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学课堂”,激活学生思维

2021-05-30 19:37薛法根管建刚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1年3期
关键词:问学思维评价

薛法根 管建刚

编者按:2020年12月14日下午,江苏省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2020年度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召开。中华附小两位教师分别执教了《四季之美》和《伯牙鼓琴》后,本期年会组织了一场由特级教师参与的高端沙龙研讨活动,他们就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假学习、浅学习、被学习”的问题,结合上述两节示范课和自身教学实际,对激活学生思维的途径与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

【主持】

薛法根,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苏州市教科院副院长、苏州市盛泽实验小学校长

【特级教师研讨】

管建刚、李伟平、陈红、杨金林、张晨晖

薛法根:今天研讨的主题叫“激活学生思维,提升语文素养”。这两个词组是什么关系呢?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通过激活学生思维,实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大家知道,我们是在“语文素养”这个大的背景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素养”将在2021年出台,目前我们所了解到的是国家制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语文素养”,包含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语言建构与运用,第二个方面是思维发展与提升,第三个方面是审美鉴赏与创造,第四个方面是文化传承与理解。而语言与思维是语文素养的基础,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够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发展,这是对今天所谈问题的一个解释。

那么,为什么要提这个话题呢?因为在语文教学当中存在着三种现象:第一种叫“假学习”,学生似乎在学习,其实他只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很多课堂上的提问、回答,其实并不是真正在学习,没有思维含量,这就是“假学习”;第二种叫“浅学习”,就是教师所提的问题,学生所回答的内容,缺乏思维的深度,是在学生已有水平上的滑行,在语言文字表面滑行,这个现象比较普遍,用我们的话讲,就是把课文捋一遍结束了;第三种叫“被学习”,我们在课堂上常常看到,都是教师在不停地问,学生跟着问题去回答,缺少主动学习思考。正因为存在着“假学习、浅学习、被学习”,所以我们提出了“激活学生思维”的主张,倡导学生主动地、积极地、独立地思维,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谈论这个话题的核心要义。那么,如何来解决教学中的这些问题呢?其实,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方法。下面请大家结合今天下午的这两堂课,也可以结合我们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在常态教学中,对“激活学生思维”有哪些卓有成效的做法。

陈红:“问学课堂”是潘文彬校长和他的团队一直坚持做的,我觉得在今天的这两节课中,应该说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第一是“问学单”的使用。从学生写“问学单”开始,学生的思维就开启了,以问促学,以问推动学生学,这当然是真正意义上的学。第二,我们再回顾这两节课,既是语言运用的好课,也是通过语言文字的运用,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在第二节课中,教师以自己的教学高度,推動着学生语文学习素养的形成。我记得有这样一句话,“不能激活学生思维的教学,是不道德的”。这句话对我的触动特别大,因为教学不能在平面上走,不是已经把哪个问题提出来了,在课堂当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就算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所以,这两节课中“问学单”的使用,教师问、学生问的双向结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课堂教学有了新的高度。

薛法根:“问学单”,是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师生在课堂交互讨论当中解决问题、深化问题,然后带着新的问题“出”课堂,最后是带着更多的问题、更深的问题“出”课堂。“问学”是贯穿整个课堂始终的。这是对我们非常有意义的一种提示。

杨金林:激发学生的思维,我认为有三个层面需要精心设计。第一,明确问题怎么来问,要设计什么样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维。问题要有思维的含量,原来,我们教学当中问得更多的是“是什么”的问题,而很少问到有思维含量的“为什么”的问题。所以,问题的设计,要多触碰一下“为什么”这种带有思维含量的问题。我觉得问题需要有开放性,我们原来的问题设计得比较单一,就只有一个答案,学生缺少拓展思考的空间。如果设计的问题或者活动情境具有开放性,就有利于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问题的设计要指向知识的产生过程,而原来问题的设计都指向结果。比如:原来学识字可能就是说明字的音形义,现在指向字源追踪;原来可能就是学课文,现在还会涉及文体。问题要有融合性、综合性,而不是单一的一个问题。第二,设计有思维含量的问题之后,就要组织学生交流。学生在交流当中进行思维的碰撞,不仅仅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还应该组织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学生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对话,在多层次多元的对话中进行思维的碰撞,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第三,设计综合性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综合性的活动情境当中,进行深层次的结构性的探究,在跨学科的学习和学科综合性学习中来发展思维。

