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逻辑诊断的《拿来主义》教学与点评

2021-05-30 02:14梁翰晴洪方煜
学语文 2021年6期
关键词:拿来主义

梁翰晴 洪方煜

摘要:本节课目的是由仰视经典到平视经典,对《拿来主义》进行逻辑诊断,养成学生大胆质疑的能力和不迷信经典、权威的批判性思维。本课立足于“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语文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分析《拿来主义》的行文逻辑,找出行文逻辑中与“矛盾律”“同一律”有出入的地方,通过小组讨论、辩论等方法,最终得出“要用批判性思维阅读”的结论。整节课由“理脉络”“诊逻辑”“辨主题”三大任务构成,以“拿来”为核心,从逻辑思维角度入手,通过“为何拿”“怎么拿”“何处拿”三个问题串联,在探讨和辩论中激发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在思考和运用中真正领会“拿来主义”精神。

关键词:拿来主义;逻辑诊断;矛盾律;同一律

【教学构想】

2020年,统编教材正式取代浙江长期使用的苏教版语文必修教材。这两种教材都选入了鲁迅的《赤拿来主义》。其中,苏教版将《拿来主义》编入必修三第三单元“文明的对话”中,在单元学习提升中强调:“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纵向的积累与创新,同时也离不开横向的沟通与借鉴。”而在统编版教材中,将《拿来主义》编入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学习之道”中,尤其强调本文的“破而后立”和“比喻论证”。可见,教学侧重点发生了变化,从原本的更注重对“拿来主义”作用的理解转向对议论文本身的把握。本次任教的学生为临海市大田中学高一学生,他们并未学习过此文。在导学案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先理清“破而后立”和“比喻论证”的手法,再引入“矛盾律”和“同一律”这两大逻辑基本规律,立足于“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核心素养,通过活动驱动方式,让学生对此文进行逻辑诊断,巩固已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从选文上看,《拿来主义》是苏教版与部编版均选入的文章,并且是经典篇目,这对于把握新老教材教学理念的变化,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与论述文写作,很有代表性。从单元目标上看,本单元强调学习中的思辨性,《拿来主义》文本能很好地落实“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核心素养。梁老师选择这篇文章作上课篇目,助于学生提升认识,形成思考能力与高级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预习导学案,梳理与整合《拿来主义》的文章结构,掌握“破而后立”的驳论文结构和“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

2.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解读文本,在逻辑“矛盾律”和“同一律”的关照下,平视经典,发现经典中的逻辑纰漏,使学生在思考中提升批判性思维品质。

[以预习导案的形式,很好地打通了课内外,帮助学生疏理课文内容,使教学目标更加集中;运用逻辑思维解读文本,以平视的眼光观照经典,为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品质奠定基础,很好地贯彻了新课标理念。]

一、课题导入

1998年迪士尼动画电影《花木兰》片段。

师:我们先来欣赏一小段动画电影。有没有同学之前看过?这是一部1998年的电影《花木兰》,上映后,在全球席卷了3亿美元的票房,这在当年可是天文数字。于是十年后,美国梦工厂如法炮制,《功夫熊猫》诞生了,它在北美播映的第一个周末,就以6000万美元的票房夺冠。你认为,这两部电影的成功有何相同之处?

生:花木兰来自中国民间故事,熊猫是中国独有的。都是美国人将中国独特的形象运用于电影。

师:你的剖析很具体,有没有同学能讲得更简洁?

生:都是美国借鉴了中国的文化元素。

师:你为第一位同学作了概括,在多年前,鲁迅先生站在中国的立场上,针对这种文化上的借鉴,已经有了详实的论述,这就是“拿来主义”。我们高中语文老师之间一直流传着几句諺语——高中学生“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今天我们不但要走近你们害怕的周树人,还要平视他的作品,运用导学案中的逻辑学知识,对这篇《拿来主义》进行逻辑诊断。

[本次研讨课为借班上课,对象为高一学生,选择的文本是较为严肃的论述文本,这些都需要在导入环节要有所考虑。如何破解学生的拘束感,拉近师生关系,营造课堂宽松气氛,引导学生更好地走近文本,进而走进文本?梁老师以学生喜欢的动画形式,以师生中流传的谚语,自然地引导学生进入了教学情境,并巧妙地地引入了课题,为接下师生毫无违和的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任务一:理脉络(导学案讲评)

师:文中哪句话是解释“拿来主义”的?

