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探索

2021-05-30 10:48:04李琳桑艺宁
南北桥 2021年9期
关键词:培养方案应用型本科

李琳 桑艺宁

【摘    要】为了培养合格的本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探讨和论证该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更好地适应学校办学定位,课程体系要以变应变,建立核心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素质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培养方案  核心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9.019

我校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在原农业电气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基础上,于2002年申报并于2003年开始招生的四年制本科专业。该专业在2019年评为省级一流专业。办好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适合学校办学定位并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当前我校该专业发展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我校建设应用型本科示范校为背景,结合省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探讨和论证该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从而为培养出合格乃至优秀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打下基础。

一、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我校属地方性高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了满足黑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模式定位为应用型,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一定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素质,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设计、运行控制、信息处理、研究开发以及计算机应用等领域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二、现有核心課程存在的问题

该专业在前期建设过程中已形成相对稳定的教学团队,并在各位专业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各门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论证。但是,目前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主要还存在以下问题:核心课程的设置如何更好地适应学校的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如何满足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专业素质需求,尚缺乏充分论证;各门课程之间缺少协同协作,从而存在因为内容之间相互交叉而造成的重复教学问题;各门核心课程的教材多选用国家级优秀或规划教材,教材虽好但偏理论,应用部分少,实践案例少,对于应用型本科教学亟需进一步论证;要制定实践类课程或者课程设计的考核标准,现有制度不健全,实践类课程考核过程要留有痕迹,实践环节考核形成3人考核组;专业认证的理念认识有待提升,核心课程没有和用人企业、行业进行有效沟通。

三、核心课程设置初步论证

进行核心课程论证的根本目的是突出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以满足垦区、龙江农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强化能力培养,推动课堂革命,培养社会责任感强、专业基础扎实、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一方面根据所培养人才的服务面向定位和服务行业定位以及社会经济市场需求,完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使之能够向学生提供满足行业岗位群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应有素质;另一方面是优化各门核心课程的教学大纲,使之和各专业课程之间既能够有机结合,又能够避免相互重叠,保证各课程在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中的信度和效度,有效地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服务。

(一)指导原则

针对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向,设置的核心课程必须融入电气工程类专业技术人才所需要的关键知识和能力,能够尽快适应岗位的要求;能够支撑专业设置的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器两个专业方向学习所需的核心知识储备,为学生自由选择专业方向提供可能;能够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打好基础,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

(二)核心课程与实践环节课程

核心课程包括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电力系统分析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有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专业基础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应用训练、认识实习、毕业设计等。这些实践环节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阶段,既与理论课程相互联系,又具有相对独立性。我校实习的单位包括大庆油田供电公司、大庆油田宏伟热电厂、红兴隆电业局、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浩良河分公司等多个实习基地。

(三)修订重点

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标准,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科学合理设置必修课与选修课;适当减少课堂讲授学时,增加专家或企业家的讲座以及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整合课程资源,搭建由8—10门专业主干课程组成的专业课程平台。实践教学环节学分所占总学分比例不低于30%;鼓励学生通过参加科技活动、学科竞赛、社会实践、实验室开放项目、创新创业实践等活动或非学历教育获得创新实践学分;增加跨学科、跨学院的专业选修课程,修读其他专业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1—2门(2学分),尤其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大农场生产、经营和管理类课程,真正实现专业教育“宽口径”。

四、结论

相对于省内其他大学,我校该专业积累甚少,因此要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错位发展,在众多高校中突围,本文探讨和论证了该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从而为更好地适应学校办学定位,培养出适合地方经济服务的应用型人才提供保障。【基金资助: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编号:NDJY2020)】

参考文献

[1]胡晓东,胡慧,唐勇奇,等.应用型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以湖南工程学院为例并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10):182-183.

[2]刘燕.地方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构建的思考——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0(32):103-104.

[3]刘世林,杜成涛,李贤志,等.应用型本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4(35):86-87.

猜你喜欢
培养方案应用型本科
关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思考
科技视界(2016年26期)2016-12-17 17:02:53
医学生共情能力培养方案及评价体系完善的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6期)2016-12-17 15:55:24
基于市场细分理论的我国应用型外贸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对外经贸(2016年8期)2016-12-13 04:20:18
岗位、证书、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方案设计改革研究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模块化教学改革探究
价值工程(2016年30期)2016-11-24 14:26:40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大学教育(2016年11期)2016-11-16 20:31:44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科教导刊(2016年25期)2016-11-15 17:32:08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观赏水草栽培学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
企业导报(2016年20期)2016-11-05 19:07:03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4:3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