李伟平:学生所学的课文,大部分是高品质的思维和高品质的言语的有机结合,是两者同构共生的产物。就今天的两堂课来说,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从文本中去感悟高品质的思维与高品质的言语,感悟这两者是如何同构的。比如,五上《四季之美》一文,作者以独特的思维,从秋天的大雁、风声、虫鸣,写出了秋天的温馨美,作者选择了独特的景物来表达这种温馨美。再比如,写冬天冷时,作者说心情很好,体现出了和谐的美。作者是日本宫廷里的一位女官,平日很忙碌,而在大冷天可以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想,因为闲下来了,才有心情去欣赏冬日,捧着暖和的火盆,很闲逸。作者的思维是极其细腻、极其敏锐的。第二节课,赵爱珍老师从课文中的西山和细雨,引导学生去拓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课文中的表达方式和想象的言语,把这种思维想象表达出来,这是一种丰富的思维跟言语的同构。在语文教学当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精美的文章中学习思维的方法和品质,学习言语的感悟和表达结合起来的美。

薛法根:刚才李校长所说的,要从课文当中学习作者的思维,很多教师对此还是比较模糊的。《四季之美》这篇文章,作家是怎么写出来的?她有一种独特的构思,包括选择什么样的景物,用怎样的语言来描述,要表达自己怎样的一种情趣。所以对这篇文章,同学们提了那么多问题,比如,为什么要写一只两只萤火虫,为什么要写那些归鸦。这样的问题要不要回答呢?这样的问题是可以回答的。我们可以告诉学生,读散文不仅仅是读文,要从文到人,读到文章背后的那个人,这是要读到的第一层;第二层,是由他人读到自己。为什么作家看到归鸦后所描绘的画面那么美,而自己看到一只乌鸦却感觉很丑?因为审美情趣不同。我们现在没有作家所具有的那种审美的眼光和发现,就像我们看到的花儿,花儿本身是一样的,但是在我们的眼里是不一样的,在我们的心里更是不一样的。要让我们的学生具有一种阅读散文的眼光,引导学生读深读透,由文及人,由人及己,这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管建刚:今天听的这两节课,我觉得都很好,好在我学得会,我觉得这两节课我都学得会。如果大家听课后说,“这节课好是好,但是我学不会”,我觉得这个“好”还不是能带动大家的好,只能是远远欣赏的好。我觉得潘校长和他的团队所建构的“问学”课堂,是我能学得会的,我想其他教师也是能学得会的。这样具有普遍价值的课,我认为是非常值得点赞的。

第一,“问学课堂”中,有一个工具叫“问学单”,我觉得只要愿意做这个“问学单”,谁都可以去做。问课文,问同学,问老师,谁都能操作。第二,教师的备课就是分析学生的问题,挑选学生的问题,用学生的问题来组建教学的流程。我觉得只要学生的问题提出来了,教师是具有筛选能力的,是好操控的,也比较容易做到。第三,我们刚刚讲到的思维支架,比如说“删、改、补”都是思维支架,都是使用的方法。遇到一下子难以解决的问题,我们想一想这三个支架,这里可以删、这里可以改、这里可以补,那么就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入发展。总之,我觉得这两节课有很多可以让大家拿得走的东西。我始终相信只有拿得走,只有学得会,才是能够改变我们的教学行为的好课。

张晨晖:针对主持人提出的问题,我想到的是文学和思维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我说三点:

