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晨
【摘 要】生物科学的本质属性是对自然界中各种生理现象和背后的原理逻辑进行深入研究的一门自然科学。作为现代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分支之一,生物学科同时也构成了高中教学的授课组成。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简单讨论新课改下提升高中生物教学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教育 生物教学 教学效率 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9.116
在新课程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当今教育时代,不同教育阶段、不同学科内容的教学工作开展都迫切需要一场更新与进步。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内涵入手,简单分析下这门学科的教学效率所包括的要点,并探讨教师该如何提高课程的教学效率。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内涵
(一)新课程标准中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
人类社会总结的各门自然科学致力于深入研究自然世界中的各种现象,并且尽可能挖掘出背后隐藏的本质原理和逻辑联系。作为人们借以认识世界、适应世界并且改造世界的有效工具,它们对于每个人的成长和进步都显得十分重要。高中阶段的教育,尤其是理科类教育,更应该把这些科目的教学设置为重中之重。就高中生物这门科目而言,在新课程教育改革推行的背景下,越来越明确其在高中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地位。
(二)帮助学生树立生物学科意识和思维培养
经过初中教学阶段对于生物知识的初步接触与探索,在进入高中教学之后,依据生物教学大纲对于学生提出的要求来看,学生需要养成的生物学科技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深化。其中,就包括对教材所涉及的生物知识的掌握、对生物核心素养的完整形成等等。然而,其中最重要的教学内涵是帮助学生树立生物的学科意识以及生物思维的培养。因为具体的生物知识点和实验技能的掌握都能够依靠不断记忆和反复练习得到巩固,而生物学习能力的高低却需要学科意识和学科思维来定义。由此可见,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需要做到帮助学生树立生物学科意识和思维培养。
(三)学生借以认识世界和自然的科学途径
各种各样的生物是构成这个丰富而美丽的世界的基本要素,同时也是人们认识世界所持的角度和出发点。从这个角度来看,生物科学是人们进行世界解读与改造的基本方法。在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中,从必修系列到选修系列,研究讨论的范围包括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物质合成、生理代谢,等等,与生理活动有关的各种主题,旨在通过基础知识的传授加上具体现象的举例,帮助学生全面而深刻地理解这门学科的内涵。由此可见,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内涵表现为学生借以认识世界和自然的科学途径。
二、高中生物教学效率包括的要点分析
(一)围绕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开展
尽管高中生物教师对高中阶段中生物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已经达成了广泛的共识,但是却能明显地感觉到教师针对如何提高生物教学效率的探究略有不足。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需要明确意识到,提高教学效率的要点包括围绕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开展。生物教学大纲是教育专家根据生物学科的特性和学生的发展特点,经过广泛而科学的探讨实践后才制定的。从这个层面来说,生物教学工作的开展必须建立在教学大纲的要求与框架之下。因此,要想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效率,教师需要围绕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开展教学活动。
(二)制订高效具体的教学方针和计划
要想最大化地发挥出课程教学的效果,帮助学生有效地获取和掌握大体量、大密度的生物知识,要求教师必须思考并探索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效率的各种方法。对于任何一件事来说,完成程度和收获效果都不是由所耗费的具体时间来决定的,而是更多地依赖于过程效率的大幅提升。从这个角度来看,高中生物教师想要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就需要制订高效且具体的教育方针和计划。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教学背景下,“坚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理念一次又一次地被提出来,旨在从学生自身的角度来提高高中生物的教学效率。为了将这个教学理念落到实处,需要教师使出浑身解数来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大幅提升。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首先需要做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明白学习是一个自我坚持、自我完善的过程。
三、探讨教师如何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效率
(一)依据教学大纲设计每节课的课堂教学内容
如上文所述,既然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效率的要点之一在于围绕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开展,那么教师具体应该采取的手段就详细表现为依据教学大纲设计每节课的课堂教学内容。出于满足课程标准规划和高考应试准备的双重目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展的生物教学活动就应该同时具备启迪性和应试性两个方面的诉求,而这需要科学合理地设置每节课的课堂教学内容来实现。
(二)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制订贴合的授课计划
个体化教育是新课程教育改革推行中新近提出来的一种科学教育理念。其基本含义是在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之间学习能力、知識掌握程度、自控能力水平等各个方面的差异的情况下,通过教师自身的教学方法调整和教学思维转变,来实现有针对性、有变化、有实际根据的课堂教学。借助这样的方式,教学效率才能够得到大范围的提高。由此可见,教师的任务是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制订贴合的授课计划。
(三)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必须反复明确和强调的一点是,学生是一切教学活动的主体,是一切课堂中的主人公,高中生物教学的开展必须围绕学生本身为中心。换言之,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基本属性是学生学习的辅助者,其任务的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点拨和引导。由此可见,教师为了提高生物教学效率,要做到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综上所述,生物学科是我国高中教育体系中理科类教学所必然包含的内容,要求教师予以足够程度的重视和教学资源分配。社会是在不断变化发展中进步的,为了适应社会每个时期的发展需要,教育教学工作也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生物教学,更是具备了广阔而丰富的内涵,对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而在开展生物学科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探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位教师都无法回避的一个话题。因此,在上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简单讨论了新课改下提升高中生物教学效率的策略,供各位教师参考。
参考文献
[1]刘信忠.新课改下提升高中生物教学效率的策略[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3(5):63.
[2]付秋蓉.浅析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J].亚太教育,2016,000(017):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