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优秀乡土文化助推农村教育发展

2021-05-29 02:59年静
百花 2021年11期
关键词:保护传承农村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年静

摘 要: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化,乡村是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乡村文化复兴是乡村振兴战略命题中心之义和重要支撑,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乡村文化独特的精神标识与核心构成,其发展和传承与乡村振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华民族的复兴离不开乡村文化的复兴,乡村文化的复兴同样也离不开乡村的文化教育。今天,唯有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让保护优秀的乡土文化成为乡村教育的一种文化自觉,融入一代又一代人的血脉,才能使我们民族精神代代传承,永不磨灭。

关键词:农村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一、农村教育现状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幅员广阔,农民人口众多,农耕文明的时间漫长。农村的教育程度与农民素质的高低密切相关,对国家的稳定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血缘、亲情等概念随之牢牢扎根于民族灵魂深处,内化为注重伦理道德的社会心理基石。

新中国建立后,教育事业得到了新的发展,农村教育成绩显著。但“文化大革命”使教育事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大中小学在两三年时间里“停课闹革命”。“文革”浩劫结束以后,教育事业得到恢复与发展,农村教育重新走上正常的合理发展轨道。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几十年间,大批农家儿女进入高等院校深造,成为新时期改革开放与经济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尖端人才。但是,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农村教育和少年儿童的培养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其一是家庭常住人员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随着生产责任制的推行与分田到户,农民种地以后的剩余时间增多,农业劳动力过剩,而城市建设又需要大批农村劳动力,尤其是城市化进程加快后,大批农村青壮年进城打工,农村绝大多数家庭平常只剩下爷爷奶奶与孙儿孙女一起生活,“留守儿童”现象逐渐增多。而这些老一代农民有的文化程度很低,有的甚至是文盲,无论知识结构还是对新事物的吸收理解,都远远担不起孙子辈的文化教育重担。

其二是农村学校校舍、交通条件差,诸如师资、设施、经费等方面有着很大的缺口,农村学校的条件与城市学校相差甚远,结果是农村优秀教师不断大量流入到城市。目前农村师资队伍现状,早已是年龄老化,好教师大量外流,高学历、高水准教师极难补充。一些课目甚至缺少教师上课,致使出现新的非学师范、学历又低的代课教师等。这种情况下,教学质量自然无法保证,更不能与城市相比。近年一些农村中学,由于师资不足只好出钱嫁接城市名校,学生们天天在上通过网络传输而来的同步直播电视课,课堂近乎没有通常必需的师生提问互动,教师难以及时针对性讲解知识重点、难点。长此下去,农村学生将严重产生受教育“城市优、农村差”的自卑心理。在教育教学资料、信息、手段、交流等方面,相比于城市明显资源少、渠道窄、拥有难。普遍还在单拼应试教育,评判学校质量,首要指标是看升学率,实施真正的综合素质教育难上难。面对农村学校软硬条件上述不足与欠缺,显然答案明确,它很难再有力有效支撑起占全国教育比例远大于城市的农村教育这座大厦。据统计,农村中学适龄学生考入城市重点中学和一本以上大学的数字逐年减少,比例远低于城市学生。

其三,以上原因,导致一小部分文化程度低,而又未受到良好传统道德教育、行为规范熏陶的农村青少年人格不够健全,既没有能力进入党政机关、学校医院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又不愿从事一些比较脏和累的体力劳动,有钱就喝酒抽烟乱花,没钱就偷抢骗,沦落为小混混,成为影响社会不安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农村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培养具有良好品质的下一代,意义重大。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和各级政府都看到了农村改革开放后青少年教育出现的上述新问题,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予以补救。比如加大对农村学校基础建设的投资,在全部取消农业税后,不仅取消了学费,而且实行“两免一补”“蛋奶工程”,义务教育得到真正全面的实施与落实。这些硬件的改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减缓了农村教育的滑落,但父母外出打工,家庭常住人口结构失衡,孩子父母亲情缺失,家庭日常教育不足的问题却仍然存在。这方面的短板,就需要各级各类文化机构通过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弥补。这些年来,我们汉滨区非遗中心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发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所谓非遗,全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剪纸、刺绣、泥塑等)、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汉滨区是安康中心城市所在地,曾是国家重点贫困县区和秦巴山区联片特困县区,也是全省唯一贫困人口超过100万人的深度贫困县区。与此同时,汉滨区也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现已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1项,省级非遗名录13项,市级非遗名录58项,区级非遗名录93项。但是,各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平均年龄60岁以上,80%的项目因后继无人,逐渐走向濒危。近几年,为了丰富农村未成年人文化生活,弘扬、普及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孩子们树立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識,我们在文化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主动走进农村校园,开展非遗展演、展览、培训、讲座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利用汉滨区非遗陈列馆等公共文化资源,举办了“把根留住·少儿眼中的非遗(参观体验)活动”——小小传承人非遗体验实践活动20余次,组织中小学、幼儿园参观非遗陈列馆,了解非遗知识。唐章根、来显军、高锦萍、王向才、李甲斌、杨子春、冯增慧等非遗传承人现场分别传授了道情皮影表演、汉调二黄、安康小场子、安康采莲船以及剪纸、陶艺、泥塑、野生山核桃工艺品等制作技艺,让孩子们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分享了别样的快乐。