明确: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此问题来自导学案,是导学案的第一题。《拿来主义》中,对关键论点的呈现并不是开门见山的,而是在开头先依次批驳了“闭关主义”“送去主义”和“送来主义”,直到第七段才解释“拿来主义”的具体内涵。以第七段为界,将文章切分为1—6段和7—10段两个部分,有助于学生把握全文,理清脉络。)

[借助导学案,引出“拿来主义”概念,课堂不枝不蔓,不拖泥带水,直入主题,干脆简洁。]

师:请大家齐读这句话。

(生齐读,语气平淡,语速较慢。)

师:大家的语气相对平静。联系导学案中的写作背景,请试想,在那个风雨飘摇、内忧外患并存的年代,看着国内文化界的分歧,鲁迅先生的心情应当是怎么样的?请你再来读一读。

(一生读,声音洪亮,语速加快。)

师:谢谢你的朗读,我注意到你在读的时候,语速加快了。请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处理。

生:我从写作背景中读到了鲁迅先生的焦急。因为国内文化界的分歧,无论是“全盘西化”还是“全盘否定”,都很极端。鲁迅先生很想迅速拨乱反正,所以语速是很快的。

生:我觉得还可以再补充。我们是文明古国,但是在文化上已经没落了,鲁迅先生在焦急的同时,应该还是心痛的。所以应该读得低沉一点。

师:非常深入的见解!你们俩可以说是鲁迅先生的知音了。大家体会到了没有?请再次回想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这时候你就是鲁迅,请投入你的情感——焦急、迫切之中带着一点心痛。请再次齐读。

(生再读,很有感情。)

[四大核心素养中,语言是基础,也是核心的核心,梁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品读,深入理解,变静态的文字为有血有肉的思想,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养成。]

师:把这句话读出味道后,我们就离鲁迅更近了一步。我注意到大家在读的时候,把“所以”两个字咬得很重,既然第七段是由“所以”引启的,那么1—6段写的是?8—10段呢?

生:1—6段是“为什么”。8—10段是“怎么办”。

师:很对。我们以第七段为分界线,将文章分成了两个部分,接下来我们先梳理第一部分的内容。在课前,我已经对大家的预习情况进行过检查,我将同学们的答案综合了一下,请看(PPT呈现):

因为(闭关主义)的实质是(明清以来奉行的闭关锁国),会导致(大门被枪炮打破)。

因为(送去主义)的实质是(对外国列强谄媚讨好),会导致(子孙沦为乞丐)。

因为(送来主义)的实质是(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导致(对外国文化一概排斥)。

师:正因为“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产生了那么多的不良后果,所以鲁迅才会喊出“拿来主义”的口号。先批驳,再提出论点,这种结构叫做?

生齐答:先破后立。(师板书。)

师:没错,这是驳论文的写法。依次批驳了那么多“主义”,终于把“拿来主义”口号喊出来了,究竟如何拿来?在8—10段,鲁迅先生用比喻论证为我们解释了这一问题。同样是大家的作业展示(PPT呈现):

第8段批判了哪几种错误做法?

第9段阐述了“拿来主义”者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

师:得益于大家的认真预习,我们迅速将文章的脉络梳理清晰了。接下来我们一起进入重头戏:诊逻辑。

[用最精简的时间,借助学生的预习,打通课内外,梳理清楚了文章的脉络,使导学案发挥出了最大的功效。]

三、任务二:诊逻辑

师:默读7—10段,请大家边读边勾画“怎么拿”相关的句子。

生: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生: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

生:他占有、挑选。

生:總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师:请大家独立思考3分钟,这四句话的表述是否一致?或者说,有没有哪句话让你觉得是格格不入的?

生:第三句和其他几句不一致。这句话显得特别霸道,不加思考,其他几句话都是在思考之后再行动。

生:我不同意。应该是第二句和其他三句不一致。理由和他一样,这句才是不加思考。

生:我认为是第四句。前面四句是错误的。因为第四句才是真正对拿来的东西进行思考和筛选,前面几句都在蛮干。

生:我觉得应该分成两类,第一句和第四句都对。二、三句“占有”排在第一位,没有脑子。第一句是先思考再拿,第四句针对不同东西,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也是充分思考后作出的决定。

(大部分学生开始赞同这种观点)

师:按大家的思维,如果第四句正确。你去饭店,是到那里去什么都不管,每份菜都点上一桌子,自己喜欢的当场吃掉,老婆孩子喜欢的打包存放,准备带走,都不喜欢的当场倒掉吗?

