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光喜
【摘 要】 时下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高中信息技术课堂进行目标导向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学习与发展。同时树立目标导向的教学理念,也有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展开,能够帮助一线教育工作者健全学科教学内容体系,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满足新课标对学生素质教育、全面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教学要求,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帮助教师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目标导向 高中 信息技术课堂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9.190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在于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分类原理,启发学生在探索、构建局域网络的学习环节中明了网络设备的终端连接知识,通过对网络拓扑知识、通信信号机制、信道与带宽、信息交换方式知识的普及,丰富高中学段学生的综合网络知识体系。此外,在教师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探索式的、动手实践为主的信息课堂也能够改变传统讲授式课堂教育的弊端,对学生的积极性是一种刺激性的激发,目标导向的课堂教学路径构建正好满足学生的直接性获取知识心理,无形中对学生的心理反馈学习机制是一种激励。
一、目标导向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意义与作用
目标导向的课程设置是信息、智能化时代对该学科信息技术规律发展的隐性要求,由于中国是高速发展中的经济大国,并且在信息技术的改革浪潮之下发展了互联网商业,在5G时代、智能化时代到来之时,我國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然是高素质的、有信息技术基础能力的全面人才。所以,在高中阶段实施有目标导向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学业与工作中,打下良好的有关信息技术学科知识方面的扎实基础。能够让学生在接下来的社会化科技变革之中积极地应对有关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方面的应用问题。
此外,教师的职业目标在于课程模式的路径探索能否对学生进行启发性、引导性、交互性、自主性、创造性为原则的教育模式引导,引导的意义在于学生的自主发展性的形成性成长作用。并且教师以目标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模式设置,在于能够让学生在了解有关学科内容的网络数据通信内容、计算机信息链接方式、局域网构成、因特网链链接与管理等章节方面形成基本的学科基础知识理念。
二、目标导向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必要性与学科目标建设
目标导向的学科模式教学意义归根结底顺应信息化、智能化时代、5G信息技术潮流发展的变化要求,在于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科价值敏感性,让学生明晰信息技术对于时代发展、个人进步的重要价值意义与个人发展的价值意义。同时,这种目标索引的教学形式也是对目前传统教育模式的低效性进行改革的必然措施。高中学龄段的教学目标设置在于培养学生对综合信息的处理能力,在于让学生在实践锻炼信息处理能力的训练过程之中准确地把握学习目标,以不同的学习策略进行积极的信息技术知识课堂学习。
同时,以目标为导向的学习内容建设在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动力方面能够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实践,形成学生与学科、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与互动体验,帮助学生构建起完整的信息技术知识学科体系。而学科目标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增强自我的实际信息网络技术应用水平。如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明晰计算机网络的传输介质与网络中的连接设备,基本掌握网络拓扑结构的构成原理,并且在网络中的数据通信章节学习过程之中知晓信号的通讯原理、信道与带宽的基本概念、信息的交流方式等。目的在于通过学科目标的建设帮助学生明晰最终学习的目的,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改进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冗余环节。
三、目标导向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实践策略实施
王阳明先生曾提出“知行合一”的启发式、实践性、科学性、验证性教育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实践环节通过反复的验证来探究事物的真理,明晰事物的规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网络技术应用知识点的学习亦是一个需要反复验证、巩固的学习过程,来实现行与知合一的辩证性思辨教育模式。
对于此,教师可采取以下几种措施,在教学的整体思路构建上把握教学的主动权。1.以兴趣为主导,以学习目标为导向,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内在动力,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合作与交流。通过共同探讨、共同学习的引导式教学思路,构建课堂的互动体验,以达到多样化的教学目标学习。2.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的程序应用环节应以鼓励学生多动手实践的方式展开情境式教育,让学生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系统性的信息技术网络应用知识,了解其中的运行原理,加深学习印象。3.教学驱动策略的任务式跟进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层层吸引,让学生在软件操作方式、网络信息连接模式等知识的掌握之中进入阶段教学的过程之中。4.在学习目标导向的分类过程之中分类学习信息技术网络应用课程学习内容的程序性知识、理论陈述性知识、实践反思性知识,以三维一体的分类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全面了解学习内容与实践操作计算机的正确方法和明晰计算机网络的设计原理。
总之,教育的目的是塑造人、培养人、发展人,采取目标为导向的高中网络技术应用学科教学,并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之上进行有效的课堂实践,在弥补传统教学方式不足的过程之中是能够起到培养学生、教育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养的作用的。学生成绩的提高在于教师教学路径构建的先进性、科学性、创造性。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目标设置正是对素质教育、全面教育的网络技术应用教学的有效实践。
参考文献
[1]吴卫军.目标导向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207.
[2]沙吾列·阿扎提汗.目标导向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高考,2019(06):92.
[3]程冬蓉.基于目标导向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J].教师,2017(1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