2.针对各校热爱传统文化的教师群体需求,汉滨区非遗中心联合安康达德书院策划并组织实施了“把根留住·我眼中的非遗”——“学传统文化·讲安康故事”讲座暨读书分享活动,邀请刘恕滨、朿文寿、徐生力、姚维荣、宋安平、申晓荣、赵承矩、方琛、周邦基、罗玉梅等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非遗专家为安康各中小学教师及传统文化爱好者开办了20余期安康优秀传统文化公益讲座。此文化志愿活动是文化和教育的强强联合,有效地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助力安康新民风建设。

3.打造非遗志愿服务品牌活动“把根留住·我眼中的非遗”,现已走进汉滨区20余所中小学、幼儿园。“把根留住·我眼中的非遗”——安康剪纸、汉滨泥塑、汉滨木雕、汉调二黄、安康小场子、安康道情、安康花鼓子、安康采莲船、汉滨龙舟风俗等非遗项目进校园培训、讲座、展演展示活动80余次,“把根留住·我眼中的非遗”——最美传承人流动摄影展及“乡村儿童剪纸班学员作品展”10余次,通过示范讲解、展览展示,引导师生现场学习,以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式,让师生、民间艺术爱好者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文化和艺术魅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享受均等现代公共文化服务,让广大青少年了解更多的非遗知识,从而有效增强未成年人保护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4.隆重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进校园系列宣传展示活动。2019年,汉滨区“庆六一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走进五里镇四河九年制学校,在校师生、非遗项目传承人及当地群众1200余人参加。活动中,区文化馆和旅游广电局组织局属各单位向学校捐赠了“非遗及传统文化”丛书,并开展了非遗知识竞答;聘请了安康道情、小场子、花鼓子、采莲船、火龙等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为校外辅导员并走进校园进行非遗项目表演,同时组织社会公益人士向非遗传承人捐赠了8000元“非遗进校园”启动资金,保障了“非遗进校园”活动的正常开展。学校向“安康道情”“安康小场子”“安康花鼓子”“安康采莲船”“安康火龙”五个省级非遗项目的12位传承人颁发了校外辅导员聘书,为该校传承汉滨非遗、打造特色校园开启了新的篇章。活动当天,安康龙舟风俗代表性传承人罗先余同志,在非遗讲座上为师生们介绍了安康龙舟文化;安康道情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唐章根等为孩子们带去了一场精彩的安康道情皮影戏展演,让该校学生们更进一步了解了我们的地方文化。同时进行了“最美传承人”“儿童画”流动摄影书画展和“乡村儿童学员剪纸展”,学生们通过丰富的体验活动真正感受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提升自身审美素养的同时,更加坚定了心中的文化自信。本次非遗进校园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仅得到了学校的高度重视和欢迎,而且得到了社会慈善机构的支持,开辟了一条有保障,可持续,学校、非遗保护中心、社会慈善组织三赢的非遗保护传承的新路径。