(学生笑,摇头。)

[学生的答案不一致时,需要设立一个支架,梁老师以点菜为喻,将四句的关系说得清清楚楚,让学生在会心一笑中明白了道理,尽显教学睿智。]

师:大家发现了吗,老师刚刚也用了比喻论证。有时候,抽象的道理想不明白,可以换成生活中的案例,和大宅子、鸦片、姨太太的比喻一样,我们将抽象的道理变得具体了。认为(4)正确的同学们,你们都忽略了一个重要前提——“拿来”可不是白白拿来,是要付出代价的。大家发现没有,这里有一个小细节很有意思。将第二、三、四句话放在一起,你能不能看出这里面的逻辑是很顺畅的呢?

生:确实,第二句话先不顾一切地拿来,第三句话是拿到手之后开始挑选,第四句话是在挑选的过程中,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所以应该是(1)不同。

师:可见(2)(3)(4)在一个频道,先行动,再分析,而第一句是先分析后行动。四个句子向两个方向说,这就违反了什么逻辑规律?

生:矛盾律。

(有关矛盾律的知识已经在导学案中详细讲述,此时在PPT中简要展示: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同一对象不能同时作出两个矛盾的判断。不能既肯定它,又否定它。)

师:可见,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给我们留下了讨论的空间。平视经典,剖析经典,用逻辑的规律去诊断经典。这或许是大家第一次感觉到,鲁迅先生的文章也有纰漏。再接再厉,让我们进入本节课的第三个活动——辨主题。

[先品读语言,再设立支架,进而引入逻辑概念,让学生的思维在文本的品读与老师的引导中逐步走向深入,逐步形成了批判性思维,于不知不觉中提升了能力。]

四、任务三:辨主题

师:围绕“何处拿”的问题,学者们做了细致的研究,但在学术界却产生了分歧,请大家看PPT,这两篇论文都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上,这是级别很高的权威期刊,二者的题目也很有意思,一篇叫做《〈拿来主义〉“逻辑”诊断》,另一篇叫做《〈拿来主义〉“逻辑”诊断的逻辑诊断》。他们的观点也很有意思,一者更偏向从外国文化中“拿来”:

PPT:稍有理性思维与判断力的人,读完《拿来主义》都会很自然地得出本文谈的是“对外交流”问题的结论。

一者更侧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拿来”:

PPT:……类似于“互文见义”,但是有关对待外国文化的态度和做法同样适用于中国文化遗产。

你认为本文的主题是什么?是从外国拿,还是从传统文化中拿?请大家跳读全文,找到依据,分组讨论5分钟,进行辩论。

(学生讨论,教师走进学生组内,引发争议——若他们觉得是从外国拿,则问为什么在比喻论证中用祖传大宅子作比,若他们认为是从传统文化中拿,则问1—6段为什么都举外国例子。)

组1代表:从外国文化中拿。前几段批判的“闭关主义”“送去主义”等都是针对外国文化来说的,鲁迅提到我们送去的对象是法国、苏联等,但送出去太多了,要拿来,当然是从外国文化中拿精品。

组2代表:我们也认为主题是外国文化。理由跟上组一样。

组3代表:文章第八段明明拿传统文化举例子,我认为1—6段是列举几个不好的“主义”,是为了引出“拿来主义”,之前分析过,有关“怎么办”的7—10段,所以主题是本国文化。

组2代表:大宅子可以是从外国拿来的,因为这是比喻论证。文章写给国人看,所以拿本国的东西作比,读者才看得更清晰。

组3组员补充:第八段说了“阴功”,大宅子就是从先辈那里继承的,不可能是外国的。而且里面的“鸦片”“姨太太”之类的都是中国特产。

组1组员补充:鸦片明明就是国外传进来的。就是拿大宅子比喻外国文化。

组4代表:我们认为既从外国,也从本国。前一半是针对外国文化拿来,后一半是针对中国古代文化继承。这两个不冲突。上面那篇文章也说了,是“互文见义”。主题都是“文化”。