第一,想要激活学生的思维,首先要让学生敢问。我们的课堂最怕的是什么呢?没有问题。就是教师说的都是对的,学生没有不同想法,没有疑问,没有辩驳,如果是这样状态的话,学生就没有积极的思维。第二,我觉得是会问。“问学课堂”的价值所在,就是要问真的问题。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有价值的。当学生敢问了以后,哪些问题能够激活提问者的思维和学伴们的思维?所以,教师对学生所问的问题,是需要筛选一下的。第三,就是发现问题比找到问题答案本身更有价值。因为有一些问题,可能在这节课中是不能解决的;有些可能有一些滞后性,明天或者是后天才能解决;有些甚至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办法去解决,但是你不能说没有问题。所以,找到这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教师应该重视学生“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思维过程,我觉得这才是“问学课堂”的活力所在。

薛法根:刚才我们以“问学课堂”的两个典型课例为话题,来谈如何激活学生思维。其实这个话题可以拓展一点,提出问题仅仅是一种激活思维的方式。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有没有思考?也有,包括他的联想、想象。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有没有思考?也有。所以,思维无处不在。你哪怕什么都不做,坐在那里冥思苦想,也是一种思维。在课堂上,主动地思维、积极地思考,主要靠学生来实现。学生在课堂上有没有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可以通过他们的表情看出来。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這些是非智力因素。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因素相差不大,百分之八十的人智商都差不多。所以在课堂里,绝大部分学生从思维这个角度来讲,都差不多。但是,我们却发现课堂里面学生的思维活动差异非常大。所以,决定学生思维质量、思维品质和学习效率的,不完全是他的智商和思维,而是非智力因素,比如学习的动机。他想不想读书,取决于学习的兴趣;感不感兴趣,取决于学习的情感;他不爱学习,有的时候甚至是由于他讨厌这个教师,所以不想思考问题,想逃离课堂。

由此可见,激活思维,我们仅仅关注提问、思维、想象这些智力因素是不够的,我们可以把视野放宽一点。作为教师,我们要激发学生更强的学习动机,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我们能够轻易做到这点,比如,学生上课时朗读得很好,我给他一颗五角星,就像给幼儿园小朋友的脸上贴个红苹果,他是很高兴的。这就是通过非智力因素,促进或者激活学生的思维。那么在这个方面,我们看看有没有好的方法、策略,或者我们从这两堂课上,是否看到了这样一种学习氛围的营造和学生积极心理的激发,包括激励手段。我非常赞同管建刚老师说的,课堂需要管理,学生也是需要管理的,积极性是管出来的。各位老师,如果校长不管你,你的教学工作会一直这么积极吗?如何通过我们的课堂管理,调节学生的学习进程,激活学生的思维,并且让他们的思维可持续发展?各位老师有没有好的建议呢?

管建刚:我们语文教师实际上有两个基本功:一个基本功叫语文学科基本功,包括你的朗读能力、写字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那么所有的教师,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美术各科的教师,都有一个共通的基本功,这个叫教学基本功。这个教学基本功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教学基本功就是课堂组织、课堂管理、课堂激励。课堂激励是重要的教学基本功之一。我们在课堂上经常会听到这样毫无价值的课堂激励:“你们读得真棒!”我们有两个课堂激励的原则:第一,不要说“你们”,要说“你”,不要很笼统地说你们怎么样,你们大家怎么样,一定要说到具体的你;第二,不说很好、很厉害、很棒,要说棒在哪里,好在哪里。用一句话来讲,课堂激励的基本原则就是具体到某个人的某个具体行为。

今天这堂课上有一点我是很感动的,就是当教师提及一个学生的问题时,把这个学生的名字专门打出来给大家看,这就是对学生的肯定和认可。当然,我觉得力度可以再加大一些,把这个学生的名字和他的问题都呈现出来。每个人对自己的名字都是特别在意的,名字被当众展示出来,对学生的激励、鼓舞作用是很大的,这是我发现的一个亮点。