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汉滨区非遗保护中心在单位帮扶的扶贫点流水镇新堰村教学点开展“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庆“六一”暨汉滨区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进流水小学河心、新堰教学点活动,举办了“乡村儿童剪纸班学员剪纸作品展”“儿童版画作品展”;向学校捐赠“非遗”系列丛书及《戏剧》《曲艺》《书法》全民艺术普及免费培训辅导材料、书画作品;孩子们和传承人一起表演节目。表演过程中穿插进行的非遗保护有奖知识问答环节,更是将活动现场的气氛推向高潮,让非遗走进校园,为孩子们创造本土文化的学习机会,做好非遗项目的传承、传播,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本次“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进校园活动,同样也得到了安康慈善协会安康达德书院分会和慈善29小组的支持,为两所学校的孩子们送去了校服、童鞋、书包、文具、书籍等生活、学习必需品,让乡村的孩子们获得了精神和物质的双丰收。

5.“小康”必须是物质与精神同步。2014年我们启动“文化小康行动”文化志愿服务项目,从给偏远山区的六年级、九年级学生免费拍毕业照并冲洗入手,开设九大门类的文艺流动免费服务(培训、辅导、鉴赏等),以此实现文化服务的“均等性”目标。2018年9月,汉滨区“文化小康行动”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在成都举办的中国文化馆年会上向全国展示推广。2019年,“文化小康行动”文化志愿服务项目荣获“安康市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奖”。2020年,汉滨区文化馆“文化小康行动”艺术免费培训活动走进流水镇中心小学河心村教学点、新堰村教学点,漢滨区文化馆文化志愿服务队的文艺志愿者为这里的孩子们分别带来了少儿舞蹈、合唱、绘画、剪纸、书法五项艺术培训,让乡村的孩子们感受艺术的乐趣。

6.未成年人的周末和寒暑假去哪里?学点啥?玩些啥?于是有了“青少年假日文化月”“快乐周末”免费培训活动,常年开设书、画、音乐、舞蹈、剪纸、泥塑等9个专业艺术门类培训,还留守孩子们一个笑脸。此活动自2011年启动,采用阵地培训+流动培训的方式开展活动,现已坚持做了10年,服务对象遍布城乡、小学、幼儿园。2014年“青少年假日文化月”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品牌文化服务项目。

文化小康行动”“青少年假日文化月”“把根留住·我眼中的非遗”等汉滨区文化馆、区非遗中心实施的一批非遗进校园文化志愿服务品牌活动,让非遗有机融入青少年日常的学习生活,实现了非遗保护与青少年文化教育的有机衔接,既有助于青少年近距离接触非遗、熟悉非遗,更实现了非遗在青少年一代身上的继承与发展,使汉滨非遗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三、农村教育与非遗融合的典型案例

近年来,汉滨区众多非遗项目走进校园,让孩子们通过实践与创新,知家乡、爱故土、懂非遗、传文化。汉滨区国家级非遗项目“汉调二黄”走进汉滨区恒大小学,为该校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打造特色校园文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汉滨区恒大小学即汉滨区关庙镇中心小学,位于汉滨区关庙镇周台村。汉滨区恒大小学坚持把“汉调二黄”教学与音乐教学、艺术教育、素质教育相结合,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深入推进汉剧进校园工作。

一是强化育人环境。将秦巴汉水画卷、汉剧人物脸谱、汉剧常用乐器、汉剧十二行当人偶浮雕、汉剧文化展厅等作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重要元素,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得到启迪和熏陶,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生机和活力。

二是加强教材研发。充分利用和挖掘汉剧艺术资源,加强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组织编写了学生适用的《汉调二黄基本知识简明读本》,以落实课程理念的方式,拓展和丰富汉剧艺术教学的内容,形成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实施模式。

三是设立兴趣小组。组建了“汉调二黄”艺术社团,社团活动着力于汉剧经典剧目进校园。《汉江上传唱着汉调二黄》《做一个少年强》《吉祥安康》《赠仙草》《汉水游女》《清明已煮紫阳茶》等经典剧目在师生中广为传唱。

四是依托专家引领。邀请安康汉调二黄研究院的专业人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发、编排了《戏娃闹汉江》《汉调艺术代代传》《汉剧娃娃游花园》等原创节目,使汉调二黄艺术在传承中创新发展。

五是注重表演展示。在每年的“校园艺术节”中将汉调二黄节目搬上舞台,并进行表彰奖励,激发师生的学习热情;以陕西省文化惠民活动“娃娃唱戏娃娃看”等活动为契机,邀请安康汉调二黄研究院的专业演员和汉剧少儿班的专业学员进校园演出,让师生和家长零距离感受“汉调二黄”的独特魅力;组织“汉调二黄”艺术社团的学生参加陕西省少儿春晚、安康市少儿春晚、安康市群艺之声新年晚会、汉滨区教体系统文艺展演等活动,展现学校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成果。

