察家人做家务的过程,用一段话按先后顺序并用上合适的动词把做家务的过程写清楚。在完成课后小练笔后可以同桌交换,相互读一读,用红笔圈出片段中表示动作的词语,给出相应的评价,以评促学。
三、研究结论与注意点
(一)研究结论
导学单的设计使教师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而立体化情境学习的方式则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
导学单能够关注到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帮助学生合作学习。
导学单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研究注意点
1.设计导学单要有整体意识。设计导学单时,教师应当充分备课,将单一的知识点整合到知识系统里,梳理好知识点后,就要站在整体的角度去串联知识点,让学生能更加清晰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将预设的问题系统化、模块化,落实到导学单中。
2.设计导学单要注意循序渐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非一日之功,理解能力的提升也非一蹴而就,教师要注意慢慢提升导学单的难度。学生在学习期间,在不同时期根据相应的目标解决问题,教师也要给予学生引导和鼓励。
3.设计导学单要注重实践性。学生可以从他们自己的生活中选择感兴趣的问题作为研究学习的对象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有选择地、有目标地去探究,这种学习是出于自己的兴趣而非老师强加的,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大有裨益。
(作者单位:上海市嘉定区古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