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他司汀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研究

2021-05-26 07:11邹继添
北方药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均值动脉发生率

邹继添

(中山市东凤人民医院药剂科,广东 中山 528425)

高血压为临床常见疾病之一,目前我国18岁以上高血压患者患病率已超过18.08%,且存在逐年增加的发展态势,另外,中青年发病率也有所增加,若高血压患者病情超过5年,则大多数患者可出现眩晕症状,对于此种症状临床上称之为高血压性眩晕[1-4]。通常临床上常规的降压治疗即可达到较好的效果,但是眩晕症状则较为难以改善。因此,本文采用倍他司汀联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探讨对高血压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眩晕患者60例。纳入标准:①非间断或三次非同日检测SBP不低于160mmHg,或DBP不低于100mmHg;②年龄不低于60周岁;③正处于治疗期,且能够停药7~14d者;④患者主动参与此研究,且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继发性高血压者;②高血压危象者;③高血压急症者;④合并重大感染者;⑤合并急性心脑血管病症者;⑥合并肝肾功能障碍者;⑦参与实验期间患上糖尿病、脑卒中、癌症等;⑧对实验所选药物过敏者。按照住院序号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40~70岁,均值为(58.5±9.2)岁;病程为7个月~10年,均值为(5.7±1.6)年。观察组患者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40~71岁,均值为(58.9±9.7)岁;病程为9个月~11年,均值为(6.1.±1.5)年。统计比较所有患者的以上常规资料发现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高血压治疗,缬沙坦:80 mg/d,分3次给药;非洛地平:5 mg/d,每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盐酸倍他司汀(黑龙江中桂药业),静注给药。

1.3 观察指标

(1)结合动态血压监护仪对其结果进行追踪分析,计算1d平均SBP和DBP、白天平均SBP和DBP、夜晚平均SBP和DBP、SBP和DBP昼夜节律等相关变化。(2)观察两组眩晕症状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数据比较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数据比较实施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收缩压改善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后24h SBP、d SBP及n SBP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SBP昼夜节律则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收缩压改善情况对比

2.2 两组患者舒张压改善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后24h DBP、d-SBP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DBP、DBP昼夜节律则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舒张压改善情况对比

2.3 两组患者眩晕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眩晕发生率为3.33%(1/30),而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眩晕发生率为16.67%(5/3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219,P<0.05)。

3 讨论

对于发病初期或病程时间不长的高血压患者,一般是由于小动脉痉挛引起脑缺血或严重高血压引起脑高灌注,轻度颅内压造成的头昏等,仅需实施降压处理,改善小动脉痉挛状态,抑制脑高灌注,促进局部血液顺畅,确保血压恢复正常,相关不适症状即可消失[5]。对于患病时间较长的高血压病人血压监测结果不达标,小动脉病变进展为器质性,管壁加厚,管腔阻塞,长时间高血压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血流调节机制退化,这些必然会引起靶器官供血受限[6]。倍他司汀属于一种常见的组胺类药物,也可以称作为双胺氧化酶抑制剂,有类似组胺样能够直接扩张动脉(诸如脑动脉、基底动脉等),能够发挥扩张脑动脉作用[8-10]。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后24h SBP、d-SBP及n-SBP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BP昼夜节律则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h DBP、d-DBP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 DBP、DBP昼夜节律则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眩晕发生率为3.33%(1/30),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眩晕发生率为16.67%(5/3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219,P<0.05)。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倍他司汀对高血压患者改善血压具有一定的效果,且可降低高血压眩晕的发生风险。

猜你喜欢
均值动脉发生率
以横动脉及趾底动脉为蒂的Flowthrough游离皮瓣修复指掌侧软组织缺损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颈总动脉高位分叉、舌动脉与面动脉共干1例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上颌动脉终末支参与眼球血供1例
单侧“腋深动脉”变异1例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浅谈均值不等式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