薛法根:激励很重要,激励的手段也很重要。有一次,我上课时说,你读得很好,我要奖励你,学生说“我不要奖励”。我说奖励你再往下读一段。我再问,他就说“要”。有一位教师说,你能不能在兜里面藏一颗糖,拿出一颗糖来说,你要不要奖励啊。奖励就是吃一颗糖吗?我觉得激励的手段很多,我们要选择合适的并坚持下去。

管建刚:我们学校现在有两个激励手段。第一个叫“课堂激励印章”。每个教师进课堂,手里都有一个印章。教师不时地给学生盖章,学生集满五个印章后,可以到教师那里去兑奖,这是一个课堂管理印章。第二个课堂管理手段叫“课堂管理Q币”。Q币的外形是一张书签,上面写着5Q币、10Q币、20Q币、30Q币。完成第一个任务,我们会发5Q币;完成第二个任务发10Q币。100Q币可以购买“免作业券”一张,200Q币可以购买“自选同桌券”一张,或者购买“老师免批评券”一张等。这是我们建立课堂管理的一个据点。

薛法根:对于学生来讲,激励要看得见,你说“棒棒棒”,我看不见,有时候语言还不如一颗糖来得实在。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比较好。

李伟平: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不是对立的。认知思维和非智力因素相伴而生。我们再探讨一下,在思维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非智力因素。那么课堂上,怎么激励学生去认知、去思维,评价肯定是一个手段,那么如何去评价学生的思维呢?

第一,既要有正面的、具体的评价,也要有消极的评价。一个学生的成长,肯定性的评价对他来说是有好处的;但有的学生做错了,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的评价干预,予以指正。从行为心理学来说,我们需要多进行正面的激励,也需要有适当的惩戒。我这里讲的在课堂教学中的惩戒,和惩罚、体罚是不一样的。每一个学生都是可塑造的,但是我们一线的教师都知道,有很多学生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在课堂上给了他很多激励手段而不起作用的时候,我觉得在适当的范围内给他一些消极的评价,也还是可以激发他成长的。但是消极评价的度要把握好。第二,教师给学生的评价是外在式的评价,还是内在式的评价,这里也很有讲究。在低年级起始阶段,学生更需要的是外在形式的评价,比如说刚才管校长介绍的“印章激励法”,这个在行为心理学上是一种经济激励法。经济激励法能给学生一定的刺激反应,但是当这个刺激消失之后,学生的积极性就会消散。因此,我们在低年级的起始阶段,给学生一种外在形式的刺激、评价,随着年级的升高,或者随着我们教学的推进,要给学生一些内动力、内生力、内定力的刺激。就是用学习本身来刺激他,而不是用外在的东西来刺激他。这样的评价要依据学段的特点而定,从外在的逐步走向内在的。宽泛而笼统的评价语言收效甚微,评价要指向教学内容本身,不是“你读得太棒了”,“你說得太好了”,而是你说的话跟我们学的课文很契合。六上《伯牙鼓琴》这节课上,教师让学生用小古文的语言讲伯牙鼓琴的故事,我觉得非常好。教师在评价时说,你讲的这个小古文故事跟课文中的小古文已经很相似了,这种评价就是恰当的。后来,又让学生去写,最终让这个评价从外在走向内生,从笼统走向具体。如此指导,学生就知道该怎么去说、去写了。

薛法根:简单概括一下,就是一个人心里既有天使,也有魔鬼。那么好的教育管理就是把这个魔鬼关在里面不放出来,放出来的是天使,所以课堂里的每个学生都是美好的。我觉得,最好的激励是自我激励,学生从学习的积极反馈当中,获得一种正向的情感体验。

陈红:我赞同各位的观点,补充一点,更好的激励和唤醒,就是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每个学生都是有差异的,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优势,那怎么办呢?只能更多地参与。我在课堂教学当中,用得比较多的活动方式,是每小组四个人,一二三四号轮流做组长,这就改变了过去小组内思维活跃的同学“一言堂”“一力承担”小组任务的现象。我们无论是小组学习还是大组汇报交流,都是以四人一条龙上台汇报的形式,大家互相补充。