汉剧文化的振兴之旅见证着汉滨区恒大小学“汉剧文化凸显传统文化浸润”的校园文化品牌建设追梦之旅。汉滨区恒大小学在继承和发扬“汉调二黄”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学校先后荣获安康市“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汉调二黄》传承基地”“安康市汉调二黄进校园示范学校”“安康市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安康市五星级美丽新校园”“陕西省第二批中小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实践基地”“陕西省素质教育优秀学校”等多项殊荣。

四、新时代非遗保护应为农村教育做出贡献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国家总体经济状况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也出现了贪污腐败滋生,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加大,农村教育起伏不稳等负面现象。为此,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十八大后进一步提出要妥善解决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公平、公正,而教育公平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没有教育的公平公正,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教育作为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既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效率目标,又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公平目标。社会的教育在社会流动、社会分化中具有“筛选器”的功能,又具有稳定器、平衡器的功能,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按照现阶段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应该以和谐理念来引领教育发展,通过推进教育的公平、公正,来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通过构建和谐教育,来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只有农村得到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农村发展的基础是搞好农村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地方事业,担负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基础教育办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优秀乡土文化在助推农村教育方面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努力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一)充分利用区文化馆、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的公共文化资源

首先,文化馆站业务干部及文化志愿者结合工作职能做好当地优秀乡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搜集、整理、建档、研究、宣传和展示,利用好本地非遗实物陈列馆、村史馆、图书阅览室等公共文化场地和资源开展优秀乡土文化的参观、体验、推广活动。其次,策划、组织好汉滨剪纸、泥塑等非遗项目传承人进校园开展骨干培训和非遗示范课活动。

(二)充分展示本土非遗专家和代表性传承人的知识和技艺

在搜集、整理、传播、展示非遗项目技艺、技能的同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让乡村的孩子们感受到优秀乡土文化的魅力和力量,进而增强文化自信。在已编辑出版28册汉滨区“非遗”系列丛书和《戏剧》《曲艺》《书法》等全民艺术普及免费培训辅导材料的基础上,聘请非遗专家和传承人编写汉滨区《安康小场子》《安康道情》《安康采莲船》等省级以上非遗项目的进校园乡土教材;邀请非遗专家和代表性传承人走进校园,定期开展汉滨龙舟风俗、安康道情、安康火龙等非遗专题讲座和展示活動;邀请非遗专家和代表性传承人定期在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举办“把根留住·我眼中的非遗”——“学传统文化·讲安康故事”非遗系列讲座暨读书分享活动。

(三)充分发动各中小学及高校主动参与非遗保护和传承

第一,每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策划、组织、实施进校园非遗系列宣传、展示、展演活动;第二,举办“乡村儿童剪纸(泥塑、木雕、面塑等手工)班学员剪纸作品大赛”“我眼中最美传承人摄影大赛”“把根留住·我眼中的非遗”征文等活动;第三,在中小学、幼儿园建立“非遗项目传习示范基地”,让非遗传承成为打造特色校园、创新校园文化的有力抓手和亮点工程;第四,协助乡村中小学筹建“文化遗产陈列馆(室)”“农耕博物馆(室)”等,用图、文、实物、影音等多种形式展示本土非遗项目和农耕文化;第五,组建校园非遗志愿者服务队伍,让慈善+非遗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师生在非遗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收获智慧,发现自我,成长自我,传播传统文化。

五、结 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留住根脉,唯有传承。中华民族的复兴离不开乡村文化的复兴,乡村文化的复兴同样也离不开乡村的文化教育。农村教育和优秀乡土文化的传承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天,唯有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让保护优秀的乡土文化成为乡村教育的一种文化自觉,融入一代又一代人的血脉,才能使我们民族精神代代传承,永不磨灭。

(安康市汉滨区文化馆)

猜你喜欢
保护传承农村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于三维扫描技术的唐陵雕塑数字化保护研究
关于如何优化农村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探索
浅谈如何改善农村小学体育教学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探究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探究
古代社学对发展农村教育的启示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平果嘹歌的文化生态壁龛探究
《我的房你的房他的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