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 晚
〔宋〕雷 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树木是报春的使者,人们总是先从一粒粒鹅黄色的嫩芽中读出春的讯息。
树木如人。冬天,树皮紧紧地抱住枝干,不留一丝缝隙,不容一点松动。春天一到,树枝在吐芽生叶之前,会先松动树皮。这时,折下一截柳树枝条,选顺畅无枝节处,用手指从上到下轻轻拧转,树皮便与木质分离。接着,用
剪刀截取七厘米左右,用牙叼住里面嫩白的木质轻轻抽出,就得到了细管状的树皮。再用剪刀把树皮的两头修剪整齐,用小刀在一头刮去半厘米长的外皮,保留里面细薄的内皮,树笛便做成了。
用嘴巴衔住刚做好的树笛,憋一口气,一腆肚,再用力,“哩”的一声脆响,引来小伙伴们羡慕的目光,便觉得身轻体泰,畅快无比。很快,七八个孩子,每人手上都有了一个这样的树笛。大家满屋、满村乱跑,边跑边吹。刚开始还算欢快,之后便成了“灾难”。屋子里聊天的大人们听不清彼此的说话声,便呵斥:“到外面吹去!”院子里的鸡鸭鹅犬,听着“呜哩哇啦”的笛声,吓得不知所措,乱作一团。
小时候,能玩的东西实在太多:用一团泥拌点水,便能玩起“掼泥炮”;在地上画几个方格,再找一块瓦片,便能玩起“跳房子”;一个铁圈,一个铁钩,便能玩起“滚铁环”。像笛子这类“土乐器”,还可以用喇叭花做,用细竹管做……
笛响之后,春天也就来了。这时候,池塘里春草初生,春水初涨,在浩荡的春风中,一切都欣欣然的样子。傍晚,斜阳西下,隐没山林,粼粼的水波也渐渐归于平静。牧童放牧归来,他们横坐在牛背上,两只细长的小腿,耷拉在老牛飽满的肚皮上,晃晃悠悠,好不自在。你听,长长短短的树笛声响起,此起彼伏,这便是最动听的春之声。
(郭学萍,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鼓楼区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
【附】
·古诗新译·
一个长满水草的池塘里,池水盈盈,仿佛要漫上堤岸。远山衔住落日,日影倒映在池塘中,水面漾起清凉的波纹。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缓缓归去,随口用树笛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