之前参加过市里的一个故事比赛,其中有一个环节,小组讲故事,在组长的带领下,每个人都讲一段。自评、互评、教师评、家长评,我觉得这是最好的激励和唤醒,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其中,让每一个学生都茁壮成长。

杨金林:激活思维,其实就是让思维燃烧起来。要着眼于非智力因素,要让思维活起来,“评”跟“思”要高度融合。思维的温度,平常能有三十度、四十度、五十度,我们每个学生的课堂思维的温度应该有八十度、九十度,甚至一百度达到沸点,那就要依靠情感的激励。

我想到了学生打的一个比方,上课像登山一样。怎样让每一个学生在登山的过程中都是斗志昂扬、精神饱满、兴致勃勃?大概有这样几个因素:第一,登山的路上有奇妙的风景。学生开始没有看到,经过教师的指引,学生在文本当中看到了其他人都看不到的那个风景,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今天看到的风景和以往的一样是重复的,学生就没兴趣去思考。 第二,要引起冲突。《四季之美》中为什么春夏秋冬四个段落,用了同样的句式开头?这是不是很呆板?这就是一个有张力的问题,学生提的这个问题非常有价值,今天在课堂上,好像这个问题研究得不透。作者为什么只关心那个冬天的早晨、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而夏天的夜晚只关注那个漆黑的暗夜和萤火虫朦胧的微光?作者的那种独特的感受,引起读者认知的冲突。第三,一定要有情境。学生是需要“逗”的,比如说朗读,我们减少一点抽象语言的品鉴,让学生把文章中的那种情感,通过恰当的语言、语气、语速、语调读出来。学生都是喜欢比赛的,让学生之间、小组之间比一比朗读。第四,教师恰到好处的情感性激化,情境的创设十分重要。我非常欣赏时珠平老师《伯牙鼓琴》的教学,不着痕迹地把故事插入其中,提升了学生对文本理解的深度。

张晨晖:我非常赞成刚才几位专家讲的以评价为手段来促进学生的思维,我想补充一点,如何让思维和学生的语言结合起来。因为我们毕竟是语文课,思维要通过语言来表达,语言表达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思维反过来也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语文课要以语言为抓手,我想不外乎听、说、读、写、思。今天这两节课都是通过听、说、读、写、思来激活学生思维的,两节课给我们印象更深的,可能是激发学生的各种各样的读的形式,通过读,进行表达、思考、想象,进而激发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薛法根:大家都对这个话题做了自己的阐述,刚才讨论的是如何通过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来激活学生积极的思维,我想做一个总结。

激活学生思维,第一,我们要营造让学生敢于想、敢于提问的课堂学习氛围,安全而自由的课堂氛围非常重要。第二,教师要对文本有真切的把握,心中要有主问题,不要都按照学生的问题来教学,要能提出有创意的、有挑战性的、有思维含量的主问题。还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因为学生的问题有的比较简单,而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提问中引发出有思维深度的问题。第三,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教师要关注两点:一是思维路径与方法的点拨、引导、启发,怎么思考问题、提出问题是重要的,而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样是重要的,尤其对小学生而言。二是要注意每个问题的解答过程、思考过程,让每个学生都要积极参与,尽可能设计让思维过程看得见的学习活动,比如思维导图,比如用语言陈述自己的思维过程,因为思维是难以琢磨的,它呈现的仅仅是结果。所以,我们要设计一些看得见思维过程的学习活动,这样我们的课堂效率可能更高。第四,激活学生的思维,目的还是要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语文素养的提升,所以着眼于我们母语的学习规律、教学规律,很多语文的学习活动关乎语文这门学科的本质规律,我想应该大胆地尝试一些新方法、新策略,真正通过激活学生思维来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本文为江苏省小语会2020年度学术研讨会沙龙研讨,根据录音整理]

猜你喜欢
问学思维评价
儿童问学课堂的创新实践
本期主题:儿童问学课堂的创新实践
儿童问学课堂的创新实践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问学”之“圈地运动”——译林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