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2021-05-30 20:52:20翁新梅
南北桥 2021年9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初中数学有效性

翁新梅

【摘    要】初中是进入高中前的关键时期,三年学习中,学生在学科学习上打好基础极其重要。数学学科是很多学生学习的难点,是弱势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提高课堂有效性,抓住学生的需求,有效保证知识在师生之间的传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利保证。

【关键词】初中数学  有效性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9.181

初中学生大多心理较为叛逆,而初中阶段又是衔接高中的关键,把握好学生学习的态度,明确学习的重要性,是初中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所应该确立的目标。数学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要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一、何为数学教学有效性

初中三年为高中打基础,它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以及学习态度,是初中教师应该确立的教学目标。数学学科的学习,难点在于其中的逻辑关联,需要学生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思维脑图,对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基于此,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有效性,保证课堂质量,是实现学生吸收消化知识的有利途径。

何为有效性?有效性是指完成策划的活动和达到策划成果的程度。也就是说,在实施一项计划的时候,如何判断能够保证计划的最大化体现,达到计划所预定的成果,有效性的高低好坏是评判的标准。

而应用到课堂中来,则是要求在几十分钟的课堂中保证教学效率,保证单节课内容在学生群体中的有效发散。不懂装懂、囫囵吞枣等类型的知识吸取模式都是极其无效的。应用到数学学科上,何为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这离不开对数学特点的分析。数学是人类对事物的抽象结构与模式进行严格描述的一种通用手段。数学学科的特点就是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教师需要根据其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考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在教学中善于诱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针对于此,教师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备课习惯,创造实质的备课方案,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主要是吸引学习、引导学习、教会学习等方面入手,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中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不开小差,这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必要条件。师生之间的有效配合,知识的有效传输,师生关系的和谐,学科特点的利用,都是保证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二、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具体来讲,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高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模式,结合现有技术和现有信息传播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多方面地创造良好课堂氛围,以提高教学质量。笔者认为创新教学模式,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备课需要创新。备课即利用课本知识,结合现有信息技术以及学校的各类设施条件,物尽其用。例如,在讲解“一元二次方程”一节中,从求根公式的推导入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需求特点,搜集相关视频或者图片,制作相应PPT进行讲解,备课最大限度的细节化。

其次,上课需要活跃。教师上课时需要提高学生的参与感,提高课堂积极性,营造愉快轻松的课堂氛围。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适当增加提问,让学生在上课的同时可以思考,能够表达出自己的疑惑,教师可以当场解答学生问题。或者设置小组环节,小组自由组合,每一个小组就是一个教师角色,让小组内票选出组长,由组长带领完成任务。所谓布置的任务,即教师可以将某节内容作为公开课形式,让学生有一周或者更长的时间去准备,主要是从新知识引入、新知识讲解、新知识解惑等方面,培养学生对课本的熟练度以及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在课中,小组内派出代表对知识进行讲解,由全班同学投票选出讲得最好的一个小组,教师鼓励并进行一定意义上的奖励。这种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也能锻炼每一个学生的自学能力,自我钻研、自我探讨能力,同时小组合作完成任務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查漏补缺、取长补短,学生能够在讨论中学习、在讲课中总结与思考。

创新教学模式,需要师生共同努力,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师生共同合作才能达到其目标。笔者认为,教师应多思考、多反思,从每一节课堂的效果中挖掘出学生的学习特点,掌握学生学习的节奏,让课堂真正为学生服务。

三、了解学生需求,有效倾听

师生关系的和谐是现在很多教师所追求的目标,能够在课堂中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共同进步、共同探讨,这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真正需求,有效地做一个倾听者。初中的学生正处于叛逆的青春期,对于学习或多或少有不同程度的抵触心理。在对未来认识不够清晰的条件下,教师更应该明确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的知识需求,合理有效沟通,把握学习动态,从根本上入手,让学生可以在学习中收获乐趣,在学习中感悟数学的无穷魅力。

如何倾听学生需求呢?教师应该以尊重、互动为前提,让学生能够自发地与教师沟通,从学习的客观方面讲述自己所存在的问题。因人而异,因势诱导,给予每一个学生平等表达自我、交流学习的机会。例如,在对“无理数和有理数”一节的讲课中,学生可能总会存在有想不通数字分类的标准,总是会有不同程度的疑问。教师应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学生进行讲解。其中,也需要鼓励存在疑问的学生表达自己,不要不懂装懂,一知半解,这样在最后对知识的掌握与发散中总会暴露出问题。诚然,在上课的同时,教师可以适当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当前学习的困难,不管是环境原因还是个人原因,都可以与学生沟通,从而找出适当的解决办法。初中数学是小学数学的一个高台阶,又是高中数学少不了的垫脚石,数学教师应该给学生建立好良好的知识框架和知识体系,使其养成一个优秀的学习习惯,为学生树立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引导并带领学生去探索数学的奥秘。

初中数学的学习是高中数学学习的基础,教师应从实际出发,把握学科特点,了解学生需求,结合现有的教学条件,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师生之间共同的配合,而配合的关键方在于教师。只有教师从备课之初就有意识地针对学生特点和数学特点,利用这些特点适当发散,改进教学模式,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陆绪荣.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6,000(002):104-105.

[2]王荷凤.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有效倾听策略[J].学周刊,2019,396(12):43-44.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初中数学有效性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20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56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华人时刊(2019年17期)2020-01-06 12:08:10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00:03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9:50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7:00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