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东华,邬国栋,刘全礼
(包头医学院药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40)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青年教师是本科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刚离开高校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大多具有广博的知识、较高的理论水平,他们不仅思想观念新颖、开放,而且还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同样,由于他们刚接触教学工作,对教育教学活动没有形成理性认识,更谈不上积累相关的实际操作经验。所以,应该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进行角色转换,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教学实践[1-2]。开展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改革、推行系列化培训活动,不仅可以增进青年教师间切磋教学基本功,还能更好地展示教师在教学、科研中的学术高度,让广大的青年教师以更宽广的综合素养,更好地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信念。
对于任职初期的青年教师来讲,提升其教学能力是关键。不断借鉴资深教师多年从教经验,有助于青年教师提升教学技能,反思教育实践,加快教学能力提升,以便尽快适应工作需求[3-5]。药学院为每一位青年教师都配备了教授职称的老教师作为其业务导师。他们之间主要围绕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实践教学、解疑答惑、传授经验等活动来实现 “传-帮-带”,青年教师不仅可以逐渐地增强其教学信心,还可以有效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同时,青年教师应逐步摸索、学习,从“借鉴”型走向“自主”,提高教学本领。将老教授的的教学经验,灵活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中。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线上授课”凸显优势,并逐渐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授课模式[6-7]。“云课堂”即为一种结合了微信和传统文档演示各自优势的新型媒介受到广大青年教师的青睐,我们还可以将网络教学平台、视频终端、课堂PPT现场教学和网络即时互动进行完美整合,最大限度使得教学内容不枯燥、不单调。总体效果来看,这样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为进一步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激励广大教师踊跃投身到教育教学创新实践当中,促进药学专业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的提升,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提高课堂教学创新能力,打造更多线上和线下“金课”,淘汰“水课”,实现优质课程资源共享,药学院坚持开展《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持续提升系列化培训课程》,将对提高药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推进教学改革,培养优秀青年教师,起到积极作用。药学院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培训,持续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这一系列活动已成为学院培养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重要抓手之一,更是青年教师展示教学风采、交流教学方法、切磋教学技艺、积累教学经验的重要平台。
学院按照“以赛促学、促教”的既定方针,将“爱教、乐教”的教学氛围贯彻到底。不断激发青年教师教学积极性,创新教学理念、尝试改革教学方法、极大地提升了教学质量。学院每年举行一次讲课比赛,给青年教师提供一个历练本领、强化角色的平台,助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我国药学人才的培养长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大部分应届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较差,用人单位反映强烈。推进“产-学-研”教学模式的改革,其关键在于如何搭建务实、高效的学习平台[8-11]。
目前,药学院现有包头医学院蒙中药活性物质与功能研究所;与中国工程院刘昌孝院士、天津药物研究院共建自治区和包头市两级“蒙药药效-药代-安全性评价研究”院士专家工作站;与北京正大绿州集团合作研制的实验性台式滴丸机获得国家专利,已经在药剂学的教学和科研中使用。与包头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包头市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等两家检测机构,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等10家医院,包头中药有限责任公司等8家医药公司共建药学专业实践基地。
产学合作过程中,教师与企业合作,共同探讨教学与实践生产问题。进一步加强双方的互动交流,使教师能走出校园,促进教师教学与实践能力的双提升;使学生能步入社会实际,更深刻地感受到社会需求的变化;使企业能寻求到更高效的生产方式。
近年来,药学院坚持以“人才强院”,不断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投入。为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和教学科研水平,结合学科发展的需要和要求,先后通过本土培养、人才引进等方式在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生药学等学科领域培育了一批理论基础扎实、科研能力较强的青年教师队伍。学院注重顶层设计,制定激励政策,营造良好教学、科研软环境,逐渐培养了一支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和旺盛活力的青年人才团队。一个以中蒙药的资源调查为基础,进行鉴定、提取、分离、分析、作用和作用机制研究、药物设计为一体的中蒙药学研究的完整体系已基本形成。