(生开始思考,大家都开始认为是两者都拿。)

组1组员补充:我认为还应该是外国文化。因为标题是“拿来主义”,如果是从本国拿,根本不需要说“拿来”。

师:你的想法非常有见地,已经站在逻辑的层面思考问题了!大家想想,如果真的是从本国文化里面拿,需要说“拿来主义”吗?本国文化已经在那里了,已经是我们的固有财产了。我觉得,说是“挑选主义”或是“继承主义”才对。所以,当鲁迅将这篇杂文取名为《拿来主义》的时候,其实写作的基调就已经定了,只有从国外“拿来”,才叫“拿来主义”。所以,举传统文化的例子欠妥。他违背了矛盾的什么规律?

生:同一律,他犯了偷换主题的错误。

师总结:其实,《拿来主义》是杂文而非议论文。杂文本身显得更灵活,对于逻辑的要求也并没有那么高。但是我们至少明白,鲁迅先生的文章并不可怕,这篇文章给了我们辩论的空间。学会运用逻辑知识平视经典,我们会有更多的发现。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我们需要学会分析和质疑,用批判性思维阅读与思考,与文本进行真正平等的对话。权威人士是可以挑战的,经典也可能有错误,不迷信权威,不迷信教材,这才是学习的方法。同学们,下课!

[这个环节是整节课的高潮部分,各组学生你来我往,互相辩驳,互相质疑,整个课堂都是学生的讨论、思考、发言,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在这过程中,老师的理答与追问恰到好处,师生共同完成了一节思维激荡、思想碰撞的好课。下课铃响,学生仍意犹未尽。我们相信,学生的收获不仅仅是对本课的理解,更是一种习惯、能力、思维等方面的养成。]

【总评】

新课标落地已一年多,新教材也陆续在全国范围铺开。但不可否认,很多地方仍然是新瓶装旧酒,穿上新鞋走老路。如何让新理念真正扎根于课堂,很多老师都在进行着有益的偿试,梁老师的课堂很地实现了这种探索。

首先,从课标理念看,梁老师真正践行了“学习任务群”的理念:课堂以任务为导向,驱动学生开展语文各种学习,组织各项活动,学生的学习效能得到最为充分的关注;课堂教学从强调“教”转向强调“学”,关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所有学习活动指向语文,关注言语实践;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进行了自主的实践活动,有效提升了语文素养;理脉络、诊逻辑、辨主题三个任务很好地构建了一个群,形成听、说、读、写四种学习方式的联动,能有效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

其次,从单元主题看,第六单元的主题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要求学生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关注作者思考问题的角度、学习他们有针对性地表达观点的方法的同时,能够对作者的觀点作辩证的思考,甚至进行质疑与批判,形成自己的思考,从而真正有效地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这方面,恰是梁老师课堂最为突出的优点。梁老师不迷信伟人,提倡学生平视经典,并适时补充一些逻辑学知识,让学生的学习热情极大地得到释放,思维能力得到明显培养。

再者,从核心素养的落实上,梁老师不是架空文本谈思维,而是将语言作为生发点、落脚点,不断引导学生自己去实践,去探究,去品味,去挖掘,老师对学生给予了尽可能的鼓励,呵护,只在关键的地方作些引导,激发,并适时做一些点拨、追问、激疑、拓展、深挖、小结的工作。其目的是让不想说的学生想说,让不会说的学生会说,让说不好的学生说得好。整个课堂,学生的思维由零散到系统,由模糊到清晰,由跳跃到连贯,由幼稚到成熟。从这个角度而言,这节课可以说又是典范的思维训练课。

综上,梁老师的这种探索是有价值的,无论是对新课标理念的落地,还是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都是一种值得继续的尝试。

(作者:梁翰晴,浙江省临海市双林南路台州中学教师)

[责编尹达]

猜你喜欢
拿来主义
鲁迅《拿来主义》读后感
关注文本解读浅谈《拿来主义》背后的现实意义
《拿来主义》别样教
行走50国深思对西方“拿来主义”
网络语言对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不良影响及对策
《拿来主义》教学案例
鲁迅《拿来主义》之教学解读
资产证券化信托